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對比amd zen 3移動處理器:低壓版的優勢與缺點分析

在今年1月份的CES2021上,AMD帶來了Zen 3銳龍移動版處理器,也就是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新品,隨後攜帶銳龍5000系列標壓版本移動處理器的產品陸續發售。時間快進到2月份,作為大多數普通及商用使用者更加關注的銳龍5000系列低壓版本產品也迎來了首發,首款登陸的就是長期針對性價比入門級市場,且關注討論度較高的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

此前針對AMD Zen 3移動銳龍本帶來了哪些升級變化,我已經有寫過文章專門解析過,感興趣的可以點選連結詳細看下,因為文字較多所以我這邊就針對低壓版的Zen 3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做下說明:

1。 目前這一代銳龍5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U”系列也就是傳統的低壓版本,採用了兩代架構同時在售。在意Zen 3新架構的的使用者就可以著重關注銳龍7 5800U、銳龍5 5600U 這兩個型號;

2。 提供超輕薄本唯二的8核心處理器選擇:銳龍7 5800U跟銳龍7 5700U兩款8核16執行緒低壓處理器,喜歡數框框加高續航的使用者可以著重關注;

3。 Zen 3相比Zen 2的變化:跟桌面版一樣,修改了CCX的設計,同時L3快取對比Zen 2翻倍,整體功耗部分也進一步做了最佳化,雖然上一代功耗控制就足夠出色;

4。 CPU內建的依舊還是AMD Radeon Graphics核顯,但頻率更高,功耗排程更加積極,記憶體支援DDR4 3200跟LPDDR4X 4266。

¥3699起步價的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

從初代開始,惠普戰66針對的使用場景主要是商用辦公環境,而產品定位上一直走的是價效比路線,也是因為這樣的定位所以它一直擁有著較高的討論度,四代銳龍版依舊延續這樣的定位,作為Zen 3低壓版處理器的首發機型,直接做到了3699的起售價,也難怪預售階段就獲得很高的關注度。

那麼相比戰66三代,有哪些變化?

1。 硬體平臺部分,除了升級到Zen 3以外,最基礎的版本也選了6c12t的銳龍5 5600U,上一代最基礎版是6c6t的銳龍5 4500U起步,而且戰66四代這次選擇的兩顆處理器都是Zen 3架構的,使用者也省得區分;

配置及對應售價部分8G跟16G記憶體最低差價可以做到200,256G SSD跟512G SSD最低差價可以做到100,高色域螢幕跟普通螢幕差價最低可以做到200,一方面細分程度很好,另外就是這點差價基本自己升級替換的成本差不多甚至更低。如果你預算不是特別受限的話,完全可以選擇自己的理想配置而不用糾結差價是否合理。

2。 外觀部分的變化甚至會比效能配件的升級感知更強,因為螢幕邊框更窄,屏佔比因此提升到了87。5%,整機重量也更輕了。上一代戰66最讓使用者詬病的大概就是螢幕的上下邊框還有整機的重量(14英寸版本重量也要1。6kg了)。這一代換了新模具之後,螢幕的上下邊框總算收窄,同時保留了上置攝像頭設計,B面看起來會更符合現在的使用者喜好。

整機外觀的設計語言延續之前的金屬外殼設定,但新機身把重量控制為1。375kg,比上一代輕了14。2%,加上螢幕邊框變窄所以整機尺寸變得更小,對應的機身內部佈局(比如主機板、電源)有所調整,整機在維持高強度機身的同時做得更加緊湊。

3。內部佈局跟上一代也有所變動。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去掉了那個用處已經不大的2。5英寸硬碟位,所以目前硬碟位置變為一個M。2插槽;散熱部分看似跟上一代類似單風扇雙熱管,不過出風口變為轉軸處單出風口,對應之前左側的出風口現在變為IO介面。

這臺機子比較受歡迎的地方就是兩個可拆卸的記憶體插槽設定,到這一代依舊保留,加上這臺機子拆D面是非常簡單的(甚至不用撬棒),所以日後升級儲存甚至是無線網絡卡都很簡單。

此外比較意外的細節就是針對I/O介面還做了加固設計,防止頻繁拉扯損壞I/O介面。

電池容量14跟15英寸版本都是45Wh,雖然不算特別大,但按我之前用Zen 2移動版的經驗,也是完全足夠,因為銳龍本功耗表現真的太OK了。

商用辦公屬性的完整保留

雖然惠普戰系列的名稱略帶中二感,但產品本身確實都是針對商用辦公場景,哪怕是最入門的戰66都有完整的功能設定。

在針對辦公場景的易用性上面,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基本保留了上一代的所有設定,只是細節可能做了調整。比如辦公室必備的物理隱藏式攝像頭跟指紋識別。

