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知否》中的孫秀才,12歲就中了秀才,為什麼有頭有臉願意低嫁女兒

在趙麗穎主演的電視劇《知否》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盛明蘭(趙麗穎飾)跟隨祖母回到宥陽老家,家中淑蘭姐姐的夫君極其不堪,孫女婿12歲就中了秀才,雖然他家中貧寒,盛家還是將女兒嫁了過去,並且陪了豐厚的嫁妝。

孫秀才婚後不思進取,整日飲酒作樂,並且將“

有辱斯文

”掛在嘴邊,他的母親更是以兒子為榮,傲氣十足。

就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有頭有臉的盛家,願意低嫁女兒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孫秀才12歲就有所名聲,盛家指望他再接再厲中舉子,最後平步青雲入朝為官。

可惜應了那句話“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孫秀才驕傲自滿,將大好前程葬送,欺負淑蘭面軟好說話,最後雞飛蛋打。

可是,為什麼中了秀才就被“高看一眼”呢?‍‍

其實在古代“秀才”有很多含義,具體主要有優秀的人才、舉士名目、學生泛稱等。

在宋朝,凡是應舉人都稱為“秀才”,也就是說參加州試的讀書人被尊稱為秀才,考上後為舉人,所以宋代不把秀才當做考試的一關,秀才不需要考取的。

明清時期稱入府州縣學的

生員

為秀才,大體上就是透過最低一級的考試,稱為“秀才”。

這樣看上去,“秀才”好像沒什麼值得驕傲的,其實並不然。

以清朝為例,在清朝時期,通過了“童試”的考生稱為秀才,清朝大概260多年曆史,約莫3、4億人左右,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

雖然是最低階的考試,競爭是很大的,在古代能夠十年寒窗也是需要經濟的支撐的,大多數人根本沒機會讀書。

既然秀才沒有官職,為何還能備受青睞呢?

在一些需要考秀才的朝代,讀書人需要讀完《聲律啟蒙》、《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論語》、《中庸》、《大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書籍之後,才能考秀才。

有很多讀書人窮盡一生,也未必能全部讀透,考秀才自然也只是痴人說夢。

除了“難考”之外,秀才還有很多

特權

使用奴婢。

其實,受古裝劇困擾,不少人以為只要是有錢的人家,都可以買一些奴僕,其實普通人家就算有錢也沒有使用奴僕的權利,但是秀才有使用奴婢的特權。

免徭役。

在古代,徭役非常繁重,尤其是交公糧,很多農民家庭繳納了公糧之後,生活就難以為繼,古裝劇也常見一些種田人家賣兒賣女,若是考中秀才,家裡就能免除徭役,可以說日子一下子就奔小康了。

戴方巾著長靴

。在我國古代,衣著打扮也有等級之分,除了宮廷貴族以及高官勳爵,平民的穿著是不能穿戴盤領長衫的,但是秀才可以頭上戴方巾,也能穿長的靴子,從衣著上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當其他人看到秀才打扮的人,也會禮讓三分。

見官無需跪拜。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老百姓見到官老爺需要下跪,就連看到衙役也誠惶誠恐,可是秀才有見到當官的人無需跪拜的特權,就連衙役也會收斂態度,對其客氣一些。

免除刑罰。

刑法自古皆有,影視劇中經常出現動輒幾十大板的處罰,雖然古代有“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的說法,但是秀才犯罪不能隨意審問,更不能隨意用刑,除非先取消了“秀才功名”,才能處罰判刑,而取消秀才功名則需要官府去省找

學政

,過程也是相當麻煩的,最後只要拿錢贖罪就行。

遞貼面官。

若是家中有事,或者有什麼需要,普通人家是很難見到當官的人的,但是秀才可以給衙門遞上二指寬的“

治生帖

”,有了治生帖就能見到官差,最不濟也要回帖子,日常辦事就會方便很多。

罵大街。《喻世明言》

中有句:天下只有三張嘴極是厲害,秀才口罵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傳遍四方。其中

“秀才口罵遍四方”

其實也並非秀才有罵人的權利,而是在古代罵人與回罵都要捱打,但是秀才則只需要繳納七釐五毫銀即可。

秀才這麼吃香,那麼在現代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其實“秀才”只是拿到一種稱號,有了官方認證的“讀書人”身份(不同朝代有差異,這裡說的是模糊概念),也有的朝代是拿到了秀才的身份就有了“考大學”的權利。

同比現代教育系統,有學位的是本科(學士)、研究生(碩士博士),那麼也就是說

秀才相當於普通本科。

如果秀才考上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同比現代考試的話,

舉人相當於“公務員”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概念是“進士”,殿試後透過的為進士,進士一甲前三名分別是常見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古代,進士於普通人而言就是傳說,相當於現在普通人眼中的“博士”。

進士上任一般“縣令”起步,影視劇中經常出現書生才高八斗,但是囊中羞澀,只能借宿在寺廟而不得趕考的橋段,其實在古代若是真有才高八斗的窮書生,一定會有人贈送盤纏的。

《紅樓夢》

中,賈雨村中秋受甄士隱邀請賞月,即興作詩:“

時逢十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

甄士隱覺得他絕非久居人下之人,於是贈送了盤纏和衣服,並且表示自己早就有了贈送銀兩的想法,只是怕賈雨村清高不收,於是遲遲沒有開口。

由此可見,有才華的人根本不卻資助者出現,一旦押對寶,以後對自己也是大有裨益的。

讀書不為“秀”才

隨著時間推移,如今“秀才”一詞也常常出現,類似

“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等俗語還在流傳,而秀才成了對有才之人的雅稱。

其實不管是秀才還是如今的大學生,讀書都是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道路,不問功名者甚少,在不同的考試標準下,會有不同的有才之人,如今的博士在古代不一定能成狀元,而古代的狀元也不見得就能考上985。

讀書是出路,但人生出路並非只有讀書,而提高自己的修養與內涵,讀書一定是最好的一條路。

喜歡本文的話,點贊三秒鐘鼓勵一下吧!

上一篇:曾經的那英,如今的她,素顏和朋友聚餐時,竟然被偷拍了,太可怕了
下一篇:一個女人,從一個女人的名號裡,透露出了男人對女人的真心,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