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臺積電財路被斷? 劉德音食言後, 張忠謀也公開反對了

放眼世界,在國際上能生產

晶片

的企業很多,但工藝要求和良品率卻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趕超

臺積電

,甚至連同樣具備5nm量產技術的三星,都不是臺積電的對手。因此在臺積電的財報中就能看到,16nm以下的製程佔據臺積電的大部分營收,而這部分收入利潤率還挺可觀。

點選載入圖片

如果從單一製程營收來對比,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實力差距可真就相當懸殊了。中芯國際財報此前曾有過一個概述,雖然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技術能達到7nm,但由於沒有光刻機做基礎,故而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而在財報中,企業大部分營收還依賴於28nm以上的製程,也就是業內所說的成熟製程。

按照商業邏輯理解,擁有5nm晶片量產技術的臺積電,得益於競爭少,往往晶片能賣上好價格,而成熟製程大家競爭激烈,價格優勢自然不如臺積電。基於此,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想要實現企業的增收,能選擇的餘地就不會多,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趁著全球缺芯,中芯國際展開一次產能擴充。

點選載入圖片

事實上,中芯國際也是這樣做的,不僅花費重金在ASML訂購了裝置,而且還要擴建自身28nm生產線,準備好要大幹一場。可讓人沒想到的是,中芯國際的做法在臺積電總裁

劉德音

眼中相當不值,他認為現在的28nm市場供應仍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沒有太多的利潤可以爭取。

然而讓人迷惑的一幕不久之後便出現了,之前還宣稱28nm供過於求的臺積電,最近卻宣佈要擴建南京28nm的生產線。由於臺積電的做法跟之前劉德音的說法完全是背道而馳,因此外界認為臺積電此舉意味著劉德音要食言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臺積電作為晶片代工巨頭,理應承擔起全球晶片量產的重任,如果真如劉德音所說28nm的晶片供大於求,有何來晶片短缺一說呢?

點選載入圖片

另外,外界對於臺積電擴建的決定還有另一種解讀,那就是怕被中芯國際斷了財路。前文中說過,中芯國際的主要營收在成熟製程,而今擴建的正好就是28nm晶片,臺積電便擔憂會在成熟製程晶片的營收上會徹底輸給中芯國際。要知道,現在全球超過90%的晶片需求都在28nm以下,如果被中芯國際拿到主動權,相當於削弱了臺積電的話語權。

更何況我們國家已經提出5年實現晶片70%的自給率,而最近的訊息顯示,僅在今年的6月份,大陸半導體制造商便生產了308億顆晶片,創下了一個新的記錄。很明顯,如果照著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未來中芯國際的代工訂單會走向新的臺階,而且半導體市場也能實現自產自銷。

點選載入圖片

遺憾的是,當這個訊息傳出後不久,臺積電創始人

張忠謀

在一次會議當中,公開表態反對晶片的自給自足,說晶片供應鏈應該基於自由貿易體系。並指出,此舉可能將推高晶片成本,拖慢晶片技術進步,浪費時間和金錢。

看到張忠謀是這番說法,編者心裡其實有些生氣,因為不管從劉德音的食言還是張忠謀的反對來看,真是一個比一個會演戲,他們實際的目的並不是嘴上說的那般高尚,大多數時候都是為了臺積電的整體利益去考慮的。

點選載入圖片

劉德音說28nm供過於求,可轉身就擴建了28nm晶片生產線,直接受益者就是臺積電。而張忠謀公開反對晶片自給自足,實際也是為了臺積電。看看現在的華為,但凡能有晶片的獲取來源,誰願意去花費重金去自研晶片呢?事實上臺積電也擔心,如果各國都能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那誰來買臺積電的晶片呢?

點選載入圖片

當然了,我們還可以賭氣地說一句,既然反對自給自足,還怕浪費時間和金錢,那臺積電何不直接賣晶片給華為,不就沒有這檔事情了嗎?可是臺積電能做到嗎?

不得不說,企業老闆真的是一個比一個會演戲,不管是上一次的劉德音還是這一次的張忠謀,嘴上都在說為了晶片行業的發展好,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的企業謀福利。不過反過來講,他們越這樣說,反倒證明晶片自給自足這條路是絕對正確的。那麼你看好晶片行業的自給自足嗎?

上一篇:iPhone 13Pro Max曝光, 除了120Hz重新整理率, 還有5000萬+4400mAh
下一篇:MIT大佬《Nature子刊》綜述: 無線按需給藥(涉及PNIPAM水凝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