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和他的性格有關係!

前因

諸葛亮相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任命諸葛亮為丞相。

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為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多次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戰爭。

公元234年10月8日,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大規模北伐行動至此結束。

幾個月前,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出斜谷口,開始第五次北伐曹魏。

這次,他依然採用聯吳抗曹的策略,蜀軍在西線作戰,吳軍在東線作戰,讓曹魏兩頭不能兼顧。這是一個可行的策略,儘管效果沒完全達到。

蜀軍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營紮寨,司馬懿也率領魏軍渡過渭水,與諸葛亮對峙於渭水南岸。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是個不好對付的對手,所以行動十分謹慎,儘量不與蜀軍交戰,想透過打持久戰來消耗蜀軍的糧食,期待糧盡後蜀軍不戰自退。

魏軍堅守不出,這可急壞了諸葛亮,蜀軍確實和魏軍耗不起,因為從蜀地運糧要經過險峻崎嶇的蜀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又長又險的蜀道是蜀軍糧草不濟的根本原因。諸葛亮的前幾次北伐也多是因為運糧不繼,而功敗垂成。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路線圖

為解決糧食難題,諸葛亮一方面組織部分士兵屯田,一方面積極向魏軍討戰。而司馬懿就是堅守不出。諸葛亮日夜操勞,苦思破敵之計。

有一天,諸葛亮想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良策,他讓大軍西行假裝去攻打西圍,魏軍將領們都想率兵去支援,但是唯有司馬懿部將郭淮識破了諸葛亮的計策,猜到他真正的目標實際上是陽遂。當晚蜀軍果然來攻陽遂,結果魏軍已有防備,沒攻下。

這時,東線孫權所率領的吳軍已被魏明帝曹叡率領的魏軍趕跑,魏國完全可以重點對付蜀國了。曹叡沒有親自來到西線,只是讓司馬懿繼續對付諸葛亮。魏軍眾將都想和蜀軍開戰,奈何司馬懿不準,為了搪塞眾將,司馬懿特上了一個表給曹叡,假意請戰,結果曹叡沒準許。

有人說司馬懿之所以不和諸葛亮交戰是為了養寇自重,不想一下子戰勝蜀軍,因為那樣的話自己對曹魏朝廷來說就沒什麼用處了,很可能隨時被滅掉。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形象

另一種說法是他的假意請戰實際上是和曹叡達成了一種默契,為的是不讓自己再建立更大的軍功,從而功高震主,對曹叡構成威脅。

從曹叡派親信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來節制他推斷,後一種分析似乎更有道理。曹叡對司馬懿確實懷有戒心,因為之後蜀軍內部楊儀和魏延發生內鬥,司馬懿要趁勢出擊時,也被曹叡制止了,曹叡沒有理由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只可能是出於對司馬懿的忌憚,不想讓他再立更多的軍功。

而諸葛亮得知司馬懿的安排後,心情更加焦慮了。司馬懿也從使者的口中套出,諸葛亮事事躬親,吃得越來越少,乾的活卻有增無減,所以斷定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形象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諸葛亮就積勞成疾,病死了。

蜀軍在楊儀的率領下撤退,司馬懿率軍來追,被姜維設下的伏兵嚇退,蜀軍得以順利回師,第五次北伐徹底結束。

諸葛亮在彌留之際,劉禪曾派使臣李福來問安,並求教以後的大政安排。諸葛亮說蔣琬可以接替自己,之後可以是費禕,費禕之後他沒再說。

諸葛亮死後,劉禪追諡諸葛亮為忠武侯。後來劉禪果然安排了蔣琬和費禕先後接管大權,但是丞相一職一直空著了。一說是劉禪認為諸葛亮死後沒人配稱丞相,另一說是劉禪忌憚丞相的權力,不想自己的權力再被架空,都有各自的道理。

諸葛亮的死也標誌著蜀國大規模北伐行動的終結。

諸葛亮死後,接替者蔣琬也曾積極組織北伐,但不久去世,北伐的事就被擱置了。之後是費禕,費禕是個保守派,不支援北伐,主張保境安民,所以在他主政期間,蜀國也沒有大規模北伐。再之後是姜維,這時劉禪寵信宦官黃皓,並不十分信任姜維,所以姜維只是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伐魏行動,也沒取得明顯的成績。蜀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走向了滅亡。

後果

蜀國滅亡:公元263年,蜀國為魏國所滅,劉禪投降。

結論:

諸葛亮之死標誌著蜀軍大規模北伐行動的終結,自此蜀國對魏國再未構成威脅,被魏所滅成為遲早之事。

(素材源於:www。allhistory。com/article/5f031a89d47fa20001011057;侵權必刪。)

上一篇:卡斯蒂利亞:獨立後的秘魯獨立,獨立後的智利,獨立後的政治家之一
下一篇:伊蘇斯戰役: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過程中馬其頓軍隊戰勝16萬波斯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