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道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的建築,道教與中國文化

導語:

產生於中國本土的道教,是以影響廣泛而流傳久遠的先秦道家思想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大約在東漢晚期由四川人張道陵最終創立。張道陵在建立這個新型的宗教時,不僅將先秦的道家思想拿來,尊奉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聃為道教教主和最高天神,還綜合了先秦以來的方仙道和黃老道的內容,將道家講求長生、飛仙,重視神仙、鬼神的觀念全盤接收並加以發揚光大。

張道陵像

道教包羅永珍

在最早出現的天師道、太平道中,除了收納大量中國古已有之的神祇外,自己還創造出一批神靈。其後形成的上清派和靈寶派,又各自為了需要新造了一大堆仙真。這樣一來,道教中的神靈可謂是包羅永珍、新舊雜陳,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眾聖應有盡有。既然這些神靈的來源各異,功能不同,自然互不統屬,紛然無序。

以至於道教顯得頗有些荒誕無稽、來路不正,尤其在與佛教神祇體系嚴整、設定規範的對比後。為了讓歷代創造出的眾多神靈仙真各安其位,道教理論家們建構了一套神仙地理體系,這當然也反映出產自中國的道教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主義色彩。道教追求的是長生成仙,因此這些成仙后的神靈居住的地方名為仙境。這樣的地方當然為人們所豔羨,加上距離人間也並非遙不可及,故“世主莫不甘心焉”。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尋找三神山。

可惜的是,這些三神山遠遠望去如在雲端,及至駛近卻隱入水下,或者將要抵達又為狂風吹離航線。總之,從未有人真正地到達三神山。這可望而不可及的海中三神山,其現實背景是燕齊濱海地區的海市蜃樓。秦漢時,齊地方士紛紛上書託言神怪奇方,甚至有人聲稱夜晚曾見到高達數丈的巨人,引得秦始皇派徐福帶領童男童女尋訪仙人,以求長生之藥。漢武帝甚至自己親自東巡齊地,封禪泰山,希冀藉此在海上遇到仙人。可惜神人並不領情,始終不肯露面。結果神仙終未得見,神山亦屬渺茫。

秦始皇像

隨著道教的發展,神靈的數目不斷增加,海上仙山已遠遠不敷使用。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道教中的高人開始試圖系統地整理這些神仙居住的勝境,並依其等級高低將它們分別安置在天、海、山、地各處。

由於道教吸納了以先秦老莊為代表的清淡無慾的哲學思想,追求恬淡清虛,所以學道成仙之士,亦應當含光藏輝,潛入深山,與世隔絕。只有摒棄人世間的繁雜喧囂,到幽邃的山中修煉,才能

"內守堅固真之真,虛中恬淡自致神"

,方可

"名入上清死靈除"

可見道教是把虛靜恬淡視為修煉黃庭的必要條件,故晉代著名的道士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內篇·金丹》中就強調:

"古之道士,合作神藥,必入名山。"

道士之所以選擇名山,環境清幽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為重要的是,在古人心目中,高山之巔最接近天神所居之地,便於修道之士交通神靈以及成仙飛昇。歷代的高道,不論是為遠離塵囂,還是為尋覓神仙,甚或為合藥煉丹,大多選擇隱居名山這種生活方式。

而當道士們修成仙體的傳聞出現後,他們曾居留過的山脈峰巒就成為人們祭奠、崇拜之地,希冀因此也獲得仙人的福佑。這樣的聖地就被道教納入洞天福地之列。中國俗語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靈)”,即是從此而出。不過,中國道教發展的歷史悠久,造就的高道數量不少,他們所成就的名山仙境自然以千百數計。這許多名山被編號排序,形成十洲三島、大小洞天與七十二福地的地理系統,以示它們與上天的親疏關係。

葛洪像

對神靈進行分類

這種狀況當然不利於道教的傳播與發展。為了改變道教的形象,東晉時,道士陶弘景在茅山修煉期間,專門撰著《真靈位業圖》一書試圖解決道教神祇的雜蕪與無序。《真靈位業圖》將當時道教中各類神靈整合在一起,即有道教各路流派創設的仙真神靈,也有中國歷史上各位聖王,甚至一些歷史上確實存在的思想家也一併作為神靈網羅進去。

