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數十萬字簡述元宇宙的底層邏輯,數字文明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力

如果提到Metaverse,你第一反應是Roblox、堡壘之夜甚至是原神,基本說明你對它一無所知。未來幾個月,這裡將用數十萬字解析“元宇宙”的底層邏輯,“起源篇”將從科幻電影和小說切入,直到二次工業革命和民主代議機制結尾,簡述即將到來的數字文明。

先說結論,

Metaverse和遊戲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其意義是人類的第三次生產力革命,現代社會的大部分行為都會隨之改變

,新文明時代的序章即將拉開。

引子 – 2021,元宇宙元年

“Metaverse”,當Roblox CEO首次將這個概念寫進招股書,激起千層浪:什麼是Metaverse?憑什麼單DAU價值超過1000美元?但無論如何,市場的情緒“元”起來了:紅杉領投12。5億美元的Rec Room,Epic融資十億 “構建新元宇宙”,騰訊投資了Roblox、WaveVR、Avakin Life,網易投資IMVU,位元組也投資了“國內版Roblox”程式碼乾坤,連Soul也聲稱“並非約會App,而是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Roblox這樣的4399小遊戲就是元宇宙?一堆人去投資了中國版Roblox。元宇宙就是意識上傳?米哈遊重注腦機介面。人類的未來就是沙盒遊戲?騰訊最近發了一串沙盒手遊。

所以,元宇宙自何方來?未來又向何處去?

幻想 – 短視者的藍色藥丸

“我只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

“未來對我而言是曲率飛船和意識上載”

一個奇妙的現象。

有人認為手機不過是電話簡訊、從而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認為比特幣是鬱金香泡沫錯過了加密貨幣,這叫短視;同樣,有人幻想飛行汽車卻對電車/自動駕駛毫無興趣,對VR/AR極度悲觀卻熱衷討論腦機介面,這叫幻想。但幻想者往往和短視者是一類人,

他們對近期的變化遲鈍消極,同時有著彩虹泡泡式的天真願景

《駭客帝國》裡,人們生活在“矩陣”之中,但生活和現實無異,尼奧和“防毒程式”特工的大戰也是拳打腳踢。《上載新生/upload》裡的人死後把意識上傳,在如此科技發達的背景下,竟然還要充值流量費?“天堂”世界的生活也平平無奇,現實中的打工人還是敲著鍵盤工作。《西部世界》描繪了一個人工智慧“遊樂園”,當AI的發展程度早已透過圖靈測試,但人和AI的生活/互動卻彷彿回到了60年代。

這些作品的問題顯而易見——

幻想的科技水平太高,與之匹配的世界形態卻很貧瘠

。首先在這些幻想中,

人還是在控制機器,這是工業文明的典型特徵,但實際上機器已經逐步在控制人類

- 看看手機裡的抖音,他對你喜好的瞭解和價值觀的影響,超出了你的想象。其次,

機器扮演的角色和人的趨同

,就像我們覺得外星人都是人型一樣,機器只是在扮演我們幻想中的“超人” - 但當我們觀察AlphaGo時會發現,AI的行為並不像人一樣可預測。最後,

在技術發展到將人送往“新世界”後,人到了那裡卻還是過著傳統現實的生活

- 實際上我們知道,今天的生活和100年前已經大相徑庭。這些作品的精彩程度毋庸置疑,

但當你把科技的發展加速了數百年、卻沒有賦予合理的線性推演

,終究只是科幻小說。

今天很多人預測的未來,要麼短視理解為“VR線下影院”,要麼幻想成“意識上傳的腦機”。放到10年前,他們也一定無法預測到今天的“科技之美”——數億人沉迷抖音,網紅直播帶貨,空氣幣收割韭菜,自動駕駛滿街亂跑。當你放棄了模糊精準,獲得的反而是精準的錯誤。

未來 – 線性推演追求模糊正確

“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

《三體》講述了外星生物為了生存降臨地球的故事,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等觀點,推演出降維打擊、低光速黑洞和休眠等科學場景。《黑鏡》中躺在四面螢幕裡想一日成名的凡人,記錄生活卻變成枷鎖的隱形眼鏡,死去後將親人“復活”的AI,我們都能在生活中看到影子。而神作《2001太空漫遊》中的宇宙空間站、登月艙和國際象棋AI,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也一一實現,且驚人的相似。

這些作品的設定,首先是

基於技術的線性發展之上

,譬如更沉浸且更小的螢幕,或者服務人的弱AI;同時

人的慾望基於技術的發展變得膨脹

,供給和需求共同織成了一張大網,變成了誰也無法逃離的未來。

Ted Chiang的《軟體體的生命週期》描繪了未來的弱AI寵物,它像個孩子一樣需要人的培育、從而漸漸發展出類人的智力,人向AI寵物傾注無條件的愛,演化出不可割裂的深厚感情,有人把它當做孩子、有人甚至把它當做戀人,最後大量使用者甚至到了“將AI寵物的意識上傳到機器人,並與之發生性關係”的地步。相比於將死去的親人變成AI,是不是AI寵物離我們更近?要知道索尼在1999年就售出數十萬只機器寵物狗Aibo,至今還有人離不開它們。

