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最早的“孔子拜見老子圖”是怎樣發現的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最早的“孔子拜見老子圖”是怎樣發現的

東平湖畔祖孫三代人的文物守護接力

本報記者孫曉輝

《尚書·禹貢》載“大野即瀦,東原厎平”,是為東平得名之始。位於山東省泰安市的東平縣,黃河、大運河、大汶河三河交匯,大汶口文化、名人文化、漁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交融,還有《水滸傳》故事主要發生地東平湖,被譽為“三山三水四分田”的魚米之鄉、美食之鄉。

最早呈現“孔子見老子”的漢墓壁畫、漢隸書法精品《張遷碑》、世界文化遺產戴村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佛山石窟造像……千百年來燦爛的文明,給東平留下了豐碩的珍貴文化遺產。

在東平,吳澄航、吳緒剛、吳振東三代文保人薪火相傳,以篤志敬業的熱忱,匠心傳承的擔當,矢志不渝地守護著寶貴的文化遺產。

脫下棉大衣護住張遷碑

東平縣沙河站鎮前河涯村吳氏一族,是當地“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書香世家。吳澄航出生於1918年,自幼酷愛書法,是遠近聞名的書法家。

1958年,吳澄航擔任東平縣文化館館長。當時,文物工作歸屬於文化館負責,他先後參加了泰安地區文物普查、大汶口文化遺址發掘等大量基礎性工作。同時,對館藏古代珍貴書畫深入研究考證,臨摹《曹全碑》《禮器碑》《孔廟碑》《華山碑》《張遷碑》等碑帖。

《張遷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書法造詣高。此碑自出土以來,為歷代金石、書法家所推崇。對書法研究頗深的吳澄航,一生“學張遷,寫張遷”,對張遷碑更是充滿真摯的感情。20世紀60年代,為保護好這件文物,吳澄航組織幾個老文化工作者,藉著夜色的掩護,將張遷碑從文廟轉運至縣委禮堂,並連夜搭建了一個草棚隱藏起來,秘不示人。

1965年的一天晚上,東平縣相關負責人悄悄來到吳澄航家,嚴肅地說:“澄航同志,我已經徵求了上級意見,打算將《張遷碑》轉運至泰安岱廟內保管。”聞此訊息,吳澄航很是難過,他太愛《張遷碑》了,這是出土於東平的國寶,是東平自東漢代以來文化傳承的重要物證。

數天後,縣委正式下達通知,決定將《張遷碑》轉移至泰安岱廟保護。轉運那天,在即將起吊的那一刻,陰冷凜冽的寒風中,吳澄航脫下棉大衣,鋪在車廂內,並從家裡拿來棉被,仔細地塞在石碑四周,生怕在運輸中造成一點磕碰損壞。注視著搭載張遷碑的車子漸行漸遠,吳澄航像送別遠行的親人一樣,戀戀不捨。

多年後,當吳澄航對兒子吳緒剛聊起這段往事,遺憾中帶著幾許欣慰。遺憾的是,《張遷碑》從此離開了東平;欣慰的是,《張遷碑》有幸在動盪的年代中得以完整儲存,為國人留下了一件文化瑰寶。

1978年6月,在父親吳澄航的言傳身教下,吳緒剛踏進了文物保護的大門。

“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工作後,吳緒剛騎著父親留下的腳踏車,揣著“本、杯、筆”,跑了兩年多,行程兩萬多華里,踏遍了東平的溝溝坎坎,將原來47處文物點發掘到300多處,一大批墓葬、遺址、石窟、廟宇等在普查中得到保護。

在文物普查中,吳緒剛如飢似渴地學習文物知識,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一直延續至退休。翻看這些日記,泛黃的紙張,斑駁的字跡,記錄著東平縣從1978年至2011年間文物普查、徵集、修復、管理等內容,如同一部鮮活的“東平縣文物保護史”。

挖掘機下搶救出國家一級文物

在東平縣博物館的石刻陳列室,陳列著一件漢代銘文石柱畫像石。石柱一面上部刻有“居攝二年”紀年銘文,下部印刻一站立人物。該石柱於1997年7月出土於東平縣東平街道辦事處金牛農場,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是一件讓吳緒剛感到驕傲與欣慰的國寶級文物。

漢代的東平被稱為東平國,是漢朝的諸侯王封國之一。上世紀90年代以前,關於東平漢代歷史的描述多見於歷史典籍當中,見證這段歷史的文物出土還相對較少。對漢代文物的普查、搜尋與挖掘,成為那個年代吳緒剛所在文保單位的工作重心之一。

1997年7月,東平縣建設金牛農場時,施工隊突然發現了一座古墓。吳緒剛聽說“石頭上有畫”,立即趕赴現場,經鑑定這是一處漢代墓葬。正當吳緒剛站在墓邊指揮搶救保護時,不遠處一臺挖掘機正在破碎條石。吳緒剛下意識地瞥了一眼,專業的直覺告訴他,這是文物!吳緒剛跑至挖掘機旁,揮動雙臂讓挖掘機停止作業。挖掘機師傅不解地吼了一聲:“你幹什麼?”隨後還想繼續施工。吳緒剛趕緊掏出一盒香菸,上車塞到挖掘機師傅手中,讓挖掘機停止作業,並與同事從挖掘機剷鬥下拖出了條石。

吳緒剛擦了擦條石上的黏土,模糊的銘文、畫像若隱若現。他心裡有底了,對施工方宣講文物政策,組織車輛將條石運回倉庫,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後經專家組鑑定,該條石為漢代“居攝二年”紀年銘文畫像石。