對於這樣一個龐雜的神祇隊伍,陶弘景用了七個等級將其分類組織,在這七個主神之下,又分出左、右位,再將若干天神、仙真、地祇、人鬼置於這七個主神的統率之下,從而構成一個等級分明的神仙譜系。這樣一個神仙譜系儘管是人為拼湊出來的,但畢竟使得道教的仙界從此有了秩序,明確了神祇的身份,確定了各自的職能。經過陶弘景的精心安排,道教神靈體系井然有序,我們可以看出道教體系的雜蕪以及典型的中國特色。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天上的神階就是地上人間等級制度的反映。這一神祇體系既然是由生活在門閥士族等級制度盛行的東晉人陶弘景所編制出來的,就不能不反映那個時代的特點。換句話講,陶弘景用以編制神階的模型,就是魏晉南北朝門閥士族等級制度。

陶弘景像

這些品第各有等差的眾多神祇,被有序地安置在特定的地理空間,所謂的神山聖地,以使他們能順利地執掌神職,鈴轄眾生。這些神山聖地大多選擇在地勢高聳、景色秀麗之地,諸如五嶽中的東嶽泰山、中嶽嵩山這些以山勢險峻著稱的山巒。

還有一些地理位置獨特、風光旖旎的山峰,如浙江南部的天台山和湖北北部的武當山也被選為道教聖地。不過,道教聖地中更多的是那些與道教發展有著密切關係的山巒,如四川的青城山、陝西的終南山、江西的龍虎山和江蘇的三茅山等。其中,江西的龍虎山,作為統領南方正一道的中心機構所在地,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理所當然的道教聖地。

在確定這些道教聖地的同時,陶弘景還特別為這些神仙們藉以棲身的地方在道教的仙山體系中,號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由此可見道教聖地的數量之多。

陶弘景像

在數量可觀的道教聖地中,道教徒為敬拜神靈、修真養性,往往建造眾多宮觀。這些道觀中若有著名道人修真,甚至著書立說,其聲名自然與一般宮觀不同。它們與聖山一起成為道教中洞天福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中國道教地理體系。

將長生成仙作為最高目標的道教,自然要求它的信眾離世絕俗進行修煉和祀神,因此早期道士多在山中獨處修行。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宗教儀式的日益繁複,這一做法開始有了變化:先在山林野外,逐漸出現了專供道士進行宗教活動和祀神的處所,這種處所後世通稱“宮觀”。隨後,由於一些道士熱衷於政治活動以及傳教,道觀也出現在城市裡。

當然,隨著宮觀的發展,規範與約束道士言行的戒律也同步建立和完善起來。道教宮觀制度的建立及戒律制度的基本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標誌著道教進入了成熟的階段。據正史記載,最早的道觀是出現在南北朝初期的劉宋時代。

比如,陸修靜就於劉宋大明五年(461)在江西廬山首次建館,這個宮館後來名為“簡寂觀”;南齊高帝蕭道成(479—482)在剡縣專門為褚伯玉立太平館,又在茅山為薛彪之建金陵館、為蔣負芻建宗陽館(或崇陽館)。

不過,道教著作將道觀出現的時間提前到三國吳時。於建業造興國觀,於茅山造景陽觀、都造觀三十九所,度道士八百人。但不管首創於何時,道觀的修建風氣一開,立即流行開來。至南朝梁、陳時代,所建館、觀更多,如梁武帝蕭衍在茅山先為陶弘景立朱陽館,再為許翽玄孫許靈真立嗣真館。後來又為張天師張道陵的十二世孫張裕在虞山(江蘇常熟西北)建招真館。

道觀

同一時期,北朝的道館也不少,北齊文宣帝高洋在《問沙汰釋李詔》中就說過,“館舍盈于山藪,伽藍遍於州郡”,以至於“緇衣之眾,參半於平俗;黃服之徒,數過於正戶”。而我們現在熟知的華山雲臺觀,長安玄都觀、通道觀等在北周時都已是有名道觀了。

