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2023年1月26日,

印度在新德里舉行閱兵式,以慶祝第74個共和日

,埃及總統塞西作為嘉賓出席了活動。儘管當天大霧瀰漫且溫度偏低,還是有成千上萬的人在道路兩旁親眼目睹了這場盛大的閱兵式。

向全世界展現一下我們的“兄弟情誼”

(圖:壹圖網)▼

這真的是霧霾瀰漫,沒有好眼神兒還看不清

(圖:壹圖網)▼

這場“閱兵式”中,印度人民沒有辜負“開掛民族”的稱號,

再次上演傳統整活藝能

以各種不可思議的

摩托車特技表演

吸引了眾人目光。

單人特技中,一名男子雙腳站在行進中的摩托車坐墊上,變換各種手勢,甚至還做了一些瑜伽動作;另一名男子站在摩托車上的梯子頂端,在移動中展現自己的平衡技能。而摩托車特技小組的車上疊羅漢、蓮花陣、人形金字塔陣等,也引得現場觀眾高呼。

傳統藝能,必須掏出來用用

直觀地展現了作為瑜伽大國的自信

(柔韌性真好!圖:壹圖網)▼

駱駝方隊的歷史很悠久了

每次表演都很有看點

(圖:壹圖網)▼

此前,

印度“閱兵式”就經常被眾多自媒體賬號拿來與我國國慶閱兵對比,成為

群嘲物件。

“雜耍”般的摩托車特技出現在“閱兵式”如此莊嚴的場合,在許多人看來似乎並不合時宜。

但背後卻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因為在印度民眾的心中,

特技表演的象徵意義非同一般。

讓我們像風暴一樣碾過去吧!——能天使

(圖:shutterstock)▼

“國慶閱兵”還是嘉年華?

許多人經常錯將印度每年1月的閱兵遊行活動稱為“國慶閱兵”

但實際上印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慶節”。

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脫離英國獨立,同時印巴分治,印度人將這一天稱為

“獨立日”。

1950年1月26日,則是印度第一部憲法取代1935年政府法正式生效的日子,

印度人將其稱為

“共和日”。

民間

摩托車慶祝

印度“獨立日”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官方

摩托車陣

(圖:shutterstock)▼

所謂的印度“國慶閱兵”,其實是

共和日遊行活動

。遊行隊伍一般從印度總統府邸出發,沿國家大道行進,到達印度門。

遊行

前半場整體嚴肅

,升國旗、奏國歌、總統致辭後會開始進行閱兵分列式,印度士兵方陣和各類武器展示都集中在這一環

節。

升國旗、奏國歌

(圖:shutterstock)▼

先把有威懾力的東西拿出來亮亮相,提振一下民心

(圖:壹圖網)▼

後半場輕鬆活潑

印度各邦以花車巡遊方式展現自身文化以及發展情況,這一環節通常伴隨著各種歌舞以及民族服裝展示。整個遊行活動接近尾聲時,在印度人民心中萬眾期待

摩托車特技表演才作為

壓軸節目

出場。

每個邦和邦級單位都會搞出一輛花車

很類似我國每個省一輛花車

(圖:shutterstock)▼

此外,印度共和日慶祝活動會有部分觀禮席位向公眾開放,有意願的觀眾可以購票入場。共和日遊行門票只在德里的幾處地方線下出售,

價格在

10-500盧比

不等,票源通常十分緊張

,即便排長隊苦等幾小時也可能面臨售罄的尷尬境地。

也算是與社會賢達同樂了

(圖:Reuters)▼

總體來看,印度共和日慶祝活動的整體氛圍較為輕鬆,與我國國慶閱兵的莊嚴氣氛有所區別。尤其是後半場的群眾遊行

更像一場

盛大的嘉年華

摩托車特技表演

將全場觀眾的情緒推向頂點。

在不同國情背景下,摩托車特技表演的存在也並非人們想象中那麼奇葩。

拿捏,用腳就夠了(圖:shutterstock)▼

開山鼻祖竟是英國人?

