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讀後感

孔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我更喜歡王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如果用單元思維去看待事物和人性就會進入極端狀態;我們需要根據環境及條件的變化來看待人和事物,才是尊重靜之理和動之態。

每個人既可以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只不過在不同的條件和環境下顯露出來的面不一樣而已。

就像公安局和派出所門口,很少有小偷和治安案件發生,更少有搶劫的事件,因為每個人看到“公安”兩個字就知道,不能打架,不能搶東西,心理上就會有一種提示。而搶東西大都是發生在偏僻人少的黑巷子裡,這個時候受環境的影響,自己的良心佔劣勢,激發了內心的魔鬼而更容易做出違背良知的惡意的事情。

人性可以說是不善也不惡,具有兩面性,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之分,隨著時間遷移,好人、壞人也是會互相轉換的。

不同的事情會有不同的表現,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所以好壞都是相對。

對於企業中的員工更難用好壞去區分,只能透過其行為是否符合企業當下需求,是否符合企業發展需求來評定。

要做評定就需要企業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包含制度和流程,價值觀等,有了這種標準就能區分和篩選出我們需要的人,適合的人,而不是好人或者壞人去判斷。

我們只負責給所有人一個向上的環境,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去制定必要的規則,而不是制定一堆冰冷的制度。

無善惡分別的規則可以激發善良而遏制魔鬼。而冰冷的制度一開始就讓所有人成為制度對面的“假想壞人”,所有人的工作可能只是為了躲避制度,洗刷“壞人”的標籤,而不是成為更好的人!

其實,制度可以讓人變“好”,當然也可能讓人變“壞”,核心是看制度激發了人的內心哪一方面。本著人無善惡的觀念,不帶有色眼鏡去看待任何一個人,對待任何一個人,也許我們就能發掘更多適合企業的“好人”。

上一篇:【週末特惠】10月22日,《思考,快與慢》《成長,從來都是你的事》
下一篇:大翼凌雲202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