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沒有壞的原生家庭,只有不願成長的人生,讓心理成長避免成為巨嬰

把原生家庭分為好壞,並試圖透過批判原生家庭來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觀念是不可取的!因為原生家庭只是個概念,在心理學裡提出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是為了讓你知道問題所發生地方以及原因,並不是說讓你去怨懟你的原生家庭!從來就沒有好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只給了你起點,但人生軌跡是你自己畫出來的。研究原生家庭,是為了自我療愈,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非給你藉口,把自己所遭遇的不幸甩鍋原生家庭。別忘了,你如何解讀自己的經歷遠比你經歷了什麼來得更重要,別和我說錯的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最大的錯誤就是生下了你,原生家庭在你身上留下的烙印,隨著時間和決心,定會消失。

在汽車之城底特律有一個非常窮苦的家庭,這個家庭有兩孿生兄弟,長大以後哥哥他成了律師弟弟成了囚犯,有人就問他哥哥你為什麼會成為律師?他哥回答說:因為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啊!當有人問他弟弟說為什麼你會成為囚犯?弟弟說:因為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呀!由此可見原生家庭不是決定一個人人生命運的關鍵因素!

從原生家庭裡尋找答案不是樹立一個敵人,而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不是每一個受傷害的子女都願意體諒父母,那些傷害以愛的名義進行,但依然是傷害。不管對原生家庭有沒有怨恨和不滿,只要面對問題,找到方法,都還是有快樂的可能。畢竟,完美的原生家庭那麼少,我們每個人卻還要積極生活,才是與過去和解的唯一方式。

原生家庭沒有幸福的人,從辯證角度這也是極好的,我們在原生家庭未獲得的愛,成為我們一輩子最渴望的,也是生命內在驅使我們的因子,如果你一直沉淪在不被愛當中,掙脫不了原生家庭的束縛,不獨立探索自己的出路,就無法真正成熟。 當心理年齡得不到成長,某個人變成“巨嬰”,並不能怪他的原生家庭,而是因為,他自己選擇了變成“巨嬰”來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人。

原生家庭導致的傷害有兩個,一個是神經症另外一個傷害是人格的異化。神經症患者最大的特點就會為自己強加責任,而人格障礙患者卻不願意承擔責任。在當與外界的世界發生衝突矛盾的時候,前者會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甚至會過分的自責。而後者會將所有的錯誤歸咎於旁人,歸咎於外部世界。所以心理干預的時候會困難重重。

他們不會自我調整對自己的錯誤茫然無知,這也是意識療法裡面提到的不知不覺的狀態,依照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行事,即便錯誤在外人看來昭然若揭,他們也不可能去自我調整,反而去抹殺掩蓋這些錯誤的痕跡,並以此消耗他們的精力。並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表現出強烈的控制慾!

無論是神經症還是人格障礙患者,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活出自我,很難改變現狀,因此產生無助感,恐懼感等,以及不斷的自我貶低!這實際上也是,人格缺失的表現,我們知道健全人格的三要素是自律共情以及輕而易舉獲得幸福的能力,這種缺乏的自律性在行為上體現出來的是責任感的缺失。這也是在原生家庭裡面沒有獲得這樣的禮物使然!

他們共同的特徵是不能夠為他們的生命擔負起責任,遇到生活中的難題,第一時間想的是如何逃避責任,在他放棄自己力量的同時也放棄了他的生命,所以他們總是感到空虛乏力。作為一個成年人心理年齡得不到成長,實際上,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是你自己基於這種責任的逃避將自己關進了不自由的樊籠,走到最後路越來越窄,能做的選擇也越來越少。人整個一生都充滿了抉擇跟機會,你是絕對自由的,不自由的只是你的頭腦跟父母的愛恨情仇。如果你不在你這裡將這種錯位的關係把它釐清,你還會將這種關係傳遞給你的兒女,那麼他們也再次成為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因為你把原生家庭父母關係,又帶到你的再生家庭夫妻關係裡面來了。這對你的配偶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小時候點點滴滴的不愉快湧入你的腦海,構成了你恨你父母的理由,其實愛跟恨是等量齊觀的,你有多愛你就會有多恨。父母可憐的地方在於他們不知道自己很可憐。不自知的人會表現出一種盲目的強大,那麼你會見到父母會用一種憤怒的表達方式,不正確的表達方式來宣示自己的存在感,宣示作為父母的權威。

