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餐館的“下毒”事件

中餐館用餐後不適 強烈抵制

一位叫 Robert Ho Man Kwok 的人,自稱來美國已經好幾年了,經常去中餐館,每次去中餐館用餐後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比如脖頸後麻木,心悸,疲勞等。

他懷疑這是由於中餐館在菜餚中添加了味精所致。

隨後,歐美群眾發起了「抵制味精」的運動。

各個中餐館只好打出了「不新增味精」的招牌,才能重新獲得顧客。

難道,味精真的有毒嗎?

談到味精,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反應

啊!這菜裡有味精!

每次吃完都口乾舌燥特別不舒服

味精?!這東西致癌吧!

作為日常調味品,

味精一度被貼上

“有毒新增劑”

的標籤

這難道是真的嗎?

科學研究為它正身。

洗清味精遭受的“不白之冤”。

1、味精不致癌

味精,90%以上的成分是

穀氨酸鈉

有人說:味精(穀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可能產生焦穀氨酸鈉。而這種物質不僅有毒,還是「致癌」的罪魁禍首。

穀氨酸鈉加熱到 120℃ 以上時,

確實會產生焦穀氨酸鈉。

但焦穀氨酸鈉對人體是安全的,

不僅毒性極低,而且並不會「致癌」。

其實,焦穀氨酸鈉在很多化妝品、藥品中都有新增。

它被新增在化妝品中還可以起到乳化和保溼的作用。

下面是世界上各種權威機構和組織對“味精”的定論

味精並沒有害。

穀氨酸鈉真的挺安全的,不致癌。

2、吃完口渴是什麼原因?

1 克味精= 136 毫克鈉

1 克的鹽= 393 毫克鈉

1 克鹽的鈉含量相當於 3 克味精的鈉含量

味精和鹽一樣都含有較多的鈉,

很多人覺得吃完餐館的菜感覺到的口乾舌燥,

很大程度上可能也和「鈉」攝入過多有關,

所以我們要控制攝入的量。

「適量」很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

味精攝入量為成人每人每日120毫克/公斤

3、味精是化工合成的?

NO NO NO!

味精的核心工藝是

「發酵」

的過程,

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人工合成」。

隨著科學的進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

自1965年以後,味精都以

玉米

大米、小麥、澱粉

等糧食為原料

透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

而得到符合國家標準的

穀氨酸鈉。

目前

生產味精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技術了。

接種一類專門的「穀氨酸發酵菌」,

只要控制好發酵罐的溫度、pH 等引數,

這些細菌就會繁殖,最後生成大量的穀氨酸。

發酵法造價便宜,產量大,

也是目前生產味精最主流的方法。

味精的生產本質上和醬油、醋這類調味料是一樣的。

4、雞精比味精更好?

老婆餅裡沒有老婆,

雞精裡也沒有雞。

雞精主要成分還是味精,

雞精只是味精的一種再加工產品,

另外添加了一些助鮮劑、香精、色素和大量的鹽、澱粉。

雞精出現較晚,

但廣告宣傳比起傳統的味精要強勢得多。

這次明白雞精和味精的區別了嗎?

結語:

中國菜愛用味精沒有錯,且絕對無毒,適量即可。

市面上銷售的醬油、醋、味極鮮、蠔油等眾多調味品,為了增加鮮味,大多新增有味精(穀氨酸鈉),我們只需要注意適量食用即可,對健康有益無害!

上一篇:美亞CBCT大進化,高精度“根骨剝離”為手術安全保駕護航
下一篇:下屬心理邊界的影響因素及管理思路 (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