友快網

導航選單

【深度解讀】諸葛亮的治國良才真的是休整內務嗎?別鬧了!

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這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因為受到陳壽的影響,諸葛亮被後人認為

文治大於武功,在治國理政方面綽綽有餘,行軍打仗卻明顯不足

這種觀點是否準確呢?筆者認為,有失公允。重溫三國曆史,諸葛亮的才能不僅表現在休整內務,更在三國戰爭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邽之戰是諸葛亮與司馬懿唯一的正面交鋒,蜀軍故意製造背腹受敵的困境,差點活捉司馬懿,成為冷兵器時代的經典戰役

這場戰役的來龍去脈是怎麼回事?我們不妨逐一分析。

戰前準備,穩紮穩打

公元231年春天,又到了諸葛亮北伐的季節。此次北伐已經是蜀漢四次對曹魏用兵。諸葛亮向來用兵謹慎,不敢涉險,所以此次

蜀軍依然是走隴右路線,從漢中出發,途徑沮縣、武興、下辮,抵達祁山堡安營紮寨

祁山堡是出祁山繼續北上的唯一通道,面積相當於一個鄉鎮,但它的戰略意義十分深遠,坐落在西漢水北岸,一直都是魏軍的戰略要塞,由魏將賈嗣和魏平把守。

與以往略有不同,諸葛亮沒有直撲祁山,而是分出少量兵力對祁山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其餘主力由諸葛亮親自統領,直奔上邽縣。諸葛亮的想法十分美好,圍住祈山堡相當於佔據西漢水的漕運,可以保證蜀漢的糧草運輸通暢。此外,

這是一種圍點打援的戰術,祈山堡被圍,司馬懿必然會派大軍前來解圍,蜀漢的主力再回救,連同曹魏的援軍一起吃掉

此時,司馬懿非常犯難。

“堅守營壘,拒不出戰”是司馬懿的看家本領

,換作一般的城池,司馬懿肯定不會輕易出兵,但是祈山堡有所不同,它是魏蜀的戰略要地。如果蜀軍輕鬆拿下祈山堡,必然會加強防禦,以此為據點繼續往北推進戰線。

司馬懿和大將張郃討論半天,最終決定

由大將郭淮鎮守上邽,由後將軍費曜和護軍戴凌共領四千精兵協助,司馬懿跟張郃帶領魏軍主力支援祈山堡

諸葛亮的行軍路線是由祈山堡出發,走鐵堂狹道直奔上邽縣

司馬懿的行軍路線避開諸葛亮的路線,從上邽出發,繞道到隃麋,再經木門道,抵達祁山。

雙方的陣勢如同田忌賽馬一般,魏軍的主力對戰蜀軍的偏師,蜀軍的主力對戰魏軍的偏師。雖然諸葛亮沒有達到引誘司馬懿在上邽決戰的目的,但他也預料到司馬懿必然會來解救祁山。

所以,他把大將王平留在祈山堡,只要司馬懿的大軍趕到,立刻加緊攻打祈山堡,以此吸引司馬懿的注意力。

由於諸葛亮行動在前,又是走得捷徑。當司馬懿走到半路時,諸葛亮已經與上邽守將郭淮交手並取得成功。得知此事後,司馬懿有些猶豫。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一是繼續南下解救祈山堡,二是回師找諸葛亮決戰。

思考再三,司馬懿決定放棄祈山堡,掉頭回上邽與蜀軍主力決戰。假如繼續前進,祈山堡失守的話,司馬懿會陷入南北夾擊的窘境。保險起見,他選擇第二條路。

遊擊上邽,製造迷霧

雖然上邽丟失,但周圍的營寨依然在魏軍的掌控之中。司馬懿回到上邽,修建防禦工事,作好諸葛亮主動進攻的準備。按理說,魏軍屬於師老兵疲,諸葛亮是以逸待勞,應該趁司馬懿的魏軍沒有站穩腳跟,火速進攻才對,但是諸葛亮一反常態,下令蜀軍撤退駐紮在上邽以東。

