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紅薯到底是怎麼儲存的?為什麼紅薯不能直接放在冰箱裡儲存才好呢?

我看了幾個穿越類的小說,把我給笑的啊。

主人公在開金手指,解決古人的吃飯問題時,都把紅薯的推廣做為最重要的手段。這是正確的,紅薯的高產、易於種植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90後、00後的作者們因為遠離農村,明顯的對紅薯的儲存方法不瞭解。

他們在小說裡,無一例外的說紅薯美味,可以曬成紅薯條當零食吃,也可以拿籠蒸,拿火烤,拿油炸了當主食。

然後主人公就會遺憾的說,紅薯不挑地,高產是好的,就是不易儲存,所以還是得發展糜子、麥子的種植。

雖然小說是爽文,但是看到對紅薯的這些錯誤的描述,我就爽不起來。很明顯,作者不知道紅薯是怎麼吃的,更不知道紅薯可以曬成紅薯幹,像麥子一樣長久的儲存。

父輩時,農家人眼裡,紅薯是比麥子、糜子更重要的作物。直到現在父親和我閒聊時還總是說,老百姓有口紅薯活命就不錯了。然後,父親就會大講58年吃榆樹皮、棗樹葉的歷史。

我小時候,紅薯已經吃的很少了。每年霜降節氣後,紅薯葉子枯萎,停止生長,就該收紅薯了。

農村有兩個農忙季節,一個是收麥子,另一個就是收紅薯。收紅薯,和收麥一樣是要全家齊上陣的。

不會幹活的小孩子,就挎個竹籃子,到處跑著摘幹了的紅薯葉子。然後存起來,到冬天做紅薯葉子湯麵條。

女人力氣小,就打下手。拿著鐮刀割掉紅薯秧子,再把秧子拉到一邊去,堆成一堆。

男人拿著三齒耙子,因為怕刨爛了紅薯,就小心用眼睛看著紅薯根的形狀,推斷出紅薯長的位置。再拿耙子去刨紅薯,儘量不把紅薯刨爛。否則,紅薯會從傷口處流出白色的津液,減少澱粉的含量。而且傷口處還很容易因為沒有紅薯皮的保護,而被細菌侵蝕導致腐爛。

到下午,該回家了。板車底上墊一層厚厚的紅薯秧子,以防硌壞了紅薯,把綁紮好的紅薯放上去,然後在紅薯的上面放上所有的紅薯秧子,用繩子綁結實就回家了。

紅薯渾身都是寶,不容浪費分毫。甚至紅薯秧子都要曬乾了,餵羊餵豬。

農家會計算好一冬天,人和家畜要吃多少紅薯,以及來年育苗的紅薯。這些紅薯,是要放入地窖保鮮、防凍的。

剩下的紅薯,一部分要做粉條。

就要磨碎了,用布濾出澱粉,剩下的渣子給豬做飼料。粉條是要經冷凍才行的,所以一直到了冬天,才用澱粉製作粉條。

其餘的紅薯,就必須曬成幹,長久儲存的。

切紅薯的刀具,是農家自制的。

弄一塊鐮刀那麼厚,20公分左右長,3公分左右寬的刀片。再弄一塊不到1。5米長,20多公分寬的木板。

把模板一端掏一個10幾公分長,3公分左右寬的橫著的口子,把刀片釘上去。刀的刃口,與下面木板的縫隙留出合適的寬度,就是紅薯乾的厚度。

把板車上圍上草笘子,笘子裡面放紅薯,長條板凳,兩籃子去田裡。

一個人把板凳放好,一頭固定好刀具,在下面放個籃子。就拿著紅薯順著刀具推,紅薯擦過刀具的刃口時,就會有一片紅薯幹掉籃子裡。一個籃子盛滿了,就被另外一個人拿走均勻的散到田裡曬,等散完了走回去另一籃子正好又盛滿。

到第二天,紅薯幹朝上的的一面幾乎曬乾了。背陽的一面卻還軟著,需要一塊一塊的翻過來,好曬的均勻一些。

最怕就是碰到下雨天,因為紅薯含糖量高,被雨淋了很容易發黴。所以要拼命似的把紅薯幹撿起來拉到家裡,很辛苦。

紅薯幹雖然曬制很麻煩,但是曬的乾透以後,放在陶製的缸裡,可以和麥子一樣長久的儲存。事實上,紅薯幹也是被農家當麥子,玉米一樣使用的。

到了冬天,紅薯是吃的最多的。

我家裡有豬,有牛,都要用紅薯上膘。每天媽媽都要煮一大鐵鍋紅薯,人挑幾個大的吃,其餘的就餵豬喂牛。因為牛要反芻,吃了熟的紅薯會堵住消化道,所以不能吃熟紅薯。

媽媽每天都必須用木杵搗碎紅薯,再摻上玉米麵,麩子,餵給豬和牛。

紅薯幹因為因為成了幹,所以比紅薯的用途大很多。

紅薯幹除了磨成麵粉,做饅頭,麵條,窩窩頭。如果吃不完,還能釀成醋,醬油,酒,作用和麥子、玉米等幾乎是一樣的,並無二致。

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每年仍然都是要吃粗糧的。但是沒有吃過純紅薯面做的飯,因為父母怕人笑話。

交完公糧,麥子就不夠吃了。到了農閒時,媽媽就用玉米麵、麥面、紅薯面混在一起做稀飯,麵條,饃。

有一次,記不清是為什麼,哥哥和我鬧著要吃紅薯麵條。媽媽就用純紅薯面做了麵條,黑紅色的麵條用筷子一碰就斷,用鹹湯煮過一點也不好吃。至於純紅薯面蒸的饃,我也吃過。外皮黑的發亮,吃起來甜甜的,很澀。

紅薯現在成了美食,粗糧的形象蕩然無存。既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不過我還是很懷念童年時光,懷念紅薯的味道,我真的覺得很快樂。

(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路。)

上一篇:【微旅遊】在杭州,我們在這裡遇見了
下一篇:【星辰大海·星辰大海】《張衡渾儀註》之天的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