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直腸癌轉移或復發了怎麼辦?

說起生活中常見又高發的疾病,相信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好幾種,不過讓大家敬而遠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就是直腸癌,這是要引起大家高度的重視的,因為臨床上直腸癌有病情轉移和復發的可能,不可掉以輕心。那麼直腸癌轉移或復發了怎麼辦呢?趕快來看一看。

區域性復發的治療:

直腸癌的症狀復發或者是轉移的情況是有很多種樣的,對於區域性復發這種情況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區域性復發的治療。如果區域性復發病灶範圍侷限,且無其他部位的復發、轉移時,可予手術探查,爭取切除。既往未行盆腔放療的患者,盆腔內復發病灶採用放射治療,可暫緩解疼痛症狀。

肝轉移的治療:

患上了直腸癌疾病是很易出現肝轉移的情況的,對此患者們要多加註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及時診治。不論是與原發灶同時存在,還是原發灶切除後才發生的,若肝轉移灶能被徹底切除,則可提高生存率。

凡屬單個轉移灶,可行肝段或楔形切除。

如為多個肝轉移灶而不能手術切除者,可先全身化療,使腫瘤縮小到能手術切除的時候再行切除,可達到同樣的效果。

對部分患者而言,即使強烈化療也不能使肝轉移瘤縮小至能手術切除的程度,則行姑息性化療。

手術治療:

對於複發性結腸癌,目前認為手術仍是可能治癒的唯一選擇。只要患者無遠處轉移,全身情況能耐受,應首先考慮再手術。復發結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後5年生存率19%~42%;而不手術或姑息手術者生存率差異無顯著性,5年生存率均為7%。手術方式的選擇要根據復發的部位來選,因侵犯周圍臟器的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情況因人而異,能夠根治性手術的患者應力爭根治。

放療

術前放療可以使腫塊縮小,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減輕疼痛、減少再複發率、提高總的生存期。即使之前患者已經接受過放療,再次行術前放療仍然可以增加區域性控制率、延長生存期;但是劑量應當小一些,以免超過最大耐受劑量。

術中放療(IORT)是指在手術當中進行放療,主要用於手術不能切除或有肉眼可見腫瘤殘留者。術中放療優於術前放療,因為它可以在直視下針對高度懷疑腫瘤殘餘的部位進行放療,定位精確,區域性可以達到很高的劑量;還可以保護周圍的結構使之不被放射線損傷,減少了各種放療的副作用。

對於可切除的、孤立的盆腔或吻合口復發,如果之前未接受過全量放療,最適合的處理就是行術前放療,同期5-FU灌注化療。只要安全,應該考慮行手術切除+術中放療。

化療

對於病灶不可切除者,依照其對治療的耐受能力選擇化療,加或不加放療。對於可以根治性切除的區域性復發灶,目前也推薦先行術前放化療,然後再行手術,手術結束後再行輔助化療。

其他治療

除了手術治療、放療、化療之外,也可以選擇中醫藥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介入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

(1)中醫藥治療

在手術治療的複發性大腸癌時,同時使用中醫藥治療,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機體恢復,加強治療效果。對於無法耐受手術切除者,可採用放化療+中醫藥治療模式。

(2)免疫治療

包括免疫細胞治療和免疫藥物治療。免疫細胞的治療是指把患者的細胞從血裡面分離出來,在體外用一些細胞因子,使它變成一種殺傷細胞,再回輸到血液中去,這種殺傷細胞可以識別腫瘤細胞進行殺傷。

免疫藥物治療是直接用一些免疫製劑,像干擾素還有白介素-2等來殺傷或抑制細胞。

(3)基因治療

是指將外源正常基因匯入靶細胞,以糾正或補償因基因缺陷和異常引起的疾病(如腫瘤),以達到治療目的。也就是將外源基因透過基因轉移技術將其插入患者的適當的受體細胞中,使外源基因製造的產物能治療某種疾病。

(4)介入治療

指在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面板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通常是血管), 在影像裝置(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I、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區域性進行治療的微創治療方法。

上一篇:男性刮鬍子頻率高,說明了什麼?與壽命有何關係?用科學告訴你
下一篇:枸杞加紅棗煮雞蛋男人可以多吃,多吃過幾次就知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