“一盒香菸搶救出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吳緒剛保護文物的故事一時間在文物界傳為美談。

“東平在漢代的歷史非常輝煌,不能讓歷史只出現在書本上,沒有文物佐證,就是歷史的缺憾。”吳緒剛說。

如今,這件西漢末年的畫像石柱被安放在東平博物館內,無言地訴說著中國墓碑的歷史變遷。據瞭解,這是目前國內最早的紀年畫像石之一。

近年來,為挖掘東平文化,吳緒剛從未間斷對文化遺蹟的研究,先後在《文物》《考古》等學術期刊發表文章40餘篇,對水滸文化、運河文化、民俗文化、石刻藝術等形成了深邃獨到的見解。四十多年來,吳緒剛新發現文物點332處,搶救、徵集流散文物近千件,其中多件被專家鑑定為國家三級以上文物。2008年,吳緒剛被國家文物局核批為“當代文博專家”。

以敬畏之心再現文物華光

子承父業,薪火相傳。如今,吳緒剛的兒子吳振東,已堅守在東平縣文物保護崗位上22年。

自幼與文物結緣的吳振東,耳濡目染下,愛護文物的種子早在心底萌發。當年的文物管理所人員少、裝置差,為保護文物,幾名職工住在庫房周圍。由於裝置簡陋,庫房內的紅外報警器經常發生誤報,不管時間早晚、颳風下雨,只要警報一響,還是學生的吳振東就跟著父親往庫房跑,全然不顧個人安危。

參加工作時,父親給他就立下了“從事文物工作,個人不得收藏文物”“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工作”的原則。二十多年來,吳振東一直按照父親的要求,默默堅守在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一線。

2007年,全國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東平是文物大縣,文物遺存豐富,為摸清文物家底,吳振東帶領一組普查隊員,進行拉網式普查,每一個村莊、每一座山頭,都要詳細走訪、登記、拍照。他白天普查、開車,晚上整理資料、繪製每一個文物點的地理位置圖和平面示意圖。經過一年多的辛勤付出,建立了完整翔實的文物資料庫。

面對破壞文物、危及文物安全的行為,吳振東也總是衝在最前面。

2011年10月,東平縣一小區挖掘地基時,突然出現大量銅錢窖藏,一度被民工圍觀哄搶。接到舉報後,吳振東立即趕到現場。

由於窖藏被破壞,吳振東組織人手將周邊的土方全部過篩清理,查詢散落的銅錢。為防止夜間被盜挖,他和一個同事晚上利用車燈和手電照明,不間斷在現場巡防。第二天,天矇矇亮,便和同事繼續投入清理工作,直到傍晚全部清理完成,將銅錢運回博物館才放下心來,“一心想著搶救文物,兩天沒敢閤眼。”

2021年6月,東平縣破損多年的堯陵禪寺經過編制方案、上報審批、施工招標等工作,終於開工修繕。當地村裡的一個包工頭想承攬工程,但是因為沒有古建資質不能投標。為達目的,包工頭百般阻撓,甚至威脅吳振東等人。

面對威脅,吳振東無所畏懼。他告訴對方,文物修復不是簡單的蓋房子、壘院牆,一磚一瓦都有文化上的要求,絕不會因為是當地人就可以優先攬活,絕不能出現“損毀式”修復,絕不可出現愧對歷史的瑕疵專案。經過幾番鬥智鬥勇,對方自知理虧,主動退場。

2007年10月12日晚8時左右,一家房地產公司在東平縣老物資局院內挖掘地基時挖到古墓。吳振東立即趕赴現場,發現墓群雖然曾被盜掘,但墓壁上有精美的壁畫,他立即聯絡警方保護現場,聯絡省內專家進行搶救性發掘。

在發掘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壁畫上有48個彩繪人物,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栩栩如生,再現了漢代人的生活習俗。

經專家鑑定,這是山東迄今發現年代最早、儲存最完好、藝術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畫,國內極為罕見,對於研究漢代喪葬制度、民俗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被評為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特別是孔子拜見老子的繪畫形象,被認為是最早的“孔子拜見老子圖”。在一個多月的挖掘過程中,吳振東注意收集整理資料,擔任副主編編纂的《東平後屯漢代壁畫墓》一書,被評為“山東省優秀考古成果一等獎”。

多年來,吳振東牢記父親的言傳身教,先後組織編制實施了洪頂山摩崖刻經、棘梁山石刻、堯陵禪寺、清真寺、前口頭古民居等文保專案20多個,參與考古挖掘專案7個,搶救文物11次,撰寫論文10餘篇,多次被評為“泰安市文物保護先進個人”。

如今,經過東平縣數代文保人的保護、發掘與傳承,東平縣現有文物古蹟500餘處,被列入各級文保單位名錄的達83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京杭大運河東平段)、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4處、省級13處、市級25處。東平縣博物館是泰安全市縣域唯一的國家級館,館藏文物10萬餘件,總量位居山東省縣級第二位。

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在吳緒剛、吳振東看來絕對不僅僅是一份職業,而是一種情懷的寄託。“文化工作者一旦進入文博這個門,一輩子是‘文物人’。在這個光榮的崗位上盡職盡責,把前人的工作往前推進,使文博工作不斷髮揚光大,這是傳承和責任,也是我感到最驕傲和自豪的地方。”吳緒剛說。

釋出於:北京

上一篇: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協議書模板(僅供參考)
下一篇:石昊勇闖登天路,與上界初代大戰,鳳舞建模有點醜,七神即將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