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平均一起官司涉案金額超過2600萬元,這種基金可不能隨便投

今天你的基金跌了嗎?

這是過去幾個月,許多年輕人見面打招呼的常用語。這裡所說的“基金”,一般指的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每個成年人都能購買的公募基金。與之相對,還有一類私募基金,它們私下或直接向特定群體募集,管理規則也與公募基金不同。

近日,上海金融法院釋出了《私募基金糾紛法律風險防範報告》,讓更多公眾瞭解這個稍顯神秘的金融領域,同時也提醒更多潛在投資者:

投資有風險。

涉案金額高,執行難度大

對金融知識有一定了解就會知道,私募基金因其特殊性,往往被認為是“有錢人的遊戲”。從涉案金額來看,這句話確實有道理。

報告梳理了2016年至2021年,上海法院審結的全部542件涉私募基金案件,發現總標的額超過140億元人民幣,平均一起案件超過2600萬元,遠高於同期的一般金融案件。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以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私募基金的投資者增加,相對應的案件糾紛也明顯增長。2017年時,涉私募基金案件僅有22件,2018年快速增長至105件,到2021年已經達到174件。

值得注意的是,這542起案件遠不是全部糾紛。由於私募基金募集方式的特殊性,當發生糾紛時,大部分當事人其實更喜歡透過仲裁,而非法院的公開審理來解決爭端。

報告統計了同時期部分仲裁機構受理的私募基金糾紛,發現僅2018年至2021年,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涉私募基金案件就達721件,超過了全市法院6年的案件總數。

不過,私募基金雖然聽起來高階,涉案金額也高,但由於當前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主要是非上市公司股權這類高風險產品,一旦走到法律程式,勝訴方想要拿回賠償金的難度也很高。

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了171件涉私募基金執行案件,其中62。57%屬於無財產可供執行,完全執行到位的僅有14。62%。

違規承諾“保本”極易引發糾紛

私募基金的特點,註定了圍繞它的糾紛往往不會直接涉及普羅大眾。

報告顯示,法院受理的案件中,67。53%的糾紛來自私募基金內部,即投資者、管理人、託管人、投資顧問、銷售機構之間。其他的案件主要源於管理人或基金合夥企業訴投資標的相關方的對外投資糾紛。

說到底,還是緊緊圍繞著投資基金的幾方展開。並且,私募基金不需要面向全社會公開投資方向等資訊,因此如何監管管理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上海金融法院調查發現,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多規模較小,配備的合規人員數量就更少了。以至於在一些案件中,出現了私募基金管理人違規承諾可以“保本”的現象。

要知道,現在就連銀行售賣的絕大多數理財產品都不允許承諾“保本付息”,私募基金這樣一個高風險的投資領域,居然還對投資者作出承諾,也難怪事後會因此引發糾紛。

在建議加強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管的同時,報告還呼籲所有潛在的投資者增強風險意識,不能為了獲得高收益,在填報資訊時故意瞞報、謊報,讓自己可以滿足投資條件。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華為又一款翻新機上架,到底值不值得買?
下一篇:越南大米出口乘勢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