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科學教養】12歲男孩還在吃媽媽的奶,18歲男子晚上竟然. . . . .

科學教養孩子12:母親要處理好親子之間的依賴與自立關係

這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不健康的親子依賴現象:

七歲男孩還在吃媽媽的奶;

12歲的男孩晚上睡覺手要放在媽媽的乳房上;

18歲的男子晚上還要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

30歲的男子因駕駛違規被警察拘留,其母對警察說“我的孩子還小,你為啥要處理他?”

如果母嬰之間中的依賴與自立的關係沒有解決好就會出現上述不健康的親子關係現象。

那麼,這種不健康的親子關係現象又反映了人類心理活動的哪些機制呢?

1.動物界幼崽的依賴現象;

動物的幼崽都有依賴現象,新生兒對母親的依賴,因為弱小、因為無力,要依靠母親的幫助才能存活,否則就不能存活,就會被天地吃掉。例如:像動物界裡的斑馬、羚羊、角馬等動物的幼崽,它們一出生就要學會站立、學會奔跑,學會自立的保護自己,以免被它的天地吃掉。

人類嬰兒作為動物界的一員與其他動物不一樣,人類嬰兒有一個比較漫長的依賴,這是在動物界比較特殊一種現象。人類嬰兒從躺著到坐起,再到站立走步需要10個月的時間,而動物界的小斑馬必須在幾個小時內站立並奔跑起來,否則就會被野狗等天敵吃掉。

2.心理學家關於人類嬰兒的依賴觀點;

英國的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認為,嬰兒的依賴發展過程大致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是絕對依賴階段;

在此狀態中嬰兒一點也不知道母親的照顧,他不能控制好與不好,餓與不餓,嬰兒只好處於一種被動獲益或受罪的狀態,此時嬰兒是無力、軟弱和客我不分的,完全沒有能力控制自己。

第二是相對依賴階段;

此時嬰兒開始意識到對母親照顧的需要,而且越來越能和自身的衝動、需要聯絡在一起,嬰兒能夠區分哪些是我的,哪些是客體(母親)的,而且能夠延遲自己對飢餓的需要,同時嬰兒能夠意識到需要母親,並能忍受母親的離開,互相適應。

第三朝向獨立階段;

嬰兒在沒有真實照顧的情形下能夠想出方法來做事情。朝向獨立意味著嬰兒與母親處理好了幾次分離關係,第一次是斷奶,第二次是分床(3歲),第三次是外出去幼兒園,嬰兒逐漸學會能夠在與母親分離後自己獨處,自己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有獨立的自我意識,有自立的能力。

3.人類嬰兒的依賴現象;

人類嬰兒與其他動物相比較有一個比較漫長的依賴期,從出生到一歲一直是躺臥,或半坐,到一歲才會站立走路,而且是戰戰兢兢的走路;到兩三歲以後才會慢慢地奔跑,而且稍有閃失就會摔倒;到1歲以後才會說話,能與母親交流;即便會走路、奔跑、說話,人類嬰兒依然需要母親和父親的照顧、幫助才能存活和成長,一直要到16、17歲或者18歲才能離開家庭,才算自立,才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人類嬰兒有一個漫長的依賴父母生活的時期,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依賴現象,即晚熟現象。

4.人類嬰兒的依賴與自立;

人類個體有一個漫長的依賴期,是個體的一種心理需要,自出生後,到青少年末期,人類個體的成長與發展要依賴於別人。他需要一種連續性、安全性、穩定性的環境才能健康的成長、發育,並逐漸從對母親的依賴中脫離出來,完成個體獨立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始終存在著一個依賴與分離之間的矛盾,依賴是回到母體,分離是告別母親。實際上,嬰兒對他人的依賴就是對母親的依賴、對家庭的依賴,在依賴中嬰兒獲得身心發育和成長,在依賴中嬰兒學習獨立與自立,逐漸習慣分離,走向個體的自立。

5.從共生走向分離;

嬰兒自離開母體後,就開始了我與母親是一體的“共生”向“我是”的分離過程。分離,是嬰幼兒完成一種與母親分離開來的獨立意識和行為;透過分離,嬰幼兒逐漸認識到他們與母親之間的界限和區別;分離伴隨著嬰幼兒自我意識的確立和獨立化個體的實現,我是我、你是你,我不是你、你不是我;母嬰逐漸從客我一體分離客體是客體,我是我。

6.母嬰關係是一種逐漸分離的過程;

心理學家認為,由生命誕生那一刻開始,嬰兒首次感到分離之痛,即“出生創傷”,之後不斷地經歷分離,一直到生命終了那一刻結束,這是最後的分離。

心理學家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改變,嬰兒在出生以後,要經歷多次分離,這給嬰兒帶來了渴望和恐懼的心理,並由此產生了焦慮和不安,即

分離焦慮

。心理學家把這種嬰兒出生離開母親身體的現象稱為“原初分離”,並把嬰兒離開母體而產生的情緒反應稱為“原始焦慮”;之後,個體還要經歷多次分離,在分離中兒童不斷地自立。

文章為心理老師左叔(老左心理工作室)原創,已在微信公眾號發表過,轉載或在其他媒體使用請與心理老師左叔聯絡。

心理老師左叔致力於普及心理健康常識,傳授心理健康方法,培育心理健康意識,提升感受幸福能力。請各位朋友關注心理老師左叔的頭條號。

上一篇:孩子的人格與原生家庭有巨大關係,並不是因為家裡貧窮,而是. . .
下一篇:野獸和家畜是由雌雄兩性組成的,那麼野獸和家畜是由什麼時候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