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心理學《親密而獨立》:親密關係中我們是我們,但首先你是自己

人在親密關係中被滋養著,同時,在親密關係中被傷害著。

你很愛對方,卻害怕步入婚姻;

你很想做一個好媽媽,卻讓孩子和自己都失控了;

你討厭伴侶,卻又離不開;

你覺得受夠了,可又不知道為什麼受夠了;

……

親密關係的傷害在親密中愈演愈烈,親密關係不單單指愛戀關係,更涵蓋你與伴侶、孩子、父母、以及與自己的相處。

關係中的困境最終還要回歸到關係中,才能得以徹底地解決,迴歸到親密關係中,讓傷害在親密關係裡得以療愈,最近讀了

冰千里

的《

親密而獨立

》這本書,讓我看到親密關係裡另一種比較好的狀態既能親密又能獨立,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闡述親密關係的書,通俗易懂但是又能讓你在一個個的日常關係情景裡,深入到自己的人生模式場景之中。

親密的基礎是獨立,親密而獨立的重點是獨立,而非親密。

你首先能夠人格獨立,對於生命中的孤獨能夠真實的接納,能夠靈魂獨立才能夠與另外一個人發展出親密關係,但是做到獨立其實並非易事,走進親密關係似乎容易多了,所以就往往會出現:

親密而不能獨立;獨立之後而又缺少親密,而真正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一定是既親密又獨立的。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1)婚戀關係(透過伴侶,理解自己)

一段健康的婚戀關係,是在親密關係中能夠發展出獨立來,獨立又促進關係裡的親密,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關係迴圈,在他面前你可以是獨處的,有自我空間的,不管是難過或者無助,你都可以做你自己,在你不需要的時候,他不會去侵犯你的心靈空間。

婚戀關係是一種載體,所有婚戀關係的問題最後投射的都是自身存在的問題,你在獨處時能不能完全理解自己,讓人不愉快的不是關係,而是在關係中你的感受,對方讓你產生了怎樣的感受,透過關係看透問題,其實很多關係中的問題,都是關係中的人看不到自身的存在問題。

婚戀關係裡儘可能給彼此空間,不要藉著親密的由頭,頻頻侵犯對方的空間,婚戀關係裡要透過焦慮,看到關係裡渴望獨處的你,允許自我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更多的自由獨處的空間,慢慢的關係中的愛就會發展出來。

真正的親密關係,你能夠在伴侶那裡享受獨處的能力,而一旦獨處又不覺得無法忍受,彼此都願意給對方騰出心靈空間,但這並非易事,因為很多人在早年的依戀關係裡,並沒有能夠發展出健康的依戀關係,如果一個人的早年,在生活裡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親密關係裡他所有的情緒都有了去處,這個人的存在能夠幫助找回丟掉的情緒,比如有的人難過了卻哭不出來,無助卻表達不出來,他們失去了最基本的情緒表達功能,只有在會吶喊哭泣的那一刻,在釋放情緒的那一刻,他才成為真正的他。

早年沒能發展出獨處能力的人,會影響親密關係尤其婚姻關係,走入婚姻後他們往往會進入兩個極端:

a)夫妻之間沒有共同空間,尤其孩子出生以後,丈夫依賴妻子,而妻子又被孩子依賴,丈夫就會有被忽視的失落感,這個現象的本質是丈夫在早年的親密關係中沒有發展出獨處的能力,在他的成長中他的獨處能力被人為的打斷了,這種狀況對夫妻感情具有衝擊性的影響。

b)還有一種夫妻,在外人眼裡就是模範夫妻,關係形影不離,連生活中很小的事情都是一起的,這樣的夫妻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他們都渴望擁有自己的心靈空間,但是一旦獨處起來又發現難以忍受,追究其根源就是在早年的養育中,父母過度的養育,破壞了他們的獨處能力,讓他們不能在親密關係裡做到獨立,必須依賴親密關係,想要擺脫又做不到獨立。

真正的親密關係是你能夠在伴侶那裡做自己,而又不覺得難受或者難以忍受,彼此都願意給對方空間,你們之間在親密中有適當的距離,在這樣恰當的距離裡才會慢慢發展出良性的親密關係屬性。

2)親子關係(透過孩子,看見自己)

親子關係中,告訴孩子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不是親子關係的問題,也不是你對孩子的態度,而是你在孩子面前,你學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你能夠忠於你自己的內心,並在親子關係裡做真實的自我,你是如何對待自己,你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情緒以及如果對待中的困境,這些都會被孩子覺察到,並內化成為自己處理親密關係的最初的信念模式。

