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他叫邁克爾·沃夫,

出生於德國慕尼黑,65歲於香港長洲島離世,

3次獲得荷賽獎頂尖攝影師,

他的名字你或許陌生,但他的作品你一定見過。

大西裝、喇叭褲、90年代時髦的皮夾克,

街頭“就地組裝”的各式凳子和民間藝人,

寸土寸金的香港高密度住宅

和草根老建築

以及曾經湧入無數人的

“世界工廠”

……   ……

Portraits Made in China中國肖像

Portraits Made in China中國肖像

Architecture of Densitiy建築密度

Toy-Factory-Portraits

玩具工廠肖像

24年裡他跑遍了中國的城市與鄉村,

不斷尋找大樓、街巷與物品背後的人情味。

“不斷變化的城市與其中人的生活”

是他永恆的主題。

有人說他黑化中國,淨挑落後的地方拍,

也有保安扣留他,沒收過他的膠捲,

世人

“誤解”,

阻擋不了他記錄的腳步。

Toy-Factory-Portraits

玩具工廠肖像

他說從不想嘲笑或捉弄誰,

只想做一個

“拿著相機的都市人類學家”

飛速發展的城市、落寞的鄉村、來自民間的創造

他的鏡頭下,

有你來不及細看的中國。

工作中的沃夫與其工作室

01。

Portraits Made in China

1997-1998 中國肖像

Portraits Made in China

“這件帶毛領的皮衣和皮帶我也有一模一樣的!”

“好真實,我爸以前就愛這麼穿。”

“那會兒的褲子為什麼都這麼長···“

好像每隔一段時間,這組照片就能在社交媒體上被議論一番,看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照片

出自一個德國人之手。

1997年到1998年,中國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沃夫對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看著無數湧向城市的鄉鎮青年,沃夫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

“被忽略的時髦感”,

他希望能記錄下看到的一切。

穿著90年代流行的皮夾克、寬大西服、喇叭褲、牛仔衣···面龐浮現的青澀,和不加修飾的鄉村背景一起,呈現出

上世紀末中國城鄉的真實景象,

20年後看,依舊讓人感慨。

儘管有人不愛這樣的

“不光鮮”,

但時代的洪流下,小人物奮力追趕的姿態,又何嘗不能代表蓬勃發展的中國。

02。

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建築密度

Architecture of Densitiy

香港是世界上最密集、人口最多、垂直度最高的城市之一,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將近700多萬人,整個香港有超過6500座高樓,

遠遠超過了紐約,是名副其實的“摩天大樓”

之城。

1994年沃夫就因為工作來港生活:

雖然在香港已經生活了將近10年,但只是日復一日的工作,都不曾真正認識過這個城市。

從那時起他便逆流而動,

記錄著這座“被摺疊”的城市。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照片中看不到建築的邊界,沃夫消除了天空與地平線,只有不斷延伸生長的橫豎線條與規整的格子,他們記錄著香港密不透風的建築佈局,

震撼之餘是不斷的重複,又重複。

畫面傳達著大城市宿命般的壓迫,可鏡頭再推進一些,夜幕下的“格子”又散發出生活的細節與煙火氣息,

那裡濃縮著無數個家庭的生老病死,細微的生命跡象浮出水面:

晾著的襯衫,百葉窗後的剪影、不同色調的燈光……

一切都不只是建築物,更是對大城市的隱喻。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03。

Real Fake Art

真實的山寨藝術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Real Fake Art

在深圳一個毫不起眼的客家村落——大芬村,

竟然隱藏著數千名“農民畫

工”們,

為了養活家人,他們拿起畫筆化身中國的梵高、莫奈、安迪沃霍爾……短短几個小時,名揚海外的名畫便被複刻。

根據資料顯示,

歐洲市場70%的油畫來自中國,而80%的油畫產自大芬村。

2006年邁克爾·沃夫來到這裡,花費幾天時間便完成了這組《真實的山寨藝術》(Real Fake Art)。

在這個“中國油畫第一村”,沃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當他問起其中一名畫師如何完成梵高的名作

《向日葵》

時,他回答:

“這張很簡單,只要畫四百筆左右就完成了!”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在這個系列裡,沃夫希望能探討在現代藝術世界中,

如何看待這樣大規模生產的現象,

去思考畫作背後暗藏的創作動機與藝術價值,也喚起中西方之間關於文化與商業的溝通交流。

如今的大芬村,正慢慢向著原創之路轉型,獨特的藝術創作氛圍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年輕畫師們,大芬村不再是沃夫記錄下的那個大芬村,但他的影像卻記錄了

那時中國油畫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04。

Toy-Factory-Portraits

玩具工廠肖像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Toy-Factory-Portraits

曾經,世界上約75%的玩具都是“中國製造”,

無數的玩具需要無數個工人來製造,但只有當你親眼目睹,你才能完全理解這個資料背後的概念。

因為從小對塑膠玩具著迷,2004 年,還在為德國《 Stern》雜誌工作的沃夫拍攝了一組

《中國:世界工廠》

的專題作品,展示了一群工作在國內某玩具製造廠內的中國工人的真實狀態。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照片展示的一張張無名者的面孔,足夠讓人意識到,無數小玩偶背後是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機器。沃夫也希望用鏡頭告訴世界:

在大多數為世界兒童帶去快樂的玩具背後,是一個個中國人努力的身影。

後來的展覽上,沃夫還專門找來海量的玩具,與這一系列的

“玩具創造者”

們放在一起進行展出。

當然,這些工人的凝視使玩具海洋變得人性化同時,也促使我們反思在消費者驅動的全球化貿易中,人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該如何應對源源不斷的產品渴求。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05。

Sitting in China

中國凳子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Sitting in China

1996年沃夫來到北京,在衚衕裡溜達時注意到一類特殊的椅子:有些用殘破的椅子改造而成,有些就地取材,

用木頭、石頭、磚頭、電線和破布搭成,

他覺得很有意思,還撿了兩把帶回香港。

到了2002年,邁克爾·沃夫出版了他的

第一部攝影集《坐在中國》,

與其他肖像攝影集不同的是,他的主角就是這些在中國的大街小巷的“自制”凳子。

《舊金山紀事報》曾經將這些凳子描述為

“中國的民間智慧”。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系列的椅子,大多被修補過、重新配置過,有的甚至“改頭換面”過十幾次,但這些二手物品都在不經意間釋放著

“內在美”。

當時有警察質問他為何不去旅館給新椅子拍照,並說:

“不,你覺得中國很落後,你想讓外國人取笑我們。”

但沃夫始終覺得:

“這些椅子是‘沒有設計師的設計’,它們每一個都反映出主人的個性,我很為它們的審美所折服。”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除了將視角放在中國,沃夫還曾創作出

“谷歌街景裡的不幸事件”

系列 ,利用谷歌街景去擷取被電子機器捕捉到的私人瞬間;以及震撼人心的

“東京壓縮 ”

系列,鏡頭下是日本地鐵早高峰的擁擠……

可以看到,沃夫的作品主題幾乎都與人有關,那是長期思考、四處行走後產生的創作衝動,

歸根結底是對人以及周遭環境的關注。

這個德國人,拍下90年代的中國人,看完回憶拉滿

本文圖片來源:

邁克爾·沃夫官方網站

上一篇:別把這3種物品放家裡!都是甲醛源頭,綠植要被“燻哭”了
下一篇:運動完後腰酸背痛?學會這幾招,告別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