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呂雉一族的衰敗,為什麼呂雉去世,諸呂就被掃蕩?

漢初的局勢看似是呂雉一邊倒的局面,但事實上要比這個複雜得多,歷史的往往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史料,而是史料背後所透露出來的資訊。在呂雉掌權時期其實達成了一定的合作關係,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是樊噲,為什麼說是樊噲呢?樊噲不但是和功臣集團掛鉤,更是呂雉的妹夫,所以又是外戚又是功臣。而呂雉和功臣的關係主要集中在幾個人物身上,如審視其、樊噲、陳平等等,對於劉姓諸侯,呂雉也不是完全敵對。

呂雉

在剷除劉如意的時候,就能明確意識到呂雉所針對的只是趙和齊兩個諸侯國,因此在之後反對諸呂的時候齊國三兄弟特別的賣命,甚至是想要扶持齊國的劉襄繼承大統。那麼其他諸侯和呂雉的關係呢?首當其衝的就是劉肥,劉肥是劉邦的長子,但是卻是私生子。按照史料的顯示劉肥並不討劉邦的喜歡,甚至是邊緣的存在,但是因為呂雉從小將劉肥撫養長大,雖然想要剷除劉肥,但機緣巧合下還是放過了劉肥。

劉邦和呂雉

從這裡也能看出呂雉不是一味的手段狠辣,有時候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就能罷休。《史記》記載“於是齊王乃上城陽之郡,尊公主為王太后。”可見在劉肥這裡相當於是投誠了呂雉,堅定地站在了呂雉的這一邊。而另外一個可以體現呂雉和諸侯王關係的還有劉濞。劉濞能在歷史上出現主要是因為後來的七國之亂,但在這之前他能坐穩吳王的位置,有著呂雉的支援。史料裡明確表達了劉邦的態度,劉邦在封劉濞之後是很後悔的,甚至告誡了劉濞以後不要造反。

所以在呂雉時期之所以穩定,並且漢惠帝去世之後還能平穩過渡權力,實際上也是因為三方勢力之間的妥協。而且呂雉的這種拉攏並不是在劉邦之後所發生的,也就是說劉邦對這一切心裡很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執意想要改立太子,這也是為什麼說史料往往看到的是結論。比如廢太子就是結論,但原因卻並不是簡單的劉如意更討劉邦的喜歡。

樊噲

從這個角度出發再去看劉邦去世前的所作所為就能理解很多的反常舉動,首先就是改立太子不合乎常規,其次則是安排陳平去殺樊噲,而不是安排將領,其中的深意無非就是要破壞樊噲這個功臣和外戚之間的紐帶,另外陳平是心向呂雉的,更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物。劉邦指派他去殺樊噲,也是想讓二者之間決裂。只可惜劉邦因為去世得早,沒能完成這一步。

呂雉

也就是說呂雉在三方勢力之間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對於諸侯們來說呂雉是他們的恩人,對功臣們來說呂雉是他們的上司,更是賞識他們重用他們的關鍵人物,對諸呂來說呂雉是家族的代表。然而看似鐵桶一般的結構,卻遺漏了一點,那就是呂雉去世之後會是怎麼一番光景?事實上諸呂也是因此垮臺的,當三方勢力的利益被打破了平衡之後,諸呂就保不住了。

首先是劉肥這一邊,對劉肥來說自己這一代人是得到了呂雉的肯定,但是在劉肥去世之後,呂雉針對齊國實行了各種打壓、分化,這也導致了齊國對諸呂的仇恨。到了劉襄、劉章兩兄弟的手裡,事情就開始變化了。同樣吳王劉濞也是在呂雉去世之後,失去了對諸呂的臣服條件,這也相當於諸呂失去了諸侯的支援。另外功臣方面也是一樣,原本是忌憚呂雉的壓力,同時又因為呂雉保障了功臣集團的利益,所以並沒有反抗。但是呂雉一去世,丞相等重要職位也從功臣變成了外戚,徹底侵犯軍功貴族的權力,所以功臣也開始了反抗。

陳平

所以小時候所認為的呂雉是個壞人,是竊取漢朝江山的外戚,這樣的定義並不準確。準確來說呂雉家族是犧牲在了利益的鬥爭之中,至於諸呂反叛不過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具體表現則是諸呂輕而易舉地交出了兵權,若是呂家真的想要反叛,怎麼會將自己的保護傘交給他人?具體的做法應該是陳平策反了本是呂氏集團的審視其,成功騙來了呂家的軍權,隨後在外的軍隊則是被灌嬰帶走去攻打齊國,但事實上二者之間早已經有了協議,所以不過是調兵控制譁變而已。因此呂家的破產和衰敗,是從內部叛變開始的,也無外乎說陳平奸詐了。

陳平

對此陳平自己也有所承認,《陳丞相世家》裡記載“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這是陳平對自己的自述,如果陳平叛諸呂是正義的,則也不會對自己的德行而感到哀嘆了,比起《史記·太史公自序》裡的“呂氏之事,平為本謀,終安宗廟,定社稷。”的評價,對比之強烈可想而知。

上一篇:呂雉一族的衰敗,為什麼呂雉去世,諸呂就被掃蕩?
下一篇:遊戲王:身披牛頭人盔甲的海牛,可以讓所有海洋生物具備貫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