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花花菜,地軟軟

一頓就吃一缽碗

還沒立春,山西人已經在掰著手指頭算日子了:

啥時候才能拿起小鏟鏟,衝去圪梁梁,捋下榆錢錢,摘下槐花花,掐苜蓿、採白蒿,將天賜的野菜統統打包回家?

野菜挖回家,就是一桌豐盛的家宴。

圖/運城笑笑媽家常美食

山西人最懂人與山野的相處之道,在他們眼裡,田野上、樹梢頭,到處都是天然的菜園子。

萬物生長之際

,人們用心採擷這份轉瞬即逝的鮮美;苦秋與嚴冬之中,他們又用罈罈罐罐打造醃製幹曬的野菜世界,將陽光雨露與山野之風無限延長。

當輕盈的鄉野之味遇上匠心獨運的山西面食世界,會激發一場怎樣的味覺盛宴?

越野越鮮!草草花花入面來

山西人對野菜的愛是以命相抵的。明朝前期,黃河流域的水災氾濫,引發山西境內頻發的旱災,要是再遇上個蝗災、沙塵暴等接連暴擊,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就成了山西人應對天災的生活智慧。

野菜撥爛子,最清爽的春天味

撥爛子

原本是起源於過去食材匱乏而產生的憶苦飯,卻無意中打開了思路。這種亦菜亦飯,菜飯合一的飯,本質上就是將野菜與面拌在一起蒸出來的美味,在野菜集體出動的春季,山西人在面和菜的選取上思路大膽清奇,不斷突破,讓撥爛子立刻升級為

撥爛子(野菜版)

撥爛子,簡單又百變。

圖/匯圖網 攝影/諸葛不亮

白蒿柔嫩,苜蓿清香,這兩種野菜是撥爛子的天然助攻。

有句話叫,

“正月茵陳

(白蒿的別名)

二月蒿,三月割了當柴燒”

,當

“蒿團團”

灰白色的嫩芽開始在春風中散發出特殊的香氣,挖白蒿就成了正月山西家庭的團建活動。將白蒿挑出細小的草葉淘洗晾曬後,涼拌個豆腐、蒸個麥飯,再豪華點的做法是將拌上了油的白蒿與麵粉攪拌,放在篦子上,大火一開,做成菜香濃郁的

白蒿撥爛子

。運城人喜歡用白芷、三奈、香沙、白蔻,搭配山西老陳醋、運城線椒,調出醬汁,組成一桌白蒿家宴。

白蒿,蒸麥飯也一樣清香可人。

圖/匯圖網 攝影/光風菜譜

春分前後的

苜蓿

才一兩寸高,一團團,一簇簇。掐苜蓿會稍微費點勁,說是“掐”,也是因為只能一株株地用手指去採,高一點才能拽和揪。因為費功夫,所以凡掐回苜蓿,就必吃撥爛子。苜蓿口感溫柔,翠綠髮亮,做出來的撥爛子也舒服,透著些許甜味。再平凡的野菜野花,都能在撥爛子中化為一整盤山花爛漫。

口感溫柔的苜蓿,做法更加豐富。

圖/匯圖網

當面食碰上野菜,還有多少可能

玉谷葉

是在晚春長出來的野菜,這個名字據說是太原人的發明,還有人叫它“紅谷兒”。長得胖乎乎的,葉子背部有短芒,容易刮傷麵糊,因此是吃

蘸尖尖

的好食材。

提著葉柄,在麵糊中輕輕拖,就能掛上均勻的麵糊,放鍋裡清煮撈出,蘸上調料,就是一道既“面”又“菜”的美食。面與菜的融合,盡顯功力。面不能糊不能稀,才能與菜抱地結結實實,否則面菜分離,盡數敗退。在這一點上,山西人做得紮實,三聽白麵,一聽紅面,一聽豆麵,就能調和出柔韌的麵糊,牢牢匹配上玉谷葉的特徵。

玉谷葉蘸尖尖,熱乎乎軟綿綿。

圖/匯圖網

不苦不澀,而是滿滿的清新之味,是春天的經典款野菜——

薺菜

。薺菜在三四月時最為鮮嫩。《詩經》裡誇,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還是山西人誇得狠,

“二月薺菜賽靈丹”

,再直白點,就直接把薺菜叫成

“薺薺菜”

,忻州人還把薺菜叫做

末根根

,疊字可見愛意。薺菜與麵食是天作之合,

“薺菜餃子”

“薺菜餛飩”

