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寧缺營養,勿缺能量——你可以選擇不生病(中篇連載)5

——順應人體生理規律的健康法則

作者:張寶盈(原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養生保健》雜誌編輯,署真名以示負責)

本書尚未正式出版,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紙媒轉載請聯絡:zby9698@163。com

四、《黃帝內經》把“五穀為養”放在首位

《黃帝內經》是中醫的“聖經”,是最重要的一部中醫經典,也是一部曠世奇書。它在醫療養生方面所達到的廣度、深度及高度令人驚歎,無可匹敵。

《黃帝內經》中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半天不吃糧食,人體能量就會衰微,一天不吃糧食,就會少氣無力。正是因為認識到糧食對人體如此重要,《黃帝內經》才把“五穀為養”放在飲食養生的首要位置,指出:“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富含蛋白質的“五畜”只被排在了第三位,肉類提供的蛋白質甚至都不如“五果”對人體更重要。因為五穀是入脾經的,而脾是“後天之本”。脾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脾(實際指整個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物質的首要功能器官,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保障。而黃種人的脾胃功能又是相對較弱的,正因如此,粥才逐漸成為中國傳統飲食中最具中國色彩的食物。粥的軟爛粘稠,更易於被脾胃功能較為虛弱的國人消化吸收。

《黃帝內經·靈樞》進一步論述了能量代謝和免疫防衛系統的關係,指出:“人受氣於谷(糧食),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營養),濁者為衛(免疫防禦系統),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這就是說,人體的能量(氣)是從穀物中得來的,“受氣於谷”的“谷氣”(不是“肉氣”不是“蛋白氣”)——糧食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進入胃腸消化吸收後,與由肺部吸入的氧氣發生氧化產生的ATP能量,被血液運送到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獲得“谷氣”後,一部分成為營養物質,修復人體細胞、組織,一部分成為人體免疫系統——衛氣的物質、能量基礎。所以,要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必須時時給免疫系統補充能量(谷氣),多吃點主食。

“營”即營養,“營在脈中”,即透過血液迴圈系統的驅動為所有細胞包括免疫防禦細胞提供能量和物質代謝所需要的基本原料。而“衛”的本質則是免疫細胞,構成機體的防衛系統,“衛在脈外”,亦即在外周淋巴組織和淋巴結中迴圈。顯然,這與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用了模糊的語言來描述。數千年前中國古人對人體已經有了如此深刻的認識,不能不令人驚歎。這也是為什麼《黃帝內經》歷久彌新、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它對醫療養生的指導價值並未因時代變遷而有絲毫衰減。

五、寧缺營養,勿缺能量

對於人體而言,通俗地講:能量=碳水化合物,營養=蛋白質。

人之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需要能量。沒有能量,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動都將無法進行。目不能視,耳不能聽,口不能言,腦不能思,心不能跳……如此重要的能量,竟然一直被忽視,被排擠,甚至被限制攝入,豈非咄咄怪事?

一輛汽車如果沒有能量(汽油),它就寸步難行;一個人如果沒有能量,他就是一具殭屍。能量原本應該被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但在我們的人體生理學中,在我們的飲食營養學中,能量卻沒有獲得它應該獲得的地位,受到它應該受到的重視。

正是這種致命的忽略,導致了大量的本可以避免的疾病的發生,導致了人體過早地衰老。

所以,人體最重要的生理規律之一便是:人的一切生理、心理活動無不需要人體生物能量的推動。只有充分地攝入適應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物質——碳水化合物(糖),才能順應人體生理規律,保障生命機體的健康執行。

人體缺乏能量會有哪些表現呢?

1。沒力氣,易疲勞,稍一活動便覺累。力氣就是能量,沒有能量,怎麼會有力氣?

2。手腳冰涼,四肢不溫,極度怕冷。還沒入冬就得穿羽絨服,蓋厚被子。人體產熱主要靠碳水化合物,主食吃得太少,產熱太少,體溫難以維持,自然怕冷。

3。胃口差,食慾不佳,易便秘。消化吸收也離不開能量,能量低,消化吸收能力自然也弱。能量低,排便功能也不能正常發揮,所以會便秘。

4。精力不濟,神經衰弱,看一會書就累得慌。失眠多夢,記憶力差。大腦需要的能量就是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吃得少,精力肯定不行。

5。抵抗力差,易感冒,常有鼻炎、咽炎等症狀。免疫系統同樣需要能量的維持,體內能量低,免疫力自然強不了。

6。易患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詳細機制見下文。

7。精神萎靡,心情不暢,易得抑鬱症,易焦慮,思維混亂,行為怪異。缺乏能量,大腦不能正常工作,哪有好心情?