最後說下神作《玩家一號》。原著和電影《頭號玩家》區別很大,後者是導演的藝術再創作,小說則描繪了一個生態自治、包羅永珍的新世界。孩童的教育、考試和畢業都在VR世界裡完成,歷史課的沉浸演繹或化學課的無窮實驗,AI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匹配更高效的演算法來提升成績。成年人在“綠洲”裡工作,可以是技術類也可以是創作表演類,在那個時代AI已經取代了絕大部分生產力,只有創造性工作可以提供給人。AI化身隨處可見,他們可以是明星偶像、也可以是你的司機甚至性伴侶。“綠洲幣”則可以和現實法幣兌換以換取住房和食物等,這些必需品由現實中的機器人完成生產——

人類在現實中的社會行為已經消解殆盡,他們全部生活在這個大規模、永續性且自生長的無限世界裡。

綜上所述,對於未來的預測,一是

不要跳脫技術的線性演進

,虛擬偶像一定會先於西部世界出現,沉浸式裝置也會早於腦機介面。二是

對技術和人類的社會行為做乘法

,智慧推薦帶來的一定是抖音快手,區塊鏈先帶來的一定是金融重組和全民炒幣。三是回顧歷史,

雖然無法精確預測變化的過程,但可以模糊看到變化的結果

數字文明之路 – 農耕、工業文明後的第三次革命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一萬年前,人類開始學會使用工具,馴化了動物,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生產者,進入了農耕文明。三百年前,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重大飛躍,人從手工勞動轉為機器生產,我們今天仍然生活在這個時代——但不要急,數字文明即將到來。有人會問,為什麼Metaverse能代表數字文明?

網際網路不已經是數字時代了嗎?

對人類文明的斷代,底層邏輯是生產力的變化。

在農耕文明,生產力由人的勞動產生,你有多少田、產生多少糧食,完全是你有多少佃戶所決定,那是一個“雙手創造財富”的時代,也稱

“體力時代”

。工業文明之後,人學會了操作機器,今天不論是醫生、交易員,還是收銀員或送外賣,都是透過操作機器來創造價值,是“大腦控制機器”的時代、也稱

“智力時代”

——譬如司機,對於汽車的操控熟練度是他們的生產力核心,而

今天的網際網路時代,人還是在控制機器來提供生產力,和蒸汽機操作工並無本質不同

數字文明則不然,無人駕駛直接取代了司機,AlphaGo或新的AI老師可以為全世界的學生上課,更不用說機器人、機器臂可以勝任絕大多數服務行業。今天的人類,已漸漸進入了“機器自身創造價值”的

“算力時代”

,和體力時代和智力時代不同 - 他們的生產力核心還是人,

而算力時代的生產力核心是“機器本身的算力”,人正被時代逐漸拋棄。

另外,生產力革命帶來的變化,遠不是網際網路人心中一個“Web3。0”那麼簡單。農耕時代的人們,耕作糧食是核心生產要務(生產力),耕作者上交田賦、官員收糧為俸祿(生產力分配方式),錢莊票號、當鋪、商人個體戶及行會解決社會流通(社會機構),君王或貴族透過暴力來統治農奴的地產(統治方式),西方為貴族大公國、東方為一姓皇家(國家形態),人們在生計勞作和馬爾薩斯陷阱中不斷迴圈(生活方式),“體力時代”的關鍵詞是體力,也就是暴力決定一切。工業革命以後,帶來不只是蒸汽機和電話的發明,而是工業化引發了金融和貿易的鉅變、證券社會的發展被加速,民主代議制和一系列革命隨之產生。工業文明的時代,人們操作機器來養家餬口(生產力),資本主義和公司的崛起、員工透過工資進行納稅(生產力分配方式),公司、央行、交易所、保險、工會等機構應運而生(社會機構),民主代議制一夜之間席捲全球、不論東西方都先後實行了憲政(統治方式),一連串民主主義的思潮,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署讓人們從對領主的效忠變成了民族國家的社會公民(國家形態),人們過上了開小汽車、看電視、玩手機的新生活(生活方式)。

不難發現,

當生產力從體力變為智力,公司便代替了地主,選票代替了暴力,國家和國民、一切的一切都隨生產力產生躍遷

。從今天向未來看,當人的智力(操作機器的能力)不再重要,機器本身就具備足夠強大的生產力後,人類社會終於迎來了我們“夢寐以求”的Metaverse——

所有生產力由機器代勞,基於分散式&去中心化的分配方式,虛擬原生的治理機構,壟斷算力的各大“政治體”,虛擬公民的概念,以及虛擬世界裡的教育、“工作”和生活。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Metaverse。

生產力的轉移,是人類社會變化的萊剋星頓第一槍。歷史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尾聲

Metaverse/元宇宙本身就是臆造詞。拋開資本的噪音,忽略無聊又愚蠢的各類公司和產品,讓我們撥開過去和未來的重重迷霧,擁抱人類嶄新的數字文明。

上一篇:榮耀手機發佈會現場圖片曝光:一加3小米note榮耀5小米note圖賞
下一篇:oppo reno6系列首發 可定製妝容 ,年中大促你會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