在親子關係裡你遇見的所有問題,不是被解決好的,甚至是不被理解的,而是被陪伴好的,面對問題: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並不甘心,渴望能夠從專業的知識裡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成為父母之後,很多人才明白,做為父母的焦慮與無奈,但這樣的感受並不是孤獨的,這樣的感受是大多數父母都會經歷的,你的感受雖然不好,但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做為父母我們並不能感同身受的完全理解孩子,在孩子叛逆時在孩子情緒失控時,這會讓我們也感到焦慮與無奈,繼而失控生氣失去情緒控制,繼而內疚自責,然而這樣的感受似乎會迴圈,有時候,你明明不想對孩子發火,卻總是控制不住地去生氣,那是在親密關係裡,你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要明白,孩子的很多情緒,發脾氣甚至是叛逆,都和具體事件的關係並不是很大,他的種種的內心掙扎都是叛逆的開始,透過成長的道路必須要經過的道路就是叛逆,孩子之所以折騰就是試圖在讓你投降,讓你難堪讓你難過讓你生氣讓你不知所措,從而讓你的情緒失控,雖然這個時候,孩子的意識裡是愧疚的,但是潛意識裡他是開心的,因為在這樣的試探裡他有了勝利的感覺。

溫尼科特曾經說過:“如果一個孩子要成為一個成年人,那麼是要踩著一個成年人的“屍體”,才能完成這段成長之路。”這句話的深層涵義是父母只有讓孩子打敗自己,孩子才能踏上自由之路,父母要在這樣的一場無形的試探中的親密關係矛盾中倖存也是十分不易,有很多父母會成為逃避型父母比如逃離進入工作,逃離進入學習甚至是沉默,逃離進入旁觀者,甚至是逃離到婚外情裡。

有的父母甚至活成了孩子,讓孩子成為了父母,這些感覺就像是孩子發起了挑戰,而你卻倉皇而逃,更多的父母是隱形逃避,甚至很多父母假性支援,並不能正向客觀的看待孩子叛逆裡的攻擊性。

孩子的攻擊性只會朝向他覺得安全的人,從這個人身上不斷的試探、不斷的爭鬥,最後獲得了勝利釋放並獲取了心靈上的自由,這些感受會讓他以後道路上更加獨立和堅強。

但是很多父母,往往會鎮壓這樣的試探的攻擊性,父母的鎮壓勝利了,孩子就會失敗了,就會失去了獨立自由、有個性的特質,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各種挑戰,如果你做不到不逃避,最好也不要鎮壓,而比這些更艱難的是在親子關係裡做到不誘惑。比如你提高5個名次我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你若考不上好的學校就是對不起父母。

所有以愛的幌子做的交易,都是愚蠢的,其中的心理機制是你在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自己的心理需求是想孩子這樣想要孩子那樣,或者利用孩子來逃避自己的恐懼,這些恐懼可能來源於你早年的親子關係裡,不好的感受,把這些不好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從孩子身上獲取心理上的滿足。

透過孩子而讓我們更加地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更深層面的心理機制,更加清楚地看到你和孩子的邊界,成為父母后,我們有幸從孩子身上,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並覺察到自己的親密關係,比如有些爺爺奶奶總是一個勁地喂孩子,追著喂跟著喂,他們哪裡是在喂孩子,他們一直追著喂著的是自己早年捱餓的自己,那些捱餓的心理一直沒有得到滿足,在不斷追著喂孩子的過程中,那種飢餓的心理會得到滿足。

面對孩子的問題,直面孩子的挑戰,做到不挑戰不逃避不鎮壓不交易,等過了孩子的叛逆期,孩子會理解你所有的焦慮,能夠做到這些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理解,

3)自我關係(透過成長,接納自己)

自我接納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放下內心自我評判的聲音,所有的評判會把人困住,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固化在舊有的思維模式裡,自我接納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打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一個人自我接納過程就像是一隻傻猴子,到齊天大聖再到鬥戰勝佛。

遵從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而不是被外在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和禁錮,那些應該的事或者不應該的事,都是評判的聲音,這些就是固化我們思維的東西。

有多少評判就有多少渴望突破禁錮的慾望,而在此時,會同時發展出許多感受,來抵消突破過程中的害怕,自我評判的內在動力是恐懼懲罰、恐懼失控、恐懼被利用,衝破這些條條框框才能衝破自我評價的禁錮。

那麼怎麼才能衝破這些條條框框的自我評價呢

a)多問問自己願意嗎,這件事我願意去做嗎

b)警惕不應該。不應該的反面不是我應該,而是我允許。

比如,我不應該打孩子的背後,不是我應該不打孩子,而是允許自己有這樣一種攻擊性的釋放,允許自我情緒的存在。

c

)別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攬,自我評判多了就會喜歡自我分析和自我觀察,其實沒必要過度反思。

早年的經歷早就形成牢牢的禁錮,只有經過多次的突破才能突破自我評價的自我禁錮,從而實現從自我接納走向自我成長。

親密關係中的問題,先不要去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先看到問題,看到問題背後更深層面的心理機制,瞭解問題的根源,一層又一層剝開的過程,就是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所有關係中的問題,最終都要回歸的關係裡才能得以真正的解決,親密很容易做到,但是獨立絕非易事,在親密關係裡,我們將有機會重新看見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做自己,找準關係中的自己,也能在親密關係中幫助親密關係中的對方更好的做他們自己,這才是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

上一篇:為何會夢見與異性“發生關係”,還是心儀的“她”?別羞於瞭解
下一篇:#三伏貼#來啦 調理保健、慢性病者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