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大禹謨》是宋明理學體系的理論基礎,但是高度肯定古文《尚書》中

《大禹謨》是古文《尚書》最重要的篇章。

《大禹謨》是宋明理學體系的理論基礎。

朱熹懷疑古文《尚書》,但是高度肯定古文《尚書》中有些篇章的重要思想史和學術史價值。《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九《尚書二》載葉賀孫所錄:“書中可疑諸篇,若一齊不信,恐倒了六經。”這是朱熹的名言。 寫到這裡,小編有話要說:很多古文,往往是反覆編撰形成的,至於是否是原文古本,很難說,有時候,我們沒用必要太咬文嚼字,考證每一個每個詞,我們只要學習裡面的大義就可以了。學東西一定要學習精華和本義就行,不然,汗牛充棟,文化知識多如牛毛,浩如煙海,我們一般人是根本學不來的,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做吧,比如小編周山,對於這些比較感興趣,我就多研究一些。

人們提及《大禹謨》(謨通謀,謀略),立即就會想起《大禹謨》記載虞舜禪讓帝位給夏禹時的諄諄告誡:“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就是著名的“虞廷十六字訣”,也是世所稱道的“十六字心傳”。“虞廷十六字訣”從邏輯上分析具有因果關係,前因後果,最後四個字“允執厥中”最為重要。根據《論語·堯曰》的記載,“允執厥中”又是唐堯讓位虞舜時的秘密心傳。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尚書》中的“厥”,《史記》引文多改作“其”,“允執厥中”即“允執其中”。允有”允當適可”的意思,也有解釋成“誠信”。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中”代表有形空間位置的中央,也指無形世間的中和、中正、適中。執政能執中則能於有形和無形之間不偏不倚,洞察微危,駕馭六極。 這裡是舜告誡禹:人心危險難安,道心幽微難明,只有精心一意,誠懇地秉執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國家。解釋意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一般來說,這個厥字理解為其,對於這個詞的理解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厥字到底是啥意思,我們還是需要從甲骨文和金文中找到本義:

厥指突然暈倒或手足厥冷,看看這個字的本義吧:

左邊一個倒逆的人躺在地上昏迷了,右邊一個人跪在地上守著他,而這兩個人都在一個擋風的牆邊。

儼然就是一個出事現場。

如果這樣理解,好像和允執厥中這個詞不搭,沒有理解成“其”字那麼順暢,所以周山今天也就不深究了,就按照其字理解吧,等以後有靈感了再研究它。 《大禹謨》是遠古聖君賢臣的議政實錄,充滿豐富的政治智慧。《大禹謨》要求政治領袖必須珍愛生命,關心民眾疾苦:“不虐無告,不廢困窮。”“罔違道以幹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慾。”“好生之德,洽於民心。”《大禹謨》要求政治領袖必須以民為本,厚生養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德惟善政,政在養民。”《大禹謨》要求政治領袖必須任賢去邪,廣開言路:“任賢勿貳,去邪勿疑。”“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稽於眾,捨己從人。”《大禹謨》要求政治領袖必須克勤克儉,齊家治國:“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慎乃有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大禹謨》要求政治領袖必須謙虛謹慎,不矜不誇:“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這些構成中國曆代政治家始終遵守的治政方法和執政經驗。

《大禹謨》注重法治,提倡慎罰慎刑,有些觀點至今仍是法治實踐中必須遵循的原則。諸如,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儆戒無虞,罔失法度”。寬厚治民,刑罰不株連子孫,“御眾以寬”,“罰弗及嗣”。過失犯罪從輕,故意犯罪從重,“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刑罰的目的是為了最終取消刑罰,“刑期於無刑”。有些觀點則是現代刑法的立法基礎。例如,疑罪從輕,“罪疑惟輕”。1966年修改的《刑事訴訟法》第162條則確立了“疑罪從無”的原則。

《大禹謨》在漢語史上也具有重要的語料價值,現代漢語中一些常用的成語、格言出自或者來源於《大禹謨》。如,“滿招損,謙受益”,“捨己從人”,“好生之德”,“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無稽之言勿聽”,“濟濟有眾,鹹聽朕命”。

上一篇:歷史上那些過目難忘的瞬間:22歲林徽因罵汪精衛的張學良,宋美齡給
下一篇:老師板書上寫得好,90後成為老師會帶來什麼驚喜?看看這些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