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智慧家居裝置價格一降再降,全屋智慧體驗成為未來家居必備配置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各大廠商開始積極佈局“產品生態”,各種智慧家居裝置的價格也已一降再降。從花樣百出的智慧感測器,到好用不貴的各式智慧小家電,再到諸如智慧電視、智慧冰箱、智慧洗衣機這樣的大型裝置,讓以往只有相關報道中才能見到的“智慧住宅”,如今已經可以輕鬆享用。諸如遠端開啟家中空調、離家時掃地機器人自動掃地的這類操作,更是成為了不少朋友的日常生活習慣。

然而,如果你想要在家中佈置大量的智慧家居裝置,打造完整的“全屋智慧”體驗就會發現,許多不同品牌的智慧家居裝置之間往往“互不相容”。一方面它們通常只能使用各自品牌的APP進行控制,導致不得不在智慧手機上安裝一大堆“智慧家居APP”;另一方面這也使得大量智慧家居裝置之間並不能實現(或者必須透過非常麻煩的方式來實現)自動化的聯動控制,最終使得體驗大打折扣。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從目前家電市場的現狀來說,現階段還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品牌能夠做到覆蓋所有的品類、且品質均達到毫無疑問的頂級水平。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夏普的8K電視不錯,但夏普的空氣清淨機卻未必是行業中技術最領先、效能最好的產品。那麼消費者就未必會為了能夠實現智慧互聯,在購買了夏普電視之後,再去選擇同品牌的其他產品。

另一方面則還有些歷史原因,就是現有的主流智慧家居通訊協議本身,其實是年代比較久遠的產物。在當時那個時候,由於智慧家居尚不普及,相關技術的制定者為了鼓勵廠商積極採納“智慧家居”的理念,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妥協。簡單來說,就是在技術層面允許廠商設定“壁壘”,以阻止其他品牌產品接入自家IoT平臺,哪怕兩款不同品牌的產品使用了完全相同的相關模組,或是它們之間的通訊方案其實完全相容,但只要廠商進行過設定就可以人為對消費者造成一定的困擾。

很顯然,廠商之所以要搞這種把戲,主要是想要儘可能地促進自家的產品銷售,並建設起足夠有影響力的“IoT生態”,從而主導市場。但這麼多年下來,整個行業逐漸演變為了另一種的狀況,就是並沒有任何一個品牌真正“統治

了智慧家居領域,相反,從一開始為了強化自家產品競爭力而進行的“圈地”,反而給使用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正因如此,如今整個家電與網際網路行業的頭部廠商決定反思和重新導正“家居互聯”技術的基礎。而他們所採取的第一步行動,就是聯合起來發布了可能是行業中第一個“大一統”的智慧家居連線協議——Matter。

與此前的各類智慧家居連線方案相比,“廣泛相容”是Matter協議最大、也最有用的技術特性。

論支援廠商,Matter協議目前的倡導者,包括亞馬遜、ASSA ABLOY、康卡斯特、Espressif Systems、Eve Systems、谷歌、Grundfos Holding A / S、華為、英飛凌、LEEDARSON、Legrand(TCL)、Nanoleaf、Nordic Semiconductor、恩智浦半導體、Qorvo、Resideo、Schlage、施耐德電氣、、Signify、Silicon Labs、三星、Somfy、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Tuya Smart、ubisys、Wulian、以及 Zumtobel Group 。可以看到,其中既有網際網路行業巨頭、也有消費電子大廠,還有晶片供應商與電氣裝置一線品牌,陣容可謂豪華。

論可使用的聯網方式,Matter協議則同時支援有線網路、WiFi網路、行動網路、藍芽低功耗網路、以及由谷歌倡導的Thread網路,能夠覆蓋當前絕大多數的智慧裝置聯網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Matter協議剛剛誕生,但它已經得到了多個主流AIoT平臺的支援,其中包括亞馬遜Alexa、谷歌Assistant、三星SmartThings,均已表示將全面相容Matter裝置。不僅如此,甚至就連蘋果也做出了未來HomeKit平臺將採用Matter協議的承諾。這就意味著,主流的幾大AIoT平臺將會第一次實現相互“打通”,只要消費者購買的是採用了Matter協議的產品,就可以任意接入上述AIoT平臺。並且由於Matter不再允許廠商在聯網協議部分植入“壁壘”,所以我們也有理由期盼它帶來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的智慧家居裝置“大一統”時代。

當然,說了這麼多,Matter協議也並非完全沒有缺點的。一方面前文中曾提及它支援多種聯網方式,但不知道大家有注意到沒有,Matter協議對於藍芽的支援其實不是很好,或者說比較激進,因為其只支援藍芽低功耗技術(BLE),不支援傳統的老式藍芽通訊模組。也就是說對於一些成本較低、採用老款藍芽模組的低功耗智慧裝置來說,它們將不可能透過系統更新獲得對Matter協議的支援,而這些設備註定

未來

會被整個行業所拋棄。

另一方面,雖然Matter協議在底層上禁止廠商再設定壁壘,並且為所有的智慧家居裝置全部相互打通塑造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但眾所周知的是,裝置的適配與否,最終還是由AIoT平臺的運營方來決定,如果A品牌不在自己的APP中新增對B品牌的支援,就算網路能夠連上,很可能最終也還是無法實現由一款APP控制家中所有裝置的願景。

並且反過來說,對於那些體量更加龐大的平臺而言,Matter協議還有可能成為他們吞併小品牌,並摧毀實力不足競爭對手的一大“武器”。因為他們只需要“兼收幷蓄”,積極對所有使用了Matter協議的智慧裝置都予以支援,消費者自然就會只在手機上保留這一款APP。如此一來,對於哪些相對弱勢的品牌而言,他們的產品“生態圈”就相當於給別人做了嫁衣,自身的品牌曝光度、依託智慧物聯APP的銷售體系等,就相當於全部“灰飛煙滅

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未必是一件壞事。只不過對於註定未來將會“大一統”的智慧家居裝置行業而言,這樣的代價未免有些殘酷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上一篇:一加9系列真機照曝光:一加9系列的閃銀紫翼一加9 pro真機圖賞
下一篇:【獨家】共享單車的發展趨勢:從色彩大戰到健康共享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