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國家統籌幫窮地助窮人,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從沒忘過幫窮地助窮人。扶貧脫貧更是偉大的歷史功績。

我家在蘇北沿海平原地帶,射陽河北。我小時,除靠近射陽河一里多地方有人居住外,向北是一望無際的荒灘鹼地,十里八里方有幾戶人家。

北有淮河常鬧水患,東有海水三年兩頭倒灌,秋天有颱風大雨,歷史上就是窮縣。

經解放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以蘇北灌溉總渠為界,渠南的五六個鄉鎮,經濟、教育等都好於渠北的十多個鄉鎮。

三四十年前,我所在鄉鎮可以說又是全縣最好的。那也離不開國家支援,外地幫助。大型工程就有建國初人工挑起來的蘇北灌溉總渠,射陽河口建起射陽河閘,東邊海堤加高加固。

蘇北灌溉總渠工地上(1952一1953)

1955年建成的射陽河閘

到1958年,基本形成水利排灌系統。使我們這萬頃荒灘鹼地全部開發旱改水,才有後來的萬頃稻花香。

我家所在這一片(當時6個大隊),在74年前後,省水利廳一次支援30萬元,加上自己動手,搞了農村農田建設樣板工程,形成居民點、水利道路橋涵一體規劃,大多農田條田化。在此帶動下,幾個公社相繼達標準,徹底改變舊面貌。

農田一角

分田到戶40多年,現在居民點雖然不少家平時不住人,但通電通網路通自來水,主要道路硬化到家門口。河有河長,路有護工。過去未有平整的老居住區,在本世紀初全部草改瓦,人上居民點,土地全忘機械平整完畢。水利設施年年整治維護,機電排灌站也都更新,國家又有大量投資。現在農田大多大承包,機械化,也全部是高產田。

今日的機電排灌站

相比較,渠南鄉鎮不窮,渠北鄉鎮一直到幾年前才完全脫貧。省裡多個廳對口幫扶,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面支援,總有個縣委副書記是扶貧單位來人兼的。

具體支援資料我不知道,但主要道路、電站是扶貧的,還有辦學校,搞開發,招商引資,科技扶貧等,總之,渠北不少鄉鎮的發展在多年前就有超過渠南的了,不是省裡統籌幫扶,是不可能達到的。

再說貧困戶,2000年前,就經十多年幫扶,越來越少,幫扶也越來越精準。到後期,機關對口農村,機關幹部下村幫扶到戶,村組幹部落實到人。找原因,找措施,想辦法,按期脫貧,防止返貧。對少數仍有困難的家庭上低保,給以救濟和補助。

沒有社會主義的制度,沒有政府的的統籌,沒有國家對窮地窮人的幫扶,絕沒有我們這沿海農村的巨大變化,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小康生活。

通到家門口的水泥路

上一篇:你們吃過這款粘豆包包子嗎
下一篇:為啥網上買的白酒,發貨地總是在河南?專家:背後有這3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