世人在摩托車特技表演方面總拿印度做文章,印度人第一個表示不服,

實際上這一特色表演

傳承自英國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線電通訊的出現部分改變了戰場的聯絡方式,但由於新的技術出現伊始穩定性較差,戰場傳遞資訊有時仍需

人力奔波

很遺憾,這一依賴人力的狀況到二戰仍然普遍

(圖:《伊萬的童年》)▼

此時,

內燃機

的應用給當時

英國軍隊機械化

提供了契機。

摩托車

比腳踏車更快捷省力,比騾子、馬匹更節省養護成本,機動性強,能適應戰場的複雜地形。因此成為一戰中英國通訊部隊的重要交通工具,

一戰期間美國紅十字會在英國的摩托

(圖:壹圖網)▼

這就要求通訊兵車手擁有

高超嫻熟的摩托車駕駛技術

1927年

英國皇家通訊兵團

(Royal Signals)

特別成立了

皇家通訊摩托車展示隊

(Royal Signals Motorcycle Display Team)

,其中的車手們被稱為派遣騎手

(Dispatch Riders)

。1963年更名為

白盔

(white helmet)

印度摩托的根,原來在英國!

(圖:壹圖網)▼

這一團隊不僅擁有自己的巡迴演出,

還會在英國以及其他國家的活動中公開表演。

巔峰時期,白盔每年為超過

100 萬人

表演,創下過三項世界紀錄。

直接開始整活了

(圖:壹圖網)▼

印度作為英國的殖民地,也深受這一傳統影響。

1935年,英屬印度組建了名為

“daredevils”的摩托車特技表演隊

,並按照英軍訓練大綱進行訓練。

1935 年 3 月,在喬治五世和瑪麗女王繼位銀禧慶典之際,

daredevils

團隊在西姆拉呈現了首次演出。

遺憾的是,白盔表演隊已於2017年正式解散,

英軍表示這一表演形式

已經無法體現現代軍事通訊技術的發展

然而這一傳統卻在印度沿襲至今。

2016年精彩畫面,懷念一下(2017解散)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此外,印度共和日遊行中所使用的摩托車都來自

皇家恩菲爾德

(Royal Enfield)

這一曾經的英國品牌。

皇家恩菲爾德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摩托車品牌之一,

早年間其工廠曾為英軍生產槍炮零部件,後因其生產的摩托車質量可靠、引領潮流,

在一戰期間成為了英國軍方專用摩托車供應商。

1913 年皇家恩菲爾德 425cc(上)

1923 年皇家恩菲爾德 225cc(下)

(圖:wikipedia)▼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1931年,皇家恩菲爾德四氣門單缸摩托車正式釋出,並命名為

“子彈

(Bullet)

,隨後成為英國皇家通訊兵專用摩托車。戰爭結束後,

由於忽視民用市場,皇家恩菲爾德在本國銷售遇冷。

1955年,其與印度的 Madras Motors 合作組建了

恩菲爾德印度分公司

(Enfield India)

,並在馬德拉斯附近的 Tiruvottiyur 建造工廠,從此打入印度市場。

你現在看到的這臺皇家恩菲爾德其實已經是印度貨了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1967年,皇家恩菲爾德在英國的工廠關閉。到1994年,Eicher Group正式收購 Enfield India Limited,

皇家恩菲爾德從此搖身一變成為了印度本土品牌

是的,

皇家正統在印度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如今,恩菲爾德的摩托車不僅會為軍隊、閱兵遊行所用,還出現在許多寶萊塢影片裡,深受印度人民喜愛,過氣的英國貴族品牌在印度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深度融入印度人民生活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仔細觀察印度閱兵遊行中的其他環節,

無論是裝束、禮節、規制都能發現

濃重的英國色彩

英國在印度近百年的殖民統治,給印度帶來了近代化和統一,遺留下印巴分治的動亂與傷痕,

也產生了

嫁接式的特殊文化產物

摩托特技表演就是典型例子。

仔細看

,一萬臺

皇家摩托

已準備就緒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印度人又玩出了新花樣?

早期daredevils隸屬於

印度通訊兵團

,該隊伍曾在建軍節閱兵、共和日遊行、亞運會、新加坡武裝部隊運動會、印度全運會等盛大活動中表演,並十餘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據印媒報道來看,

參與共和日閱兵遊行的摩托車特技表演人員組成更加

多元化

除通訊兵團外,隸屬於印度中央武裝警察部隊下的邊境警察部隊,印藏邊境警察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均有人員加入摩托車特技表演。

GDP能超越了宗主國,

摩托車也一定可以!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此外,自2018年起首次有女性加入摩托車特技表演團隊,

印度邊境安全部隊

(BSF)

組建名為“Seema Bhavani”的

女子摩托車特技隊

為並與BSF 的

男子摩托車隊勇者

(Janbaz)

