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的實力如何?為何他們會如此的緊張呢?

網上有句調侃的話:“不是國軍不努力,而是共軍太狡猾”,其實有著深刻的哲理:任何事情的成敗,都是由雙方的實力對比決定的。

好,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奪門之變”時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的實力。

事實發生時,朱祁鈺是明朝皇帝,而且已經當了八年皇帝,坐穩了江山。朱祁鎮呢,名義上是太上皇,其實就是被軟禁的囚徒。

但是!朱祁鈺這幾天正忙著一件大事,就是與群臣商討繼承人、也就是皇儲的問題。為什麼急著商量這件事?雖然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早幾年不幸夭折了,但朱祁鈺本人才29歲,還有時間再生幾個兒子,還有時間培養他們,還有時間從他們中間選擇一個最有出息的吧?

不,他已經沒有時間了。急著討論繼承人問題,說明朱祁鈺已經病重,他的生命已經不長了,而且他本人完全知道。

他本人知道,大臣、太監、宮廷侍衛會不知道嗎?這又不是皇姑屯事件後的張作霖,可以隱瞞得那樣嚴密。大家一定都很有點耳聞,說不定連細節都知道了。

朱祁鈺的繼承人,有兩種可能:一是從外地迎立一位藩王進京,就像後來的嘉靖皇帝一樣:正德皇帝死後無子,經群臣商量,迎立了他的堂弟朱厚熜繼位。至於選擇哪一位藩王繼位?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血緣要相近。如果正德皇帝有親兄弟的話,皇位絕對落不到堂弟朱厚熜手裡。

朱祁鈺想迎立藩王進京繼位,但是外地的藩王血緣都比較遠。而血緣與他最近的,就是他的親侄子,他親哥哥(同父異母)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這就是第二種可能了。

從朱祁鈺的本意來說,他大概是不願意傳位給朱見深的。當然這想法也可以理解:你爹把江山禍禍得差點亡國,我“臨危受命”,好容易穩定了局勢、安定了國家,你們父子又來坐享其成?換了誰也不願意啊。

但是從法理的角度來說,放著親侄子,卻要把皇位傳給堂侄子,總是不合適的吧?如果換一個朝代也就罷了,明朝!那幫子文官言官專愛跟皇帝對著幹,以正義自命,給皇帝挑毛病為樂事(在明朝後期更為明顯,但是在當時已經有苗頭了)。

所以,大機率的,朱祁鈺死後,皇位會落到朱見深手中。而朱見深這時才十歲。國家權力又大機率會落到朱見深的生父朱祁鎮手中。

這就是“奪門之變”的背景了:現任皇帝快不行了,接掌他權力的人發動了政變,你說侍衛大臣們會怎麼辦?

迎降朱祁鎮?多少有點冒險。但是保持中立、兩不相幫,似乎是最合理的態度吧?

大家都保持中立、兩不相幫,朱祁鈺躺在病床上,朱祁鎮卻是“不成功,則成仁”。這樣的實力對比之下,“奪門之變”就成功了。

上一篇:甘羅是什麼人?為什麼秦始皇死後幾千年裡,甘羅一直守護扶蘇的轉世
下一篇:二戰時被德軍佔領的國家並不少,為何只有猶太人遭受了滅頂之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