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奶奶扭送3歲孫子進派出所,撕開了中國式教育最扎心的真相……

嚴厲教育的目的雖然也是想給孩子打造出華美的人生宮殿,到頭來卻只能造出一間精神牢籠,陷兒童於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給孩子造成經久不愈的內傷。

——尹建莉

親奶奶竟要扭送3歲孫子去派出所你敢信?

最近,一段影片衝上了熱搜,內容並不複雜——

10月17日,湖南婁底一個3歲左右的男孩去鄰居家玩,走的時候順手拿了鄰居家一瓶酸奶。

男孩奶奶發現後,立即把酸奶還給了鄰居。

她見孫子還在哭鬧,直接拉拽著孩子上車:“當小偷啊,抓起來,到派出所去!”

孩子嚇得拼命掙扎,崩潰大哭。

奶奶大聲質問:“還偷不偷?”

孩子帶著哭腔回答:“不偷了。”

伴隨著孩子絕望恐懼的哭喊,影片拍攝者讚不絕口地稱讚道:

有人覺得奶奶野蠻粗暴,我倒覺得這是三觀最正的教育,孩子的底線問題不能慣,一定要讓他記憶深刻。

更嚇人的是,沸點影片發起了相關話題的投票,

1。4萬人中有約1。1萬人贊同奶奶的做法。

而在影片下方,獲贊最高的評論,是稱讚這種教育讓孩子受益終身。

如何讓孩子受益終身呢?

無非是——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萬一有那麼一天就晚了!”

“就得讓他怕,以後才不再犯!”“必須讓他從小端正態度,認識到錯誤!”……

What?什麼時候透過威脅,給孩子製造恐懼,成了讓孩子“受益終身”的教育了?

我想問問那些給這種教育方法點讚的人——

一問,要是你處在小男孩的位置上,是願意被貼上“小偷”的標籤,扭送到派出所?還是願意家長給自己做個榜樣,跟鄰居說明情況道個歉,把酸奶還回去?

二問,你覺得這兩種方式,哪種更能讓孩子在改正行為的同時,成長為一個心地善良、自尊自愛的人?

答案不言自明。

無數個真實育兒案例告訴我們,採用懲罰、羞辱、威脅等手段對待孩子,無論出發點多麼好,孩子都不可能發展出誠信、自尊的品質。

結果只能是,被嚴苛對待的孩子,學會了苛責;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被當做小偷的孩子,學會了弄虛作假……

孩子需要家長教是非對錯嗎?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這種教育只能起到反效果,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推崇呢?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他們潛意識裡預設了孩子是無知、莽撞、沒有規則的;成人則是得體、有序、正確的。

這意味著,成人必須教育孩子是非對錯,把孩子天性中帶來的“毛病”和“錯誤”消滅在萌芽中,才能防止孩子“道德敗壞”。

於是乎,無論大人對孩子多麼不尊重、粗暴、控制,只要“孩子將來好”,即便給孩子留下了經久難愈的心理創傷,也是用心良苦的、可以被理解的。

我們往深裡想一想:

想讓孩子表現得有教養,就沒教養地對待他?想讓孩子成為品行端正的人,就把他當小偷對待?想讓孩子懂文明講禮貌?就粗暴教育孩子?……

如果對孩子極端嚴厲,就能讓孩子永不犯錯,將來成為優秀的人,那天下將盡是良民英才。

那被這樣教育的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子?

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中講了一個真實案例:

有位媽媽從女兒1歲多開始,就在各個方面對孩子進行嚴格管教。

孩子不好好吃飯,就把碗裡的飯都倒掉;不好好刷牙,直接折斷牙刷丟進垃圾桶;不不好好背古詩,就用戒尺打手心……

確實,在這位媽媽的教育下,孩子很乖,按時吃飯,認真刷牙,會背很多古詩。但剛剛3歲多的孩子,性格卻非常古怪。

一方面表現得膽小怕事,到外面都不敢跟小朋友玩;另一方面在家裡脾氣又很大,且表現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殘忍,比如虐待家裡的小貓,把貓尾巴踩住用腳跺,或用沙發靠墊把小貓捂到半死,看小貓痛苦的樣子,她則表現出滿足的神情。