鍵設I/O部分。鍵盤支援防潑濺,二級背光,1。5mm鍵程,反饋力度算正常偏軟的那種風格;觸控板大小做的不錯,揚聲器單元正向佈局。

I/O介面部分其實種類數量跟上一代差不多,就是佈局從之前的大部分右側佈局,變為左右佈局,然後標準SD卡槽變為micro SD卡槽。目前依舊是3個USB 3。1 Gen1 Type-A口,然後一個USB-C 3。1Gen2口(全功能支援影片輸出、充電),保證了對新老裝置的相容。當然還有一個HDMI口跟RJ45網口。

螢幕部分針對商用辦公的功能設定比如180度開合的螢幕跟400尼特亮度(高色域屏)。作為一臺入門級機型能保留這兩個設定是不錯的,比如180度開合是屬於那種有了感覺沒什麼,但沒了就感覺要是有就好了的功能。

400尼特亮度有什麼用?如果是室內辦公場景的話,其實日常300尼特亮度確實已經足夠,但如果遇到周遭環境光線較強的情況,更高的亮度才能保證畫面顯示儘量不受環境光線影響。這點惠普做得不錯,目前不少機型都是400尼特亮度屏,甚至比較入門的戰66也是。

下面是300尼特亮度跟最高亮度的切換對比。

大廠機型拋開配置,比較有優勢的地方就是產品本身的品控認證跟售後了。惠普戰66四代跟上一代一樣,依舊保持19項軍工認證,另外一個隱性賣點其實是售後,作為入門機型居然附送一年意外保跟一年的上門維修(一般入門機型是不附送意外保的),2年電池、1年ADP外加6個月7x24小時線上支援,隨時隨地幫你解決問題。

AMD 銳龍7 5800U效能首測

這一代戰66在配置上面比較好的地方就是CPU部分目前選的兩個型號,分別是銳龍5 5600U跟銳龍7 5800U,前面的表格也說了,這兩顆U都是最新Zen 3新架構,此外也沒有像上一代有銳龍5 4500U那種無SMT多執行緒技術,所以這一代的兩顆U普通使用者根據預算都可以無腦選擇,甚至這兩顆U差價也僅為300,你不差這三百的話,完全可以直接選銳龍7 5800U,畢竟代表是目前低壓處理器最高階的型號。

我手上這臺機子配置就是AMD 銳龍7 5800U處理器+16G RAM(頻率3200)+512G SSD的次頂配,剛好藉由這次機會重新整理下Zen 3銳龍移動版的效能資料。

目前軟體的識別,測試的時候系統、驅動及bios都更新到最新,不過因為機子測試的時候早於正式發售,所以可能有所不同供參考。

此外說明測試資料之前還要說下惠普戰66四代的實際功耗設定,跟上一代一樣戰66四代CPU的長時功耗依舊是限制在15W,最高可以25瓦功耗保持執行275秒左右。這個數值算是比較保守的,畢竟戰66四代銳龍版是無獨顯,而且實際散熱溫度表現也是有上限空間的,但畢竟這是一臺商務辦公本,所以依舊維持比較保守的功耗設定方案,而且大部分應用軟體不像壓力測試軟體一樣持續跑在最高壓力功耗下。

大家最關心的跑分。首先是CPU基準測試部分,我這邊拉了上一代Zen 2低壓移動版處理器的測試資料,也拉了桌面版的i7 10700(解鎖高功耗)用於效能效能對比參考,甚至包含最新的十一代酷睿i5 1135G7,相信這樣大家對惠普戰66四代上面的這顆銳龍7 5800U的效能表現會更加直觀。這邊還是要提下功耗,其它對比的CPU基本都是高功耗版本,移動版大部分功耗都是超過25W,所以效能資料會比對應的15W版本高出不少,所以這邊惠普戰66四代在功耗上是比較吃虧的,這邊也希望未來戰66可以跟戰X那樣類似,用HP Command Center解鎖切換高功耗模式。

實際測試結果來看,在所有的單執行緒專案裡面,銳龍7 5800U都體現了的Zen 3新架構的優勢,領先其它所有CPU,甚至包含桌面版解鎖功耗的i7 10700,不過到了多執行緒專案,因為受限15W的功耗,基本跟上一代高功耗版的銳龍7 4800U(27-32W)差不多。有些可惜,但依舊可期高功耗版的銳龍7 5800U效能表現刷榜。

CPU基準測試的結果也反饋到了一些生產力應用專案測試,在一些偏好單執行緒效能或者短時長的測試專案裡面,惠普戰66四代上的銳龍7 5800U效能表現會好一些,長時長的專案就會受限功耗。當然這臺機子定位也不是生產力工具,如果對比一樣15W的上一代平臺,應該提升還是挺明顯的。

娛樂大師跟PCMARK10的分數,

惠普戰66四代自帶的SSD跟上一代一樣,是來自三星的PM991A,主打低功耗的入門級型號,效能足夠滿足日常辦公使用。

我這邊簡單測試了下銳龍7 5800U內建的AMD Radeon Graphics核顯遊戲效能,雖然惠普戰66四代並不是針對娛樂使用者。

LOL:最高畫質情況下,已經達到了128幀,可以當入門級LOL神器;

