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元憲宗和元世祖忽必烈是什麼關係?元憲宗和元世祖元世祖是什麼關係

元憲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嫡四子託雷的兒子,並分別成為元朝的第四任和第五任皇帝(大汗)。

這一對天之驕子在蒙哥執政期間,曾因為對長城以內中原地區治理方式的分歧,發生過嚴重矛盾,後來的元世祖忽必烈差點就被剝奪一切權力,成為廢人。

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哥突然派遣親信阿藍答兒、劉太平帶著一支龐大的官僚隊伍,跑到忽必烈的封地,專門設立“鉤考局”(相當於審計局加紀檢委),對忽必烈封地內的財政和屬官進行檢查和考核。

根據《元史·姚樞傳》中的記載,阿藍答兒、劉太平等人在深入檢查後,列出了忽必烈下屬共計有一百四十二條罪狀,把忽必烈的親信下屬幾乎一網打盡,並揚言全部殺掉:

或讒王府得中土心,憲宗遣阿藍答兒大為鉤考,置局關中,以百四十二條推集經略宣撫官吏,下及徵商無遺,曰:“俟終局日,入此罪者惟劉黑馬、史天澤以聞,餘悉誅之。”

忽必烈迎來了政治生涯中的最大一次危機,如果,忽必烈保護不了自己的親信下屬們,未來,將不會有人再甘心為他賣命。

並且,忽必烈也需要消除蒙哥對他的敵視,畢竟,當時的蒙哥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只是臣子,封地也只有關中、河南兩地,蒙哥隨時能滅掉他。

忽必烈該如何應對這一次危機?該如何消除蒙哥對他的敵意和猜忌?

在解答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蒙哥為何會突然對忽必烈的封地進行這麼大的動作?

前面引用的《元史·姚樞傳》中的記載已經說明了一部分原因,就是“或讒王府得中土心”,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是,蒙哥和蒙古貴族們,眼紅忽必烈快速積累的財富。

此前的蒙哥汗三年(公元1253年)時,蒙哥大封諸王,忽必烈在大儒姚樞的建議下,拿到了關中作為自己的封地,後又得到了部分位於河南的封地。

在封地的治理方式上,忽必烈採納了姚樞等漢族官僚提出的建議,放棄了蒙古式的管理和斂財方法,大力任用漢族官員,用中原王朝的先進耕種和屯軍管理方法來治理。

經過三、四年的精心治理,忽必烈的封地內一片欣欣向榮,不但獲得了封地內大、小漢族士紳的擁戴,還在財富的聚集上,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簡而言之,就是忽必烈透過採用中原王朝的生產和聚財方法,短短几年內積累到的財富,超過了蒙哥等其餘蒙古貴族在戰場上拼殺獲得的財富。

這個結果讓大汗蒙哥很憤怒,他是典型的武力至上的思維,信奉的是鐵木真傳承下來的用馬刀獲得一切財富的戰爭型征服理念。

並且,當時的蒙古人因為武力強橫,幾乎凌駕於一切周邊國家和民族之上,要他們去主動學習被看不起的“弱等”民族的管理和獲取財富的方法,相當於是侮辱。

如果蒙古貴族都學習忽必烈,那蒙古人還需要馬刀和弓箭嗎?成吉思汗的傳承還要不要?

忽必烈不用生死拼殺就能獲得財富,還能獲得長城以內中原地區的民心,這讓整天在外征戰的蒙哥怎麼想?蒙哥無法忍受這一切。

於是,包括蒙哥在內,眼紅忽必烈坐在家中就能獲得大量財富的蒙古貴族們,開始了對忽必烈的政治圍剿。

前文所講的“鉤考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現在忽必烈的封地中。

忽必烈如何擺脫這一政治困局?根據《元史·姚樞傳》中的記載,給他獻上暫時妥協計策的是姚樞:

樞曰:“帝,君也,兄也;大王為皇弟,臣也。事難與較,遠將受禍。莫若盡王邸妃主自歸朝廷,為久居謀,疑將自釋。”

很顯然,當時的忽必烈無法跟管轄整個大蒙古的蒙哥抗衡,只能捏著鼻子認慫。

他採納了姚樞的建議,主動放下兵權和封地,帶著一家人跑到和林去朝見蒙哥。

忽必烈的這一舉動,暫時卸下了蒙哥的怒火,同時,也救下了已經被刀架在脖子上的忽必烈一系的漢族官僚群體,《元史·姚樞傳》中記載:

及世祖見憲宗,皆泣下,竟不令有所白而止,因罷鉤考局。

不過,忽必烈的妥協只是讓蒙哥放棄了殺他的心思,卻沒能完全放棄對他的猜忌。

忽必烈被解除了兵權,暫時停留在和林,什麼時候能回到封地和軍隊身邊?忽必烈也不知道。

這個時間點放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對於忽必烈來說很尷尬。

因為不到兩年後,蒙哥將在釣魚城被宋軍擊斃,到那時,留在和林,且身邊沒有一兵一卒的忽必烈就無法跟在和林勢大的親弟弟阿里不哥爭奪王位了。

忽必烈的政治危機依舊沒能完全解除。

但他的運氣很不錯,一年後,即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蒙哥因為在對南宋的戰爭中進展不利,又想起了戰鬥力不俗的忽必烈。

為了有把握擊敗南宋軍隊,蒙哥才又命令被閒置的忽必烈回到他所屬的軍隊中,讓忽必烈帶著軍隊配合自己攻宋。

到此時,忽必烈才算正式擺脫了因聚財有道,治理封地有方帶來的政治危機。

再一年後,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忽必烈主動放棄了跟南宋丞相賈似道率領的宋軍的對峙,帶著忠於他的蒙古軍隊和漢軍,殺回北方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

上一篇:【薦讀】先見之明是智慧,聰明之人是情商,人生路上需要這10個眼光
下一篇:張學良為什麼會被稱為東北王?他為什麼會被稱為東北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