雙方對峙很長時間,他們之所以沒有急於交火,是因為心裡都沒底,畢竟都是一流高手,誰也猜不透對方的底牌。諸葛亮見司馬懿沒有動靜,便下令撤軍。司馬懿見諸葛亮撤軍,也下令魏軍尾隨其後,但不要輕易進攻。諸葛亮走走停停,司馬懿也跟著走走停停。

一直達到滷城後,雙方依然保持對峙觀望的局面。諸葛亮見司馬懿就是不上鉤,啟動第二套戰術方案,他給王平下令撤去對祈山堡的包圍,帶領偏師到滷城集合,諸葛亮的主力駐紮在滷城北山,王平的偏師駐紮在北山。

諸葛亮的戰術非常兇險,撤去包圍祁山堡後,相當於把祁山的魏軍放出來,他們與司馬懿的主力就會對諸葛亮和王平形成前後夾擊。更嚴重的是蜀軍的西漢水漕運糧道算是徹底斷絕。

蜀軍自絕後路的戰術,司馬懿再次看不懂了。

自絕後路,誘敵決戰

面對蜀軍的“低階錯誤”,司馬懿遲遲不敢輕舉妄動,但是魏軍將士著急了。主將張郃首個跳出來說,諸葛亮跟我們在上邽和滷城來回兜圈,如此戲弄魏軍,必須主動跟蜀軍決戰,增長魏軍的氣勢,何況我軍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久。

經張郃一番慫恿,魏軍內部立刻躁動起來,連剛剛脫險的祁山守將魏平和賈嗣都嘲笑司馬懿

“畏蜀如虎”

。司馬懿扛不住眾將士的請戰情緒,只好下令主動進攻蜀軍。張郃進攻南山的王平,司馬懿進攻北山的諸葛亮。

雙方交手後,司馬懿立刻察覺到戰況不對

。張郃進攻偏師王平,結果久攻不下。自己與諸葛亮的主力對決中,卻連戰連捷。司馬懿開始犯嘀咕,難道諸葛亮把南山與北山的兵力對換了?

但轉念一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更好。留下張郃與王平的“主力”玩命,我先把諸葛亮生擒再說。司馬懿抑制不住內心的狂喜,對諸葛亮窮追猛打。

直到追擊到山谷地帶時,諸葛亮立刻停止撤退,讓士卒擺好陣勢,統統換上蒲元刀,準備迎戰司馬懿的魏軍。原來,魏國有大量的騎兵,平原作戰是他們的優勢,蜀軍多為步兵,更加適合山地作戰。

司馬懿一看中計,沒來得及下令撤退,吳班和高翔率領兩撥蜀軍從山上衝下來,把魏軍團團圍住。張郃一看司馬懿中計,放棄攻打南山的王平,命令賈嗣和魏平繼續守衛祁山堡。

司馬懿差點被活捉,拼死突圍勉強撿回一條命。與張郃合兵一處後,從滷城沿木門道回到上邽。

上邽滷城大捷後,蜀軍有很大的把握一舉把戰線推到滷城上邽以北。但是天降大雨,負責糧草的李嚴延誤期限,害怕諸葛亮的責罰,假傳聖旨要諸葛亮班師回朝。雖然魏延極力勸諫,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諸葛亮愚忠的一面戰勝“光復漢室”的理想。

雖然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以失敗告終,但是上邽之戰依然稱得上一場經典戰役。讀歷史,就應該抱著“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心態,諸葛亮與司馬懿唯一一次交鋒,差點活捉司馬懿,足以說明他的軍事才能絕非浪得虛名。

上一篇:程咬金的真實經歷是什麼樣的?一生都在做官,卻被電視劇給騙了很多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948年4月8日,羅馬古堡廢墟上一座村莊廢墟上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