絕地求生:最低畫質平均38幀,;

Dota2:高畫質平均51幀;

守望先鋒:中等畫質100%渲染平均54幀。

然後我查看了下上一代銳龍的測試成績,其實測試結果跟上一代銳龍7 4800U+LPDDR4X 4266的測試結果差不多,考慮到這臺機子因為是可替換升級記憶體,所以搭配的是DDR4 3200記憶體,記憶體頻寬有差異,所以這個結果應該算正常,畢竟這一代的核顯主要還是最佳化功耗跟略微提升頻率。

影片編解碼支援忘了測試,不過都是“VEGA”所以應該變化不大,然後順帶發個SPECviewperf13的專業顯示卡效能測試,不少專案對比上一代倒是有一定優勢。

“長達一天的辦公體驗”

惠普戰66四代內建的電池容量為45Wh,但使用1瓦超低功耗400尼特高色域螢幕,實際續航表現是完全足夠的。我這邊用PCMARK10的辦公模式測試續航,考慮到實際場景,所以測試了兩種條件,一種的追求長續航的時候主動降低螢幕亮度跟設定為“更長的續航”模式,另外一種就是追求更高效能的時候,螢幕亮度最高,效能模式也是最強。在這兩種模式下測出的續航時間分別超過16小時跟9。5小時,續航依舊是非常誇張,無論你是哪種電源策略下都可以使用超過8小時的工作時間。對比競品平臺還是有明顯的優勢,而對比上一代類似的銳龍7 4800U,雖然型號電池容量跟測試條件不同無法直接對比,但基本都是可以超過10小時的優秀表現。如果你出門要求超強續航,買銳龍本是不用擔心的。

功耗前面已經說了,惠普戰66四代跟上一代一樣,長時功耗基本限制在15W內,最高25瓦功耗可以保持執行275秒左右,也是因為這樣,所以測試溫度也顯得非常低,對應的機子日常使用也非常安靜,甚至使用主動散熱器底座想要最佳化散熱或者效能表現基本也是沒有差異的。因為這樣的設定,雖然是8c16t的處理器,烤雞溫度實際也只有六十幾攝氏度。所以感覺還是有點可惜,明明這套散熱對付配置是很輕鬆的,功耗上限實際可以給得更高點,不過估計也是產品定位,畢竟這臺機子面向更多是普通辦公人群也不在意這些。

附帶的一個65W的Type-C電源,同時機身還保留了對DC圓口電源的支援,跟目前其它惠普機型一樣。

加200解鎖高色域屏是否值得

惠普戰66四代低色域屏跟高色域屏在其它同配置情況下最低差價僅為200,這200是否值得?答案當然是肯定,如果你不是因為公司採購限價的話,這200塊可以為你換來更高的色域、更高的螢幕亮度還有更低的功耗。

惠普戰66四代的這塊螢幕基本規格包含亮度其實跟上一代相近,但螢幕功耗更低,典型值最低可以做到1。1瓦功耗,包含目前惠普不少中端產品也都採用了類似的低功耗1瓦螢幕,總體表現也都類似,色準控制不錯,可以達到100%sRGB色域覆蓋,螢幕對比度也不錯,低亮度無閃爍,可能就螢幕的亮度均勻度不如高階型號,總體來說在這個價位段算是不錯的選擇。

下面同屏對比的是2K+價位的小金剛,均未校色,亮度統一。

最低亮度無閃爍問題

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的“優缺點總結”

因為一如既往的價效比定位加上這次拉上了Zen 3 低壓移動版的首發,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在預售階段就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這一次升級除了換裝新平臺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順帶解決了之前螢幕邊框跟整機重量的問題,這對那些對硬體不感興趣的使用者來說可能感知還更加強烈,加之整機針對商務辦公的功能支援最佳化依舊,相信這一代惠普戰66銳龍版未來應該依舊是是一款熱門型號。最後我也總結下惠普戰66四代銳龍版的優缺點,方便直觀參考。

優點:

1。 換裝新模具後螢幕屏佔比更高機身重量更輕,這些帶來的主觀感受提升可能是最直接的;

2。 升級到Zen 3平臺,而且選了其中最值得選擇的銳龍5 5600U及銳龍7 5800U(兩顆都是Zen 3架構),普通消費者完全不用研究,選擇起來更省心;

3。 延續完整的商務功能設定(I/O擴充套件、及輔助功能)及對應的售後服務等,作為入門級機型來說確實不容易;

4。 可以搞定出門一天的超長續航,雙記憶體插槽;

缺點:

1。 功耗限制了多執行緒效能表現,當然這個也是產品定位問題

上一篇:【新品推薦】一體機也能自定義臺式電腦:zerozone一體機新作業更新詳解
下一篇:真香的舊旗艦:redmi k30s至尊紀念版6,2k屏+64g運存+64g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