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科學家發現了最完美的形狀,宇宙本身是最完美的形狀| 科學趣聞

如果我們問一箇中國小孩:“你知道的著名天文學家都有誰?”答案可能少不了張衡(公元78年-139年)。如果在全球範圍內問這個問題,排名第一的則多半是哥白尼(公元1473-1543年)。他的不朽名著《天體執行論》,為人類揭示了“日心說”的真諦,掀起了一場“哥白尼革命”。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還有一個比日心說更難突破的觀念,即便是哥白尼也沒能再進一步。這就是行星的橢圓軌道。

從正圓到橢圓

對偏愛幾何學的古希臘人來說,圓是最完美的形狀。和它同樣完美的,還有宇宙本身。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古希臘先哲們認為,日月是圓的,大地是圓的,星辰的軌道當然也是完美的圓形。托勒密(約公元90年-168年)的地心說體系,把圓軌道的幾何發展到了極致。他用幾十個小圓套大圓的方法,相當準確地計算出了行星的運動軌跡。1400多年後,哥白尼橫空出世,提出了驚世駭俗的日心說,但他依然沿用圓軌道來描述行星運動,這使得計算仍然比較繁瑣。

最先突破圓軌道桎梏的,是一對黃金搭檔——開普勒(1571-1630)和第谷(1546-1601)。第谷是那個時代最勤奮、最精確的觀星者。他孜孜不倦地觀測了20年,積累了大量日、月和行星運動資料,準確性幾乎達到了肉眼觀測的極限。開普勒根據老師第谷的資料,發現無論是托勒密還是哥白尼體系都無法精確給出行星的位置。火星的資料最多,偏差很明顯。他為此花費了8年的心血,終於發現,

只要拋棄圓軌道,讓行星以變化的速度沿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動,就可以完美地解釋火星的資料。

在此基礎上,他得到了開普勒第一定律:“行星圍繞太陽沿橢圓形軌道運動,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橢圓運動可以完美地預言和解釋經驗事實,而且也遠比托勒密或哥白尼體系簡單,所以人們稱開普勒為“天空立法者”。

從橢圓到近圓

開普勒發現了橢圓軌道,不過當時並沒有人能給出解釋,直到牛頓時代才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計算出,兩個天體組成的系統,它們繞質心執行的軌道只可能有三種情況:橢圓、拋物線、雙曲線,其中圓軌道是橢圓軌道的一種特例。

在太陽系這樣的系統中,行星軌道是難以維持圓形的。圓軌道要求行星的公轉速率保持恆定,如果太陽系只有一顆行星,這個條件不難滿足。但事實上行星不止一顆,它們相互之間也有引力擾動,會直接影響軌道的形狀。以火星為例,就算它的初始軌道是正圓,但每當它和木星繞到太陽的同一側時,木星引力就會“拉”它一把,使它變速。很快,火星軌道就會偏離正圓,最終變成一個基本穩定的橢圓。

有意思的是,行星軌道也不會是非常扁的橢圓,而是更接近於正圓。這也許可以看作是一種“自然選擇”。首先,一顆軌道很扁的行星,會有更大的機率和其他行星靠得很近,從而受到更強的引力擾動,使軌道不再穩定。其次,如果多顆行星的軌道都很扁,這些軌道就很容易形成交叉,行星碰撞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碰撞之後,要麼散成碎片,要麼合併成更大的星體。在太陽系40多億年的歷史中,各種頻繁的碰撞曾持續了將近10億年。最終的行星“倖存者”都具有了近圓形的軌道,其中水星的軌道最扁,偏心率達到了0。206,其他行星都不到0。1。有研究表明,現在的太陽系是穩定的,在接下來的5000萬年裡任何行星都不會失控。但水星確實是個“隱患”,會有大約1%的機率失控,並可能導致地球和火星碰撞。不過這即便真的發生,那也是很多億年以後的事了。

什麼時候才真的圓?

完美的圓軌道只是理想情況,可望而不可及。不過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十分接近圓軌道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土星光環就是一個例子。土星環在形成的過程中,無數碎片不停地碰撞、分解,它們最終形成了一圈圈相當標準的圓軌道,就像唱片一樣裡外排開。內環和外環之間還有圓形的縫隙,例如著名的“卡西尼”縫和“恩克”縫等。

這表明,頻繁的隨機碰撞的確會使天體的軌道變圓。

除了碰撞以外,在一些雙星系統中,潮汐摩擦也會使得兩星的軌道最終都趨向圓形(稱為“軌道圓化”)並相互“潮汐鎖定”。我們的太陽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即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喀戎(冥衛一)。它倆的質量相差不大,在不長的時間內就互相“鎖定”了,也就是都以同一面對準對方,就像月亮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繞著二者質心旋轉的軌道幾乎就是正圓。

總之,無論是近圓還是橢圓軌道,儘管不是幾何意義上的完美,但其實也都體現著宇宙的和諧。從這一點來看,今天的我們和幾千年前的先哲們,對宇宙的看法其實並無二致。

上一篇:蘋果iphone 12引領潮流,庫克還是為了自己而與其他手機廠商一起而與
下一篇:【科普】生物化學制品的工藝與技術:動物生化製品的工藝及應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