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場內場外——讀《生意場》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上海人馮桂林辭去國營服裝廠廠長的職務,跨入生意場內。浮沉三十餘載,已是成功者的他選擇走出場內,以場外人馮桂林的視角回望場內人的馮先生,致力將經商經歷付諸筆端,記錄時代鉅變下的種種世情。這正是寫作的魅力所在——只有在一次次回望和反顧中,對於自身過往和所處時代的認識才會更為真切廣闊,不斷加深對自我、他人及當下的理解,文學的開放性和生命性也由此被拓展開來。

《生意場》由六個中短篇結構而成,也可以視為六個篇章,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場內人馮先生近乎傳奇的經商故事。基於從商所積累的理性與自身文學修養,馮桂林的筆觸平實且精準,細緻入微地講述了一個個曲折的故事,記錄剖析利慾橫流之下的人心叵測和世事無常,從場外人的全知視角去描摹場內人所經歷的世情人心。

“1989年1月5日,我獨自一人來到珠海,我沒有帶任何行李,也沒有帶替換衣服”——小說開頭簡潔而富於故事感,僅寥寥幾筆,其實不難揣摩到一位青年在面對人生與時代轉折點時,要邁出步伐的堅定、果決。敘說者知道也確信著,“我”是堅定的,因為“我不相信在那個世界裡我不能生存”;但緊接著,“我”又丟擲了一個問題,新世界裡“等待我的將是什麼呢?”這個問題貫穿整部小說集,在其驅動下,“我”義無反顧地邁入了險象環生的生意場。末篇《發小》,最終隱約給出了這問題一個迴應。《發小》講述了“我”與發小們從童年至中年的故事,在不同時代的更迭碰撞中,原本互相扶持的朋友漸行漸遠,為錢財而反目,甚至連唯一和“我”沒有生意和經濟往來的發小,也藉著醉酒話裡話外罵“我”不給朋友錢。已是場外人的馮桂林藉著場內人的“我”發出感嘆:“我們就像乘上了時代的過山車,被時勢裹挾,身不由己,隨波逐流。”

這似乎回答了《偷渡者》中的疑問——“等待著我的是什麼?”但“我”對這份答案又持自疑,“不知道當年的童話世界和如今的現實實際,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人生”。與此同時,這份自疑還指向開篇中的那份堅定:“我”相信自己能在新世界裡生存下來,也的確生存下來了,但生存之後,還有什麼?物質文明的背後,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幾何?就此而言,這不僅是場內人馮先生的自我懷疑,也是場外人馮桂林拋給時代的問題,更是一代人的問題與境遇。

儘管會有迷茫與困惑,小說主基調仍是堅定而有力的。馮桂林的寫作自帶一份厚重的真實感。他並不追求寓言化的表達,而是以大量真實細節將故事填滿,呈現出一種粗糲的現實感。這不僅源於他跌宕起伏的從商生涯,更源於他對自我和現實的忠誠。在他筆下,場內人“我”是真正的生意場上的在場者與參與者,同樣處於時代碰撞擠壓的縫隙中,即便有身不由己的時刻,“我”也掙扎著掌好船舵,迎風而行。我們看到,衝擊之下並非只有破滅,個人命運仍有可能因性格和選擇呈現不同走向。

當然,即便是“非虛構”,小說也無法一比一還原現實與時代。但這部充斥著大量回憶與記錄的小說,在某種程度上,客觀呈現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部分國人在中國進入全球化之後的不同際遇和精神面貌,我們從中或可窺見時代之側影。

正如馮桂林在後記中所說,“即使是虛構,也一定是會發生的真實”,《生意場》的確做到了。(譚凱勻)

上一篇:剛買的芹菜直接扔,就為和PRADA合個影?
下一篇:華為上線二手機業務保時捷版本在列,榮耀60開始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