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測試|為什麼失去的痛苦大於收穫的喜悅?

買在無人問津時,賣在人聲鼎沸時。絕佳的投資機會往往都出現在無人問津的時刻,這是A股市場的經驗之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上證指數整體上呈現震盪下行的趨勢,不斷考驗投資者的心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總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格外重視,似乎“失去的痛苦”要大於“收穫的喜悅”,厭惡風險是人的天性,而這種損失厭惡心理讓我們下意識做出不理性的行為。

本期的投資心理賬戶測試希望透過兩個小測試幫助你觀察自己的行為多大程度上會受到損失厭惡心理的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STEP1

測一測

1。 你在玩一款遊戲,遊戲設定了兩種得金幣的方法,第一種確定給你10萬金幣,第二種按照拋硬幣的方式,如果正面向上,可以拿20萬,如果反面向上,金幣就沒有了。你會選擇哪種得金幣的方式?

A。 第一種

B。 第二種

2。 如果你投資的基金連續兩年增長超15%,第三年卻下跌20%。此時,你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

A。 並不會因為第三年的損失而煩惱,因為總體來看基金淨值還是上漲的。

B。 前期的盈利也彌補不了此時損失的痛苦,你內心感到很沮喪。

STEP2

學一學

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損失厭惡”這個概念源自以色列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於1979年發表的《展望理論:風險決策分析》。它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對於多數普通人來說,對於不確定的結果,必須要得到至少2倍於風險的擔保(Gintis,2009)。這反映了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的不對稱,人們面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獲得的快樂感。也就是說,人們面對收益時會厭惡風險,而面對損失會追逐風險。

丹尼爾·卡尼曼曾表示:“損失厭惡這一概念,絕對是心理學對行為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在生活中,利用損失厭惡心理來影響人們的事情也隨處可見。比如,商家向顧客發放限時促銷優惠券,截止日臨近時,消費者會產生如果不使用就損失的感覺,因而大機率會選擇使用優惠券。 再比如,一些遊戲會設定面板限時體驗階段,讓使用者有了擁有感之後,再讓使用者對這些面板進行付費,難度會大大降低。有學者認為,損失厭惡是人類進化的產物,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殘酷的生存鬥爭,損失厭惡型主體比其他型別主體更有優勢。

在投資中,我們也經常受到損失厭惡心理的影響,比如相比於收益,我們內心對“割肉”的痛感來得更加強烈,所以及時止損才變得那麼困難。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我們容易沉溺於過去的“沉沒成本”中,從而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如果適當地設定止損線,則可以幫助我們減輕虧損的過度積累。

總而言之,無論生活還是投資,我們都可以透過理性分析,逐漸跳脫出“損失厭惡”的思維陷阱,更理性地面對投資和消費。

參考資料:

1) Gintis, H。: The Bounds of Reason。 Game Theory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XVIII, 286 pp。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and Oxford, 2009。 Hardback;

2) 高頓研究院大佬日常《漫畫金融之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

注:本資訊僅用於鵬華基金投資者教育宣傳,測試結果僅供參考。本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資訊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資訊做出決策。我們力求本材料資訊準確可靠,但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資訊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來源:鵬華基金鵬友會)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按摩的力氣越大效果越好嗎?
下一篇:【機構調研記錄】中加基金調研矽寶科技、太極股份等3只個股(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