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孩子的人格與原生家庭有巨大關係,並不是因為家裡貧窮,而是. . .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有句話叫

他者即地獄

,也就是說凡事有人的地方就有傷害。

別看家庭是溫暖的,但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從心理學來看,孩子的人格和原生家庭有巨大的關係,

所以一個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並不完全是因為家裡是否貧窮,而是源自是否成長在一個健康家庭中。

李玫瑾教授說:

對孩子來說,家庭環境類似母親的子宮。

母親的子宮是孩子的第一宮殿,家庭環境是孩子的第二宮殿。

所以在這3種原生家庭,可能會導致孩子無法順利健康成長。

父母過度嘮叨

心理學專家武志紅曾經在一檔節目說過這樣一句話:

“父母本意或許是愛孩子的,但其實很多時候,一些所謂的“愛”只是為了發洩自己。”

現實中有些家長為了控制孩子喜歡老李嘮叨,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這是透過嘴巴來獲得“快感”。

用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看,這個家長心理年齡還停留在

“口欲期”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即吸允、吃喝、吃手)。(四個月到一歲以內的嬰兒吃手很正常)

過分嘮叨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信任,

長此以往,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對孩子沒有迴應甚至忽略

精神分析有句經典的話叫:

“無迴應之地,即是絕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如果表達了感受卻得不到對方的迴應,這是非常痛苦的。

不然,“哦”和“呵呵”這兩個詞,曾被評為網路“最傷人聊天詞彙”。

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Edward Tronick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 Still Face Experiment)。

這個實驗大致就是讓一個媽媽和寶寶互動,一開始寶寶各種互動媽媽都積極迴應,這時候寶寶非常開心。然後這個媽媽突然180度大轉變,無論寶寶做出任何表情,媽媽都死寂一般不予迴應,開始寶寶還會各種方式讓媽媽關注自己,後面寶寶發現媽媽還是無動於衷,最終崩潰大哭。

研究者發現,長時間對寶寶無迴應,寶寶體內會迅速增加壓力激素,如果長期如此,寶寶大腦某些細胞甚至會死亡。

在心理學上,這叫“存在性焦慮”,對孩子來說,被父母無視的感覺,是約等於被拋棄的,對他們來說無比恐怖。

如果長期如此對一個孩子影響是巨大的,我接觸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家長忙於事業忽略孩子,孩子成長為各種問題兒童,甚至有些孩子的問題真的難以改變。

過度有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是

對孩子的真實自我的接納和欣賞。

而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因為你必須學習好我才愛你,你必須在社會上有所成就我才接納你。

如果一個孩子長期在這樣的家庭中可想而知多麼悲哀,是多麼的焦慮啊!

記得《奇葩說》中辯手龐穎童年獲得的愛是有條件的愛,導致她成年後都一直都缺乏安全感,伴侶無心的一句話,也會讓龐穎懷疑自己“他是不是在嫌棄我”。

對就是這樣的焦慮,成長在這樣的家庭中,會導致孩子一生都以功利成就來判斷自己是否值得被愛。

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也多次談論原生家庭,這裡要強調的是,

我們談論原生家庭並非為了推責,開批判大會,找到我當下人生所有問題的罪魁禍首。

而是為了找到當下糟糕人生的蛛絲馬跡,

整理這些從未處理的各種情緒和故事,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群,這裡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如果我們連過去的糟糕都無法正視,那命運憑什麼給你幸福人生?就像武志紅老師在大會上講過的一樣:

生命力如果被看見,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創造有愛,但如果生命力沒被看見,那將會衍生出來恨、憤怒等負面情緒。

上一篇:【深度好文】心理學家林毅夫:我們為什麼不能活在自己的過去裡呢?
下一篇:【科學教養】12歲男孩還在吃媽媽的奶,18歲男子晚上竟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