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關於跑步時有氧基礎的一些思考

作者:老威修斯_宋偉江

“有氧基礎穩固與否,跟比賽中呈現的速度能力,以及當下檢測到的最大攝氧量,都沒有必然的正向關係。”

前兩天與跑友交流,涉及到有氧基礎的問題,其中有兩個問題比較典型。

1、跟同場比賽的人相比,速度差不多,但是自己的平均心率到了170左右,別人卻還在150左右,要如何才能練成人家那樣的“低心率”水平?

2、在練有氧基礎期間,自己的最大攝氧量在不斷走低,是怎麼回事。

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前者是訓練有素的進階跑者容易思考的問題,後者是初跑者容易困惑的問題。

有氧基礎是地基

“有氧基礎是跑步的地基”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簡單地說,它是人的心肺系統對於一定的運動強度的適應程度。複雜一點說,

是透過針對有氧系統的訓煉,來鍛鍊慢肌纖維,產生線粒體,提高運動中使用脂肪供能的水平,從而確保運動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率呈緩慢、平穩漂移(上升)的趨勢。該漂移趨勢越平緩,漂移比例越小,說明有氧基礎越穩固。

關鍵點是,在身體利用有氧代謝來供能的前提下,使運動得以持續更長時間。

如果有氧基礎差,身體不適應正在從事的運動,即使強度不大,心率也會飄高。譬如,有的跑友剛剛開始練跑步,10分鐘左右的配速,平均心率可以到150上下。如果設定一個較低的心率目標,例如130-140(這也是一般練習有氧基礎的通行做法),為了確保心率在目標區間,則“寧可慢到走”。

隨著有氧基礎逐步紮實,慢慢地,心率保持在目標區的情況下,從走,發展到可以慢跑,逐漸地,可以把速度慢慢提高到快跑。

這就有了另一句常說的話:

“有氧基礎好,讓你在

低心率區

越跑越快。”

譬如,

老威本人過去以140心率跑進6分配速的10公里為目標,現在則可以在135左右達到同樣的速度要求。或者140平均心率可以將速度提到530附近,這就有賴於有氧基礎的最佳化。

但正是這句話,讓很多人誤解了。

錯漏了其中

“低心率區”這四個字,這是關鍵的前提。

因為

不存在這樣的邏輯:有氧基礎好了,你在全區域都越跑越快。

這個不存在。實際上,是低心率區越跑越快,與有氧基礎越來越好之間,有邏輯關係。

而比賽中的狀態,

即使你的有氧基礎很好,也不是必然在比賽中一定比有氧基礎差於你的人心率更低。

這個很好理解,比賽

不是在低心率區進行,誰會以這樣的強度去比賽?

有氧基礎好,是說明運動基礎好,而比賽時需要的速度能力,是另一種能力。

這有點像地基和大樓。

固然蓋大樓需要打地基,但是蓋大樓本身也需要專項能力,不是說打了一個50米深的地基,蓋樓的功夫就變得簡單了。

如果蓋一個只有一層的樣板間,它需要非常高超的裝潢能力,但是由於只有矮矮的一層,地基可能要求並不那麼高了。

在純速度的專案中,有氧基礎可能沒有什麼作用。一些有天分的跑者,實測有氧基礎並不好,甚至比較

差,平時也不怎麼訓練。但是在運動會上,跑短距離專案成績卻很好。

我就看到過一位跑友自己寫文,說百米也有個11秒幾的水平(很不錯啦),但是發現自己的有氧基礎很差,反過頭來從頭打有氧基礎。畢竟平時的健身跑,還是有氧跑為主。想要透過跑步健身,跑得更好,打有氧基礎的投入,是不白費的。

並不是說短距離專案不需要有氧,那是對短跑運動員的不禮貌。

有氧基礎差,不表示速度能力就差。而對於短跑運動員來說,速度能力當然好得一塌糊塗,他們同時也有可能有氧基礎也優秀。有的專案,靠肌肉力量完成(如百米衝刺),有的主要靠無氧代謝能力(如10公里,或者高手的半馬,以1小時左右為限),長距離則靠有氧能力(向老威這樣有氧能力比較好,速度能力比較差的人),有的則有氧能力和速度能力都厲害(像各類高手,不管短距離還是長距離)。

有氧能力不是速度能力的充分條件

Polar體系裡有個很好的指標:跑步指數。

直觀地解讀,就是當次訓練如果是有氧運動形式為主,顯示的跑步指數會高於該廠“躺測”的VO2MAX潛力值。

反之如果是速度型的訓練,得到的跑步指數會低於這個標杆值。

如果你的速度很快(自己跟自己比,或者跟其他人比),但跑步指數依然很高(說明這樣快的速度,卻依然在有氧區間完成),說明你是大大的跑神,還能跑更快!