分別進行表演。

2019年,28歲的Shikha Surbhi作為副官,帶領著33名男性組成的隊伍亮相共和日遊行。2020年,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的

一支65人的全女性騎手隊伍

在遊行中登場。

認真講,表演還挺好看的

(圖:Hindustan Times)▼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要想加入特技表演隊並非易事

,Daredevil的選拔

標準非常高

。據Shikha Surbhi表示,加入daredevil需要透過艱難的測試,其中包括並跳躍障礙物、沙坑等,她本人也是屢敗屢戰連續幾次參加選拔後才成功入選。

此外,據daredevil前隊長Avadhut Deshpande表示,雖然特技看起來似乎總在重複,但實際上隊伍的訓練艱苦而密集,傷病也在所難免。

每一位成員不僅要掌握駕駛技術,還要了解摩托車的構造和養護維修方法。

世界的盡頭是,

人車合一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如若要參與閱兵遊行這類盛大活動,還需要提前幾個月進行訓練和彩排。如,為2022年共和日遊行表演,全體人員從2021年8月左右就開始準備訓練。

在特技動作方面,印度人並沒有讓自己在英國人的定式中固步自封,而是結合印度傳統文化創造出許多新式花樣,

瑜伽動作

融入其中,

甚至每種動作都擁有自己的命名。

摩托+瑜伽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青出於藍之技能名單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印度人為何保留這項傳統藝能?

印度閱兵的整體氛圍較為輕鬆,摩托車特技在其中並不突兀,

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另一種形式的

“文工團”表演

並沒有過多實戰價值。

daredevil的前隊長也表示“這支隊伍在共和國日遊行和全國各地的活動中表演各種特技來

娛樂軍隊和民眾

”。印度軍人的

鑽火圈、疊羅漢

或許就如同我們慶祝節日時的舞龍、舞獅,

不同的文化、歷史土壤孕育出形態各異的文化表達形式。

這些藝能在我們看來可能是雜技

但在印度是有深厚民間基礎的

表演也算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從舉行閱兵遊行的目的來講,無非是對外展示軍事力量,起到震懾作用,

對內彙報軍事建設成果,團結民眾、凝聚人心。

作為後半場遊行的重頭戲,摩托車特技的主要著力點顯然在於對內。

摩托車特技除繼承英國殖民者傳統外,也同樣體現著

印度人公認的軍事精神價值取向——

勇氣與犧牲

(साहस, शौर्य और बलिदान)。

印度古代便有以驍勇善戰著稱的

拉其普特人

,古代軍事傳統為現代印度軍隊精神的建構做出許多貢獻。如今,勇氣經常被用於印度官方和媒體的宣傳話語中。

2020年7月,莫迪在列城向印度武裝部隊發表演講,通篇強調

勇氣對於軍隊和士兵的重要性

,表示勇氣的詞彙出現近30次。

印度建軍節的致辭中,莫迪與內政部長也多次提到“勇氣與犧牲”。在印媒對於摩托車特技表演隊的報道中,

多稱頌其可以輕鬆完成高難度技巧性動作,

英勇無畏的品質令人著迷。

還是頗為霸氣的(圖:shutterstock)▼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此外,

負責

邊境區域巡邏、作戰

的印度部隊也會參與摩托車特技表演,

這些部隊均為參與印巴、中印邊境作戰的部隊。

比如:印藏邊境警察部隊(ITBP)與2020年加勒萬河谷中印衝突有所牽扯。在印度國內

民族主義情緒和反華輿論盛行

的背景下,能看到邊境士兵帶來的表演,能夠大大激發印度人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

對於觀眾來說,共和日遊行中的摩托車表演,

既有娛樂性,又符合傳統價值觀,更能為自己的民族主義情感找到歸屬

,一箭三雕,自然倍受歡迎。

對錶演者來說,成為摩托車表演隊伍的一份子,不僅可以滿足自身追求,還能夠收穫無數民眾的掌聲、歡呼與尊敬。

綜合來看,印度閱兵遊行所謂的

“開掛”

也就不足為奇了。

給皇家“開掛”部隊敬個禮

(圖:壹圖網)▼

印度共和日閱兵式,又整活了

上一篇:顯示器還得選老牌子,聯想電競顯示屏Y27-30使用體驗。
下一篇:4月開始運勢滾滾來,財氣大旺,不再受窩囊氣的四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