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謀生之道》:一個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謀生之道

謀生之道熱愛消弭牽掛

如果你仔細觀察,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假設你很認真在追尋上帝,追求和平,你真的關心這件事。你的意識和潛意識都在做這件事——追求幸福、追尋實相、希望自己活得正當、活得清楚、活得美。但是你不能不謀生,因為,自己一個人活著這一回事是沒有的——換句話說,人都要活在關係裡面。

你關心和平,但是你平常的工作卻一直干擾你這種心情,所以你就抗拒工作。你說“我希望有比較多的時間思考、打坐、練小提琴”等等。你一這樣想,你只要這樣抗拒,就是浪費力氣,浪費力氣就會使心遲鈍。但是,如果你瞭解有很多事情都不能不做——寫信、談話、清理牛糞,什麼事都有——因而並不抗拒,你只說:“我必須做這件事。”這樣的話,你就做得心甘情願、不煩悶。只要不抗拒,事情一做完,你會覺得自己心裡很平靜。

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我們心靈深處關切的是安寧,所以我們就開始安寧。這樣,行為和你追尋的實相之間就沒有分裂。行為也許是照本宣科、也許是例行公事、也許了無趣味,但是,心一旦不再抗拒,一旦不再因抗拒而遲鈍,那麼,兩者就相容了。在寧靜和行為間製造分裂的就是抗拒。抗拒從

心念

出發,抗拒無法使我們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解放我們,抗拒工作則不可能。

所以,要緊的是要了解:凡是抗拒、怪罪、責備、逃避都會使心遲鈍。不抗拒、不責備、不怪罪,心就不遲鈍,就活潑有力。

抗拒只不過是一種孤絕。一個人如果意識或潛意識裡一直在使自己孤絕,那麼,他的抗拒就會使他的心遲鈍。

問:你說如果心有牽掛,就接收不到真理或上帝。但是,如果我不牽掛工作,如何謀生?你以演講為謀生之道,難道你不牽掛你的演講嗎?

克:上帝禁止我牽掛我的演講!我不牽掛我的演講,演講也不是我的謀生之道。如果我有所牽掛,那麼心念和心念之間就不會中斷,就不會有那樣的寂靜,讓我看見新的東西。否則如果是這樣,我的演講就會非常無聊。我不想讓自己的演講無聊,所以我不靠回憶演講。這是另外一回事。沒有關係,我們下一次再談這一點。

剛剛你問說,如果你不牽掛工作,又如何謀生。你真的牽掛工作嗎?請你聽好。

如果你真的牽掛工作,那麼,事實上你並不愛你的工作。你瞭解這其中的差異嗎?

如果我愛自己的所作所為,我就不會牽掛它,因為我的工作和我是不分的。我們大部分人並不愛自己做的事情。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牽掛謀生這一回事。我想這其中是有差別的。

假設你真心地探討一下,那麼,如果我一直接受野心的驅使,一直想在工作中達成某種目標,成為什麼人物,有所成就。那麼,我又怎麼會熱愛我做的事情?藝術家如果只關心名聲是否偉大、總愛和人比較、野心是否順遂,就不再是藝術家了。他和別人沒有兩樣,只是技師而已。這就表示說——真的熱愛一件事情,就必須完全沒有野心,完全沒有博得社會承認的慾望。我們所受的訓練,所受的教育都沒有教我們這樣,但我們必須符合社會或家庭教我們的俗套。

因為我的家族以前有人是醫生、律師、工程師,所以我也應該是醫生、律師、工程師。因為社會這樣

要求。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對事物本身失去了愛,甚至連我們是否真的熱愛過事物,我都懷疑。你如果熱愛一件事情,就不會牽掛它,我們的心就不會縱容我們去追求什麼事情,去爭取比別人強了。這時一切的比較、競爭、成功的追求、慾望的滿足就全部止息。勃勃的野心才會牽掛事情。

同理,牽掛上帝、牽掛真理,都找不到上帝、找不到真理。因為我們的心牽掛的,事實上是它早就知道的事情。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知道那無可測度者,你知道的其實是過去事物的結果,所以就不是那無可測度者。實相無可測度,所以也無可牽掛。實相有的只是寂靜,只是不動的空。只有這樣,那無可預知者才會顯現。

摘自——《謀生之道》克里希那穆提著

上一篇:同是有一段跨國婚姻,她和龔琳娜的人生走向完全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走
下一篇:專訪| yoyo王伊芳:從名媛到女神,她的蛻變讓人大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