8。易患骨質疏鬆、四肢疼痛,易骨折。碳水化合物吃得少,氧化分解產生的生物電也少,缺乏生物電,鈣不能被有效吸收利用,所以會骨質疏鬆。

9。微迴圈差,面板粗糙易生皺紋,面色晦暗長斑。

10。老得快,由於臟腑長期處於低能執行狀態,功能不全,早衰早老。

這些正是機體長期低能執行帶來的不良後果。所以,寧肯缺一點營養,也絕不能缺了能量。當然,在現時生活條件下,一般是不會缺乏營養的。

所以現在許多年輕人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極度怕冷,骨質疏鬆……不只是缺乏鍛鍊,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是“慢效能量缺乏症”患者,長期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身體一直處於低能執行狀態。身體能量低,產熱不足,所以怕冷。能量低,沒胃口,消化吸收能力差,飯吃得少,能量更低,再不吃主食,身體就每況愈下。抵抗力差,易感冒、多病,渾身不舒服,身體素質堪憂。

多吃主食,把身體能量補足了,就不會那麼怕冷,不會那麼易感冒、易生病了。也不會那麼沒力氣、沒胃口,骨質也不會年輕輕的就疏鬆了。

生病並不是生命執行的必然結果,只要自己不犯錯誤,就可以免受疾病的侵害。正所謂“我不病誰能病我”。怎樣才能“我不病”?就是要順應人體生理的規律,為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

古人云: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穀治百病。這是多麼深刻的真理!

維持體溫是人體能量的一個大項支出,運動、勞作、腦力活動、呼吸、心跳、消化吸收食物也都需要能量,血液迴圈、細胞代謝、體液代謝、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心臟跳動、腺體內分泌以及吃飯、說話、視、聽、聞等等也無不需要能量。

人體主要的能量物質——碳水化合物被攝入人體後,首先被優先分配給保命的基本生理活動——大腦活動、心跳、呼吸等,餘下的部分才被分配給其他的不那麼緊急的生理活動,如體溫維持、血液迴圈、免疫系統、排洩系統等。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少,分配給各項生理心理功能的能量少得可憐,除了保命所需以外所剩無幾,遠遠不能滿足正常需要,這些重要生理功能不能得到正常發揮,一直處於低能執行狀態,久之身體就會出現嚴重問題,產生各種疾病。

由上述可見,人體生理學的研究非常清晰地闡明瞭:沒有任何一種生理或心理行為能在沒有能量的情況下進行。沒有能量,想眨巴一下眼都無可能。沒有能量,任何器官都無法完成其生理功能。大腦如果失去了能量供應,頃刻就會導致死亡。可見能量在人體中處於頭等重要的位置,而且人體對能量的需求十分旺盛,量多面廣,沒有足夠的五穀糧食的攝入,人體能量就會出現虧空、欠賬,必須足量供給。

走好能量這著棋,滿盤皆活,健康常伴;走不好能量這著棋,滿盤皆僵,渾身是病。

一切運動無不仰賴於能量的推動,能量大於天,能量給生命帶來活力,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永遠都是頭等大事。如果不懂這些道理,那是掌控不了自己的健康的。

目前突出存在的不良傾向就是營養物質攝入過多而能量攝入不足。在食物的搭配上,能量與營養比例失衡,導致人體生理機能下降,代謝失調,免疫功能低下,人體產生的垃圾過多,由於能量不足而清除率偏低,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富貴病。這是不當飲食致病中較嚴重也較普遍的型別。

(未完待續,接下篇)

願此書能幫助更多的人走上健康快樂之路。

上一篇:3種人容易被高血糖”寵幸“?醫生提醒:趁早干預,避免血糖飆升
下一篇:銅離子缺失會造成白癜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