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二戰時期軸心國的下場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戰敗國的國家都很慘呢呢

眾所周知,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的規模可謂空前,不僅將戰火點燃了歐亞非三塊大陸,而且還波及到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失和破壞是不可估量的。在二戰中,同盟國和軸心國為了獲取戰爭的勝利都竭盡全力。

雙方在戰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將一批又一批的軍人送上前線,造成了巨大的犧牲。作為戰勝國家,各個同盟國的遭遇要好很多,至少能從戰敗國身上謀取利益。不過作為戰敗國,軸心國的下場就很慘了。比如最後一個投降的軸心國日本不僅捱了兩顆原子彈,而且被美國全面駐軍,直到現在也沒有主權。但是事實上在二戰中,輸的最慘的並不是日本,這個國家男性基本被打光了,大街上全是女性。

在二戰中,輸的最慘的國家其實是德國。在二戰前,德國的工業實力可是世界頂尖的存在。當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不僅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且還被法國要求賠償一筆永遠也賠不起的鉅額賠款。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矛盾越來越嚴重,最終催生出了二戰的種子。

在希特勒上臺的時候,德國可謂是內憂外患。外有強敵環伺,內部矛盾重重。當