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國》存疑之三:諸葛亮為什麼不走子午谷?

《三國》存疑之三:諸葛亮為什麼不走子午谷?

動車經過洋縣西站……望著遠處時隱時見的秦嶺餘脈,不經然,心頭想到了一個人,蜀末大將魏延。我們知道,在諸葛亮首伐曹魏的過程中,魏延曾經建議諸葛亮,由自已帶5千精兵,走子午谷奇襲長安的策略,卻被諸葛亮否定。針對魏延獻計被否這個話題,千年以來一直是兵家的爭論焦點,對錯各據一詞,我曾也研究過,但無準解,因為當時沒嘗試過,也就難言成敗!如果從邏輯推理和全域性來看,不管魏延此計成否,諸葛亮不採用都是對的,為什麼呢?我們今天就扯上一扯:

1。子午谷在哪?蜀魏兩國之間有一道天然屏障,即秦嶺,秦嶺北峭南緩,東西近千里,南北近四百里,海拔達一千五百米。古代稱山道北口為子,南口為午,谷為道,這個子午谷的午就處於如今的洋縣與石泉之間,也就是在目前新開通的“西成高鐵”線路的東側不遠,非常難走和險峻,但它是從漢中到西安之間3條古道中距離最近的,除了採藥外,一般人不會選擇走此道。

2。魏延此計可行否?答案是:可行,但不能這麼做。原因有三:

一是天時與人和不適宜,我們要知道,諸葛伐魏是在什麼背景下發生的?是在蜀國大將關羽失掉荊州後,諸葛亮在不得已情況下才出此下策,這叫以攻代守(也可稱是打腫臉充胖子),我們想一想,如果關羽沒失荊州前,關羽擁兵近十萬,諸葛亮在益州有40萬(演義裡稱百萬,這扯淡,因為三國末期全中國所有人加一起才700多萬),如果這時伐魏,可以分兵兩路,關羽從荊州走水路,攻許昌伐洛陽,諸葛亮從漢中走山路,奪長安取洛陽,使曹魏首尾難顧,這勝算多大啊?而失去荊州和劉備兵敗夷陵後,蜀國已元氣大損,這時伐魏?鬼才信!所以,諸葛亮伐魏用的是“陽謀”,佯攻實守,不然魏吳合縱伐蜀,蜀必亡!怎奈,魏延不知諸葛亮北伐的真實初心。

二是假設魏延此計勝,把長安拿下來了,接著怎麼辦?諸葛亮就得硬著頭皮來守長安,至於從長安攻打洛陽想都不用想(洛陽到長安近400公里,長安到成

上一篇:李立群女兒慶32歲生日,和黑人男友分手後仍單身,膚白貌美引讚歎
下一篇:青海銀行前董事長被判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