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為什麼人類不模仿鳥兒, 製造可以扇動翅膀的飛機?

很早人類就有飛向天空的夢想,人們也一直非常羨慕鳥兒,只需要輕輕拍打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翱翔。後來人類的很多飛行技術都是模仿鳥兒進行設計的,但認真思考一下你就會發現,人類設計的飛機都是固定機翼的,為何不設計像鳥兒一樣的撲翼式飛機呢?

點選載入圖片

鳥類是如何飛行的?

鳥兒的飛行主要分成兩個部分,撲翼飛行和滑翔飛行。撲翼飛行是鳥類飛行的基本方式,也就是鳥兒撲打翅膀的過程。在翅膀撲打過程中,翅膀會將空氣快速往下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鳥兒便可以獲得向上的升力。特別是在起飛以及飛行中需要獲得更大的升力和衝力時。鳥類飛行時靠雙翼快速、有力扇擊而產生動量。在世界著名期刊《Nature》中,就有科研人員發表了一篇關於蜂鳥飛行過程中的空氣動力學研究,描述了蜂鳥飛行過程中周邊空氣的流動狀態。

點選載入圖片

蜂鳥飛行時周邊氣流走向

另外鳥類翅膀上的羽毛還有著非常特殊的結構,首先鳥類的羽毛非常的光滑,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飛行過程中的阻力。並且鳥類的骨頭和羽毛都是中空結構,大大地減少了翅膀的密度,減輕了自身的重量。

點選載入圖片

鳥的骨頭以及羽毛都是空心結構

下圖是鳥類翅膀羽毛的分佈,在翅膀向上揮動的時候,鳥類翅膀上的羽毛可以像百葉窗一樣開啟,使氣流穿過翅膀,因此翅膀在往上揮時,產生的阻力很小;當翅膀向下揮動的時候,相當於百葉窗關閉。此時的翅膀就變成了密不透風的牆,向下揮動的時候,空氣就會給翅膀很大的向上的力,也就是升力。當升力大過重力的時候鳥就可以起飛離開地面。

點選載入圖片

點選載入圖片

不同動物飛行過程中翅膀的運動軌跡

當鳥類撲翼式飛行達到了一定的速度後則會開始滑翔,滑翔過程中,由於鳥類翅膀與水平面之間存在一定的仰角,同時鳥類翅膀的流線結構能夠產生康達效應,從而在滑翔的過程中不斷保持升力。

點選載入圖片

鳥兒滑翔過程受力

為什麼人類不製造撲翼式飛機?

首先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一架重達200噸的飛機像鳥兒一樣拍打翅膀將會是什麼樣子。如果想象不到,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沒錯,很有可能想圖中的情景一樣,直接散架。

點選載入圖片

我們要知道,一架普通中型飛機的重量為200噸左右,而微控制器翼的長度約為12米,並且飛機的機翼如果擺動起來,這還是一個費力槓桿的結構,只有依靠強大的動力才能夠實現撲打,這對材料的結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與固定的機翼相比,機翼撲騰過程中會被不斷彎折,交錯的應變會逐漸破壞材料的結構,如果強度降低,危險性也將大大增加。

點選載入圖片

點選載入圖片

對機翼的耐久性測試

所以從技術上來說,重量級的

飛行器

天生就不適合撲翼式飛行。從理論上來說,撲翼式飛行能夠實現更多高難度動作以及更精準的飛行控制,但這依賴著動物身上所擁有的無數個感測器,無論是鳥類還是

昆蟲

,身體任何一個部位的感應到周邊環境的變化,都立刻可以對飛行姿勢以及飛行力度進行調整,而人類科技遠達不到這個水平。

點選載入圖片

蜂鳥飛行過程中可以直接在空中實現懸停

另外機翼撲打過程中也會帶來巨大的震動,如果你所坐的一個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機身不斷地上下襬動,相信你肯定也受不了吧。

人類目前所製造的撲翼式飛行器僅限於一些較小的仿生飛行器,這類飛行器在生活中可以作為娛樂玩具,但在軍事方面也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因為這類仿生飛行器可以做得非常小巧,同時外觀以及飛行行為又與昆蟲或者鳥類十分像,因此隱蔽性也很強。

點選載入圖片

仿生飛行器

在2019年《Nature》中就報道過一篇人類製造的最小自主飛行器——總重259毫克(即0。259克),翼展3。5釐米,高6。5釐米,可以在無需外接電源線的情況下持續飛行。這便說明了在控制質量的情況下,撲翼式飛行器則更有優勢。

點選載入圖片

重量為0。259克的撲翼式飛行器

點選載入圖片

由於撲翼式飛行過程中,複雜的空氣動力學使研究變得更加困難,雖然人類目前在撲翼式飛行的技術的研究還不夠成熟,但它在一些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有專家就曾表示,如果仿生無人機被投入未來戰場配合執行跟蹤定位、精準打擊等任務,面對它們與一般昆蟲的外形和飛行狀態幾乎一致的特點,當前戰場上的通用雷達或其他偵察手段都很難作出準確判斷,它在未來軍事領域的作用不容小覷。

總結

撲翼式飛行器其實相比於固定式機翼的原理更加複雜,對材料以及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目前的研究水平,製造龐大的撲翼式飛機幾乎沒有可能,但在小型飛行器領域,撲翼式飛行器可以發揮出固定式機翼飛行器更難完成的飛行動作,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上一篇:巴菲特: 窮人不學會“睡後”收入, 將會一直工作到終老
下一篇:有哪些看起來戰五渣, 實際戰鬥力爆表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