都是經典組合了,山西人還愛拿薺菜來烙餅,更地道的做法是把薺菜和豆腐做成薺菜豆腐羹,可謂是山西版本的春天風物詩。

熱騰騰的薺菜豆腐湯,融進了整個春天的鮮味。

圖/圖蟲·創意

野菜是溫柔鄉,化盡了麵食的憨直,野菜也是春天的一把火,它帶著不被馴服的烈性,碰撞出了山野的激情。

“三月三,苦菜芽往出鑽”

,對吃苦這件事,山西人實在是甘之如飴。

苦菜

,就是甜苣,很容易和苦苣搞混。涼拌的苦菜有淡淡的澀,苦也是鮮的,實在是迷人的吃苦體驗。忻州人將苦菜焯水後泡在水盆中,用大蒜,蔥油辣椒拌過,撒芝麻,直接逆轉乾坤,由苦至甜!

經過主廚的巧手,清苦的味道也格外鮮美。

圖/匯圖網 攝影/無可奈何

帶刺的不一定是玫瑰,也可能是

刺兒菜

。渾身長滿了刺,在挖和洗的時候都有扎人的殺傷力,卻早早被人發現了“取菜煮食之,除風熱”的功效。山西人不怕惹它,只要用自制小鐮刀、小叉連割帶挖,就能挖滿一籮筐,敲掉刺兒後,就能洗去它的野性。刺兒菜用水焯過再調味、潑油、涼拌,不僅能感受到泥土的香味,還能體驗被小扎一下的刺激。

把小蒜醃起來也很好吃呀~

攝影/yjg5868

宛如野馬一樣剛烈的是

小蒜

。青黃不接的早春時節,地裡空空如也,小蒜就一馬當先燃出滿園星火。挖小蒜的人也執著,哪怕穿著爛棉褲繞著山架樑瘋跑,也得挖到這些香死老漢的二月小蒜。帶著鬚根的白色小蒜頭有著鮮美的辣味,用來醋醃炒蛋,都很好吃,尤其是油炸。一下油鍋,小蒜立刻奇香無比,出鍋後配上一碗細長的手擀麵,絕對是下面神器。

摘葉葉,吃葉葉

山西孩子的快樂你不懂

當撥爛子與地上的野菜打得火熱時,樹梢頭的葉葉花花則讓人彎腰時不忘攀爬向上,帶來更多的快樂與回憶。

槐花

滿院飄香的時候,山西孩子抱著長竹竿,一摘就是一大袋子。邊摘邊吃,算是摘花人的福利,牙齒碾碎花瓣的剎那,感受花朵的香甜,是原生的芬芳;面花相伴,則有奇異的化學反應。忻州人將槐花洗淨後拌麵再蒸,原平人還會多一道焯水的步驟,去除槐花的皂苷氣味。蒸好的撥爛子裡,槐花的晶瑩質感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甘甜,一嘗就能吃出淡淡的花香,融以蒜的烈香、香油的濃香,就能立刻沾染上“山西味兒”。

甜絲絲的拌槐花,也可以很火辣。

圖/圖蟲·創意

在饑荒年代,一樹

榆錢

能頂半月糧,現在也是早春的農家美味。榆錢的口感有微妙的黏滑感,特別適合與穀物混合,所以也能和玉米麵、莜麥面一起蒸苦累、窩窩。還有一種家常吃法是將榆錢在竹篩裡晾曬後,拌上面,用文火慢蒸,出鍋後澆入蒜汁,就是一碗熱騰騰的榆錢拌麵。還有榆錢面片、榆錢窩窩頭、榆錢煎餅、榆錢湯,個個能打。

麥飯、窩窩頭,簡單的榆錢有無數種吃法~

圖/運城笑笑媽家常美食

這些葉葉之中,少不了氣味濃烈、醉人,讓人上頭又上癮的

香椿

。吃香椿趕早不趕晚。以穀雨為界,頭茬香椿最香,入口餘味無窮,二茬就索然無味。鮮嫩的椿芽還帶著露水,拌豆腐、拌雞絲、拌黃豆、炸香椿魚,都是北方家庭廚房的家常菜。香椿炒雞蛋雖然常見,卻十分經典,屢吃不爽。摘到的香椿入沸水一焯,嫩芽從紫紅轉為嫩綠,倒入蛋液,雞蛋的核苷酸與香椿的穀氨酸帶來了雙倍的新鮮,放大了春鮮的口感。當然,麵食是晉地的主旋律,拿香椿來拌麵,是王道組合。麵條粘上了香椿碎屑,再鋪上一層炒雞蛋,讓香椿拌麵有“粘面不粘碗”的奇觀,更是香煞全場。

