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這麼有身份的人,祭祀的時候居然還用不乾淨的貢品。

【春秋】

桓公十四年

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無冰。

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

秋,八月壬申,御廩災。乙亥,嘗。

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

公元前698年,周桓王22年,魯桓公14年。

春,正月,公會鄭伯於曹。

這一年天氣異常。人間也亂。國際上各國家陣營分裂,不同的國家組成聯盟,彼此對抗。宋國因為貪圖賄賂立鄭厲公為君,鄭厲公不堪忍受宋國的屢次索要賄賂,拒絕宋國的貪婪要求。至此,鄭國和魯國結成聯盟,宋國和齊國、衛國、蔡國、陳國結成協約國討伐鄭魯兩國。正月,魯桓公和鄭厲公在曹地會面加強同盟關係並商討對策。

無冰。

“無冰”,沒有結冰,在天氣嚴寒的北方正月,沒有結冰,那是很罕見的,天氣異常,沒有道理。魯桓公,一個弒殺哥哥的人,鄭厲公,一個趕走哥哥的人,兩個沒有道理的人走到了一起,結成了同盟。人間也沒有道理,冰冷的正月居然無冰,天氣異常,人間也異常。所以,此篇開篇沒有以“王”開始,這是王道的精神的沒落,因此人間缺乏王道。

夏,五,鄭伯使其弟語來盟。

夏天五月,鄭厲公委派弟弟再次到魯國結盟,相續友好。“夏五”,夏天五月的意思。秦朝時候焚書坑儒,很多民間書籍被焚燒了,漢朝後,儒學復興,《春秋》是靠孔子弟子口口相傳留下來的,“夏五”是口誤,後世記錄也用存疑的方法如實記錄老師們的口誤。

秋,八月壬申,御廩災。乙亥,嘗。

大火

這一年的亂,還表現在宮廷的管理上,八月要舉行秋季祭祀,“嘗”,秋天祭祀的名稱。八月十五(壬申),御廩有火災,御廩,宮廷用於專門存放祭祀穀物的倉庫。天子諸侯沒有具體瑣事要做,兵戰與祭祀是君王要親自過問的事情,專門存放祭祀用品的倉庫發生火災,那一定是管理上的紕漏和疏忽造成的。八月十八日(乙亥),僅僅大火後三天就舉行了祭祀。

祭祀,是頭等大事,是對信仰的恭敬。天子一定要親自闢一塊田地耕種,來供用祭祀的糧食,王后一定要親自養蠶,來供用祭祀所穿的衣服,收上來的糧食儲存到三宮倉庫後,王后一定親自舂米,乾乾淨淨的儲存到御廩,一定需要二十日的工序時。所以八月十五發生火災,八月十八日就舉行祭祀,一定用的是發生火災後的糧食。

孔子說,祭祀神的時候,就好像神在面前,祭祀祖先的時候,就好像祖先在面前(《論語》:“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國君和王后親自種糧舂米養蠶織布,就是要心存恭敬之心,用火災後剩下來的糧食來祭祀祖先,那一定是心中沒有恭敬之心了,沒有恭敬之心的祭祀,還不如不祭祀。

正常的事情不記錄,《春秋》記錄平常而尋常的祭祀,就是要譏諷魯桓公內心對祖先已經沒有了恭敬,對神祗失去了敬畏。當內心沒有了恭敬,精神的信仰缺失了敬畏,其行為一定失去常規所遵循的道理,災難也一定會發生。這也是平常人所說的因果報應。

祭品

冬,十有二月丁巳,齊侯祿父卒

十二月十二日(丁巳),齊僖公姜祿父去世。天王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祿。齊僖公去世,記錄其為“齊侯祿父卒”,正常書寫應該是“齊侯祿父薨”,孔子借《春秋》把魯國作為王者來看待述說治世的理想,魯國國君是君王,其他諸侯則是大夫級別的,所以齊僖公用“卒”來對待。

“宋人以齊人、蔡人、衛人、陳人伐鄭”

宋國驅使齊蔡衛陳四國的軍隊來討伐鄭國,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這四個國家把軍隊和百姓交給宋國率領進行不義之戰,這是不應該的,驅使百姓作戰送死,是不合正道的。

鄭國不予抵抗,大敗,竟然惹出君臣反目,女兒合謀父親殺死丈夫的狗血亂事,且待來年故事。

上一篇:《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罵紀曉嵐,反被紀曉嵐罵成狗
下一篇:鎮魂街325:戰國四將被玄馬迷暈,天罡龍棋將空降靈域,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