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你的速度不快,但是得到的跑步指數也低,說明你的速度能力比較差。

以本人最新的資料(昨日)為例:

從中可以看出:這個速度下的平均心率比一年前有了下降,說明有氧基礎在進一步最佳化。同時,較高的跑步指數(我的基準VO2MAX潛力值是56,也是上週新測的),說明這個強度(速度和心率的組合)是我的有氧效率比較高的運動形式。

我用一個狀態比現在好的月份的速度跑做個對比:

速度439,平均心率達到無氧閾值偏上(A+R區),得到的跑步指數50,雖然還在優秀區間,但是與常規相比,明顯降低了。

說明什麼?說明達到這個速度,基本就是老威的無氧區間了(本來嘛,5公里就是應該在無氧區間),而綜合來看,老威的有氧能力是強於速度能力的。

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不怕慢,老威可以跑很遠,但是

速度能力相對要遜色。

最近的一次馬拉松全程,我用的低有氧區間(E區)跑完的。而給出的評定,也同樣說明老威的優勢在有氧能力,比速度能力要更好一些。

毫無疑問,從心率來看,速度有可以提高的空間,但是基於“有氧能力強於速度能力”的判斷,速度提高後,有可能疲勞會快速增加。

家裡這花開了,我很歡喜。

有氧基礎和最大攝氧量的呈現,沒有必然關係

最大攝氧量有幾個方面的含義:

一是遺傳的概念。基本上每個人的最大攝氧量的天花板主要來自遺傳。

二是個人潛力。打個比較嚇人的比方(凡是比方總得反差大點比較醒目),如果遺傳因素意味著可以有100分,但是一個人生來有某方面的缺陷,縱然遺傳不錯,但是個體條件卻打了折扣,其潛力充其量只能70分,這時候個體的天花板變成了70分。

三,雖然有70分的潛力,但後天從來沒有加以開發(訓練),而是天天貪吃好睡,則可能實際呈現出來的只有30分。

街坊的一隻4歲金毛,每天穿著這件背心得意洋洋地來跟人搭訕,跟我很親

我所知道的不同廠家透過跑表對這個資料的展現規則,是不同的。

Polar躺測得到的是第二種,所以,它會註明“如果要達到這個水平,需要刻苦的訓練”。

Garmin呈現的則是第三種,即根據你在本次訓練中的表現,來得到你當下的這個數值。

所以,對於正在進行有氧基礎打造階段的朋友們來說,訓練強度比較小(地基都還沒有打好,大樓的模樣當然還看不到啦),壓根沒有到VO2MAX得到發揮的地步,呈現出很小的資料,或者根據訓練程度的不同,資料呈現下降的趨勢,也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啦。

說到最大攝氧量這個概念,老威的態度是:隨緣。

在Polar裡,我的躺測(潛力)基本穩定在55-57之間,最近的一次也是56,這個數值經過長年累月的跟蹤,基本上是可靠的,至少

我是很信任的

而在Garmin系統裡,它是展示當時的狀態,如果短期內進行大強度(即儘量讓系統偵測到是在迫近“使用肌肉中氧氣的最大能力”的狀態),很有可能短期內都會發生波動。

我偵測到的最大記錄是53,近期(天冷了,發羊癲瘋一樣猛跑的次數少了),則是50為多。

值得一提的是,Garmin中,伴隨著VO2MAX指標,一定會有一個成績預測。

對我來說,這個成績預測基本上只能望洋興嘆。

忽然有一點靈光閃現:老威是個速度能力弱於距離能力的跑者,對於那些速度能力強的跑者來說,是不是這個預測,並非我這樣覺得不可高攀呢?

下面是VO2MAX分別是53和50時的預測,分別是5月份狀態最好的月份,和眼下(上週)的水平。

處在這個區間的朋友看看,下列的成績預測,對你們是不是覺得可以企及?反正對我來說,我達不到。

不過,這個“在訓練中實際呈現出來的當下VO2MAX”水平,綜合潛力值、實際訓練強度達到的百分比等因素來看,兩家其實是很吻合的——畢竟我從來沒有在日常自我訓練中,達到過100%的拼老命的地步。弄到100%賣力,我也不敢這麼做,怕大清早的在街上立撲。所以,實際呈現的數值,無論53還是50,比潛力值(56)要小些,基本算是達到了90-95%的潛力值,是正常的。

本來想一起說說跑力的話題,篇幅太長了,下次吧。

上一篇:大勝衛冕冠軍30分,豪取七連勝的籃網隊,終於有了爭冠的模樣
下一篇:成都一小區開啟“一勺米”鄰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