一般小女孩都喜歡芭比娃娃,她則對這些娃娃好像有仇,動不動就肢解芭比娃娃,把娃娃的頭和四肢揪下來,甚至用剪刀剪破。

這就是教育的真相——

孩子被斥責、打擊、恐嚇、打罵澆灌著長大,是不會成為一個大度、真誠、有同理心、善待自己和他人的人的。

被嚴厲教育的孩子背後是另一個孩子的創傷

當然,我倒不是說家長對孩子抱有向善向上的期待有什麼問題,期待孩子光明磊落,期待孩子成為一個誠實的人,有什麼錯呢?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有一句話:

“家庭教育中的錯誤往往是無意間產生,使結果和願望背道而馳。不是家長愛心不夠,只是他們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對。”

說白了,沒有被尊重、寬容、溫柔對待過的孩子,即便長大後成了父母,也很難給予孩子尊重、寬容和溫柔。

這讓我想起了小A一家。

小A今年上初一,據他父母說,孩子上小學的時候,一切都很好,自覺學習、不貪玩、跟同學關係也很好。

可自打上了初中,尤其是最近兩個月,上學不是忘帶這個,就是忘帶那個,更嚴重的是,上課溜號,作業寫得非常敷衍。

小A爸爸的原話是——

“他犯一次錯,我就批評他一次,再懲罰他一次。可怎麼就是不長記性?難道這孩子一點兒自尊都沒有嗎?是不是罵得還不夠狠?罰得還不夠多?”

被問到為什麼要如此對待孩子。

小A爸爸答道,只要孩子覺得羞恥,就不會再這樣做了,我小時候我爸當著所有親戚狠揍我一頓,說再這樣就當沒有我這樣的孩子,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馬上就把壞毛病改了,我對小A還是太心軟了。

真是讓人窒息又嘆息的一幕。

小A爸爸,其實也是暴力和羞辱教育的受害者,他的童年滿是創傷。

他的爸爸用暴力壓制他;用羞辱打碎他的自尊和自信;用威脅誘發他的恐懼感;然後打著“一切為了你”的旗號美化自己的行為,把所有錯都歸到他身上。

小A爸爸所謂的“改掉壞毛病”,經過交談得知,也只是在爸爸面前特別乖順,懂得了為自己的行為找各種各樣的藉口。

而當他的身份從孩子變成父母后,不知不覺就把童年遭受的暴力和屈辱粉飾成了愛和關注,自然而然地,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了自己的孩子。

也許小A爸爸自己都沒意識到,他自以為在“教育”孩子,在“關愛”孩子,其實只是在發洩從童年開始積澱下來的不甘和恨意。

滿足需求,而不是消滅問題行為

話說到這,一個問題呼之欲出——

這不能做,那不能做,難道眼看孩子做錯事也當沒看見,任由他破罐子破摔嗎?

我們要確定一個大前提,那就是

孩子所有的行為,不分好壞,背後都有其動機,都是在滿足某種需求。

需求滿足了,行為的動力才會消失,如果不被滿足,行為就會反覆出現。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講過一個故事。

他的一位來訪者,總是偷父母的錢,然後再讓父母知道。

而父母呢,每次都勃然大怒,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教訓她,讓她改掉偷錢的壞毛病。

但她下次還會繼續偷。

在跟這位來訪者深度溝通之後,武志紅老師發現,那個時候的她對父母有很大的情緒,她生父母的氣,對父母感到失望。

她想跟父母表達,可普通的溝通方法,並不能讓父母理解她的心情,所以她就想透過偷錢的行為激怒父母,讓父母主動跟她溝通。

確實,如她所願,父母被激怒了,可也只是被激怒,他們想盡辦法制止和糾正孩子偷錢的行為。

但孩子為什麼偷錢,為什麼又讓他們發現,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情緒,他們完全沒想過。

於是,一個惡性迴圈形成了。

父母越是教育孩子,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就越大,就越不會改正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感嘆“孩子怎麼這麼難養”時,有沒有想想,孩子那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孩子真正的需求又是什麼呢?

是的,孩子的行為也許是不當的,可要是我們能夠滿足他的內在需求,引導他用正向的行為去表達,那麼他還會繼續不當的行為嗎?

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說:

“兒童是脆弱的,成長只需要鼓勵,不需要懲罰,一切嚴厲的對待都隱藏著某種傷害。

寬容而飽含真誠的教育,總是最美、最動人的,對孩子也最有影響力。”

共勉。

[微風]​[微風]​歡迎您來好媽媽成長營, https://i。zmedc。com/RFjIfi 成就孩子,幸福自己。

上一篇:3-0!中超大黑馬狂飆!張呈棟國罵+準備打人,領隊過來都攔不住
下一篇:開撕!張蘭列舉10條直指大S的罪證,誓要為兒子鬥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