長期處於這樣的原生家庭形成自己刻板的信念跟標準,壓抑對父母的不滿,並投射到整個世界,當這個世界的人或者事觸發了我們內在的標準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氣就會產生負向情緒,這些標準就是你的限制性信念,這並不意味著你要對別人去發火,這跟他們沒有關係,只是他們觸發了你原本就存在壓抑在潛意識層面的憤怒!這些憤怒為代表的負向情緒從你小時候原生家庭的時候就開始了,他一直在潛意識層面影響著你的決定你的價值取向你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態度!

由此導致評判的心理,這是限制信念向外的結果,也就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的生活,言行或者舉止!變得憤世嫉俗,什麼都看不順眼,另外一種就是自虐的心理,這是限制性信念向內的結果!是因為自己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他不斷地貶低自己,責備自己,苛責自己,挑剔自己最後發展為虐待自己!

評判心理會讓我們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對身邊人造成的傷害尤為嚴重,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強加於人,把所有的結果理所當然用自己的過程來解釋,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變得非常的固執狹隘偏激!

社交恐懼症患者,就是活在別人的評判當中,他們害怕自己辜負了別人的評判,害怕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不完美,當他越是這樣去活在別人的評判當中的時候,他就越會發現自己所有的缺點,慢慢地就忘記了自己優點的存在,忽略自己的需求,變得自輕自賤,最後活不出自我!

所有的批判行為實際上是由內在的痛苦情緒所滋生的所驅動的!評判的人也讓自己處在負向情緒中不能自拔,其實讓自己長期處在任何一種形式的生氣憤怒等等負向情緒中,都是自虐的行為,你會對自己很挑剔,會評判自己,會生自己的氣,貶低自己,責備自己,會自怨自艾!

意識療法提到當你開始自虐的時候,當你處在無休止的情緒困擾當中的時候,你要保持一份意識,頭腦它是工具,慾望會利用它,情緒會利用它,思維也會利用它,當然意識也會利用它,當意識到了,他們就走了!覺知隱藏在情緒下潛意識當中的限制性信念,思維模式跟認知模式,覺知就是帶有意識地來和看,看著他們是如何形成你的限制性信念,形成你的生活標準,當他們被看到的那一剎那,所有的限制性信念導致的二元標準就被解構了,隨後你就會終止這種自虐的行為!進一步覺知需要通過當下的行動達成,具體達成的方法參詳以下專欄:

不隨便評判別人是一種修養,不活在別人的評判裡是一種修行!不虐待自己更是一個更高層次的追求,因為層次越高的人他越專注於自己本身的感受而不會去評判他人,不會追求新的限制性信念!因為你清楚沒有經歷別人所經歷的,也不會感受到別人所感受到的!所以只要你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會對自己和別人變得很包容!

你會明白你看到的只是一種現象,就像硬幣的正反面,你不能追求硬幣的正面,而去刻意迴避另一面的存在,當生活中另一面偶爾呈現的時候,你就會生氣,那是一種自虐,唯有遠離你自己認為正確的標準,你就會體會真實的自己!你就會接納並不完美的自己,那麼你就會開始愛自己!你就會跳出一切二元的對立依心而行,當你跳出那一剎那就是意識療法的覺知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你既不會批判別人也不會虐待自己!

跟父母的那些愛恨情仇,都已經過去了,它只存在於你的思維當中,它是虛幻的。生活是你的,你可以繼續留在你的頭腦裡面,生活在你過去的故事裡面,也可以實實在在地活在當下,感受你的幸福。這一切取決於你,要知道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教養方式是絕對正確的,如果你逐漸意識到父母也有過不幸的過往,他們只在繼續他的痛苦傳遞,你也許就能夠領悟到痛苦的內涵和真諦,你就會提醒自己:爸爸媽媽也在受苦,並不是出於讓我過得不幸福的目的,我需要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面對自己應該面對的痛苦,也是對健康人格的重塑。你的心理年齡隨之重新得以成長。

上一篇:心理問題讓人活在頭腦的世界,學會來回切換的能力,療愈就會發生
下一篇:被人說有點神經質,什麼是神經質?自我療愈關鍵在於理解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