最鮮的香椿拌麵,一年只能吃一回~

圖/匯圖網

山西人處理各種葉葉還有不少小花招。

垂柳,忻州人也叫它們“風景柳”,

柳芽

風味極佳,可是有點苦。春天垂柳剛一出芽,河灘上就擠滿了捋柳芽的人。把柳芽焯水泡一晚上祛了苦味,泡茶涼拌兩相宜。

楊樹葉

的操作類似。用膝蓋頂住樹幹,等手抱緊樹後,唰唰唰幾下就能上到樹上,摘揀著嫩葉。摘來的楊樹葉焯水後放在涼水盆中浸泡三四天,換幾次水後就會消除苦味、酸味。楊樹葉上撒一層蔥花,再加點醋,就是一盆涼拌楊樹葉,用來蘸拿糕,非常開胃,還能和土豆絲拌起來包莜麵餃子。

柳芽炒雞蛋,春天最饞人的味道。

圖/黃美麗新三農人

延續春天:

怎樣才能把野菜吃上一整年?

摘野菜,時機很重要。

地皮菜

,要趁著春雷未響、春雨剛落。大同的歇後語,

“地皮菜遇到蒙生雨——大展”

,細雨微歇,萬物瀰漫著土地與枯草的香氣,地皮菜也就吸飽了水分盡情舒展,水靈靈、滑溜溜的,剁餡兒包餃子、包子正好。要不就是與雞蛋炒了,再來一盤醃鹹菜,就著玉米麵糊糊吃,精緻一點的還有涼拌蔥花地皮菜、蝦米地皮菜、地皮菜煨粉絲豆腐湯這些登堂入室的做法。不管怎麼做,素雅清新的地皮菜都能顯示出獨特的風味。

地皮菜和子飯,也是很地道的山西味兒。

圖/匯圖網

等到入伏,小暑和大暑之間,

蘑菇

最盛。雨後清晨,溼漉漉的土地裡拱起一個個的土堆,披星戴月地去揀,才能採到最白嫩的野蘑菇。用野蘑菇調高粱面魚魚,烹製成臺蘑羊肉栲栳栳,口中菇香都久久不散。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臺蘑羊肉配上莜麵栲栳栳,山西人的專屬美味。

圖/匯圖網

應時當令地採摘,只是保留山野味的第一步,想把春天吃上一整年,還要花上許多心思。

秋收後就得趕著

醃菜

。“一斤也就幾分,十塊吃到開春,深冬一鍋燴菜,香飄鄰里鄰外”,醃菜振奮了黃土高原上的苦寒。大白菜、蘿蔔、大蔥、芥菜、雪裡蕻,自不必提,冬天的野趣還屬野菜最濃。

頭茬的椿芽太短暫,就算留著不掰也老了。為了不辜負春的美意,太原人就揉制

椿芽鹹菜

。焯過水的香椿芽控幹水分碼放在瓦盆之中,在日光下曬出彤紅的椿芽水。鹽浸入椿芽,香氣溢位。醃過的椿芽是佐餐小菜,喝著玉米麵糊糊,吃著煎餅,就著椿芽鹹菜,一個餐桌都春意盎然,椿芽水還能澆麵條。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把香椿芽醃好,才不算辜負了春天~

圖/匯圖網

在山西,沒有什麼野菜是不能

的。新鮮的野菜經過日光曬過,就成了冬季版的薺菜、馬齒菜、槐花,延續了春菜的賞味期限,還能發展出新的風味。五臺山野生野長的蘑菇、管涔山的銀盤蘑、中條山的猴頭,同樣也可晾曬,乾製的蘑菇鮮味更足,長長久久地延續著自然的鮮美。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春天的野生黃花菜,乾製後就是一整年的美味。

圖/圖蟲·創意

只有依賴土地、眷戀土地的山西人知曉:很久以前,在農耕文明之初,蔬菜也是野菜,而今永珍更新之時,土地以野菜表達了這份綿延已久的豐盛。

草木有情,面菜相依。

人與土地之間,向來都是如此,互相滋養,密不可分。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地皮菜莜麵餃,魂牽夢繞的家鄉味兒。

圖/圖蟲·創意

山西人的麵碗裡,藏著多少草草花花葉葉根根?

文 | 詹憶夢、貓騎士

釋出於:山西

上一篇:和微調基本一致,只是引數沒變而已
下一篇:袁偉豪、蔣家旻合體傳播愛!“面癱刑警”學識放手,“反骨琪”力證錯愛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