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教育】孩子不學習?這種自我防衛方法能幫你提高孩子學習能力

“只要努力就能做到 ”,我相信有很多家長在面對自己不學習的孩子會有這種觀點吧。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孩子的言行背後存在著心理上的衝突。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了一種能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親子學習方法。

隱藏在“完全不學習”中的自我防衛心理

“明明做了就能做好的,為什麼不好好做呢?”

我相信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這種狀況感到過沮喪。這有很多原因。例如,我們認為只要他們努力就能做到,但他們卻認為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所以導致沒有積極性。動機分為四類:ARCS(注意力、重要性、信心和滿足感),而這種情況是信心缺乏的一種表現。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似乎需要透過給他們提供成功體驗來培養他們的信心。

然而,有些情況下,即使有信心,認為自己可以做到,但有一種神秘的心理機制使他們無法獲得動力。

●為了自我防衛而“自我障礙”

從小時候開始就很聰明,被大家寄予厚望。爺爺、奶奶和學校的老師都說“那個孩子真聰明”。父母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然後,為了考試去了各種補習班。雖然一開始很順利,但漸漸地成績就不好了。於是,孩子會開始懷疑:“學習有什麼用?”然後一個勁地看電視、漫畫和玩遊戲。那樣的話成績會越來越差。即使有時想取得好成績,但是怎麼也提不起幹勁。

“是在說我們家嗎?”應該有很多人會這麼想。這個明顯的現實逃避是“自我障礙”。如果孩子是這種狀態的話,應該怎麼處理呢?這種時候,傳達學習的意義,讓他考慮將來的夢想和更接近自己的目標,效果也不大。逃避現實的理由並不是“不知道學習有什麼用”。因為,如果對沒用的東西沒有幹勁的話,對電視、漫畫、遊戲也不會有幹勁。

或許是因為沒有學習結束後的滿足感吧。根據我的經驗,孩子們在解開問題的時候會露出非常高興的表情。如果原本就不擅長學習的孩子,就不會有這樣的樂趣了。所以也許給他們一個難度適合的課題就好了。但是,這次主題的是“能做但不願意做的孩子”,所以稍微有點不同。

這種時候需要懷疑的是,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而做出防衛反應的“自我障礙”。即使成績不好,也要留下“自己沒有學習,所以只有這個成績,其實很聰明”這樣的藉口,以此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麻煩的是,很多孩子自己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 “自我障礙”。也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所以,成績會一降再降,即使稍加學習,也無法恢復。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時候的孩子會處於一種快樂的狀態,因為可以保持自己的驕傲,而不需要努力學習。但是,如果永遠保持這種 “我只是還沒有認真 ”的態度,長大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到了30多歲或40多歲的時候,思想還和當時一樣,要保持快樂就有點困難了。如果有“自我障礙”的孩子的話,需要家長能儘早改變他們的想法。

誇獎的時候要關注行動,而不是結果。

●不讓孩子陷入“自我障礙”的培育方法

另外,我們補習班講師和父母等處於引導孩子立場的人,還有一點必須要意識到。倒不如說,接下來才是正題。

無意識地對自己的能力進行了剎車。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產生了真心不想失敗的心情,不知什麼時候變得不能認真起來。是非常恐怖的狀態。孩子是否容易陷入這種“自我障礙”, 取決於他們的心態。

如果總是被誇張“頭腦好”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必須要表現出聰明的一面。你覺得最能表現“聰明”的情況是什麼?那就是沒有努力卻取得了好成績的時候。相反,被認為“頭腦不好”的情況是努力了卻沒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也就是說,讓孩子覺得自己必須要表現出聰明的一面,是導致孩子陷入“自我障礙”的原因。

另一方面,如果是 “努力”被重視,而不是 “聰明”,那麼即使暫時沒有成績也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努力踩剎車。換句話說,具有決定論的、以證明為基礎的心態的孩子更有可能陷入“自我障礙”,而具有以成長為基礎的、以掌握為目的的心態的孩子則不太可能陷入“自我障礙”。

所以,與其讚美孩子的天賦和能力,如 “你真聰明”,不如讚美行動,如 “你幹得不錯”。傳遞的資訊應該是:“我在關注你的努力,”以及 “我很高興你如此努力”。

另外,家長儘量不要為孩子平時的好成績或壞成績過於高興或悲傷。當你表揚孩子的考試成績時,要把它與準備考試時採取的行動聯絡起來,並更加關注行動。

●比起成果更注重行動

●比起天賦更注重努力

請一定要把這兩個原則作為培育孩子的基礎。

上一篇:孩子吸吮手指、咬指甲和摳鼻子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篇:【家長必讀】為什麼現在不能孩子好好學習?因為你沒有弄明白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