道觀並不都是由帝王敕建,更多的實際上是由私人捐資修建。而這些憑藉多種渠道建立起來的道觀,很多都擁有自己的地產,用來作為道士的生活之資。當然,這些地產的來源,或為帝王所賜,或為富室所捐。

比如,《南嶽小錄》中引錄了一段隋人曹憲所撰寫的碑文,裡面就記錄了梁天監二年(503)道士周靜真在修葺衡嶽觀時,梁武帝蕭衍賜給此觀三百戶莊田作為基業的故事。而陶弘景曾在自述中講道,他在茅山的道館,擁有田產十餘頃,耕種者則是隱居在館中的門人。除了田產外,有些帝王還常常賜給道觀力役和館戶使用,陶弘景在離開京城建康返回茅山時,南齊的宜都王除了贈送他裘皮和寶鏡之外,還送給他役使的山吏數人,而武陵王等人也同時派人役幫著陶氏經紀道觀的財產。

作為正式的宗教場所,道觀的建築樣式與營造格局當然就比非正式的漢、靖、廬有了更完善的形式。為此,道教中有專門的道觀營造法式——《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一《置觀品》。在這本書中,詳細記載了營造道館的各種規定。在此我們稍贅幾句,可以對道觀的形式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清遠道觀

道教的建築

從原則上講,道觀是洞天福地的替身,因此道觀的修建是仿照天宮中神仙們所居住的殿堂營造的,“法彼上天,置茲靈觀”。只是天上的三清上境或十洲五嶽等名山洞天的仙人住處,(《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一《置觀品》)而人世間的道觀卻只能是人力所為。

不過,既然道館是師法上天仙居,在營造上就不能沒有規矩:“既為福地,即是仙居,佈設方所,各有規制。”在道教典籍中,規定了有六種建築需要帝王捐資營建,或宰臣修創,用以度道士、女冠住持供養,這就是:一者山門,二者城郭,三者宮掖,四者村落,五者孤迥,六者依人。而對於道觀中的其他建築,這裡也有講究,把道士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和生活場所都一一作了安排。

不過,這些殿堂樓閣不要求一時皆備,而是“在時修建,大小寬窄,壯麗質樸,各任力所營”。總算是可以通融,否則窮鄉僻壤之地如何有財力修建道觀呢。

道觀

道觀中的主持者也叫住持,即“久住護持”的意思。不過,我們一般將道士尊稱為“道長”。另有一些雅稱,比如“高功”用以稱呼那些比較熟悉經書的道士。但文獻中更常用的稱呼是“黃冠”“羽客”,前一種稱呼是因為早期的太平道崇尚黃色,以至於後來的道士多著黃色巾冠;後一種稱呼則源於道士們追求羽化飛天修行的最高目標。對於修行的女道士,人們一般就簡單地尊為“女冠”,或俗稱“道姑”。

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現實主義影響,道教主張“重人貴生”的理念,鼓勵信徒經營自己的世俗生活,採取積極入世的態度。因此,與佛教崇尚遁入空門、遠離俗世不同,道教並不主張信徒脫離社會、斷絕社會關係。只是道教中不同的流派對入世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全真道主張煉丹飛仙、遵守戒律,不能結婚、不食葷腥,故需要修建宮觀作為信徒修行的場所;而天師道以“祛魔”“祈福”為目標,信徒不僅可以結婚,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且還積極參與主持世俗各種婚喪禮儀,故雖建有宮觀,但只不過是信徒敬拜神祇之所。

在中國各地鄉村,還有一種名為“火居道士”的修行者,他們平時在家有自己的生計,日常起居亦與普通人無異,只有在鄉村舉行各種婚喪儀禮時,他們主持祭拜神靈,為主家禳禍祈福。因而雖然他們並無道觀可居,但在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道觀

結語:

遍佈神州的道人棲息地,他的分佈與形成都與道教發展的歷程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要從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裡面,來體現我們道教的起源與興盛,在這之中我們也能透過我國的這一個本土宗教來看它們對我們生活和精神的影響。

上一篇:90後女主,堅持每日一收拾,入住5年的家依然乾乾淨淨,太治癒了
下一篇:廣州“知名”釘子戶,索要高昂賠償未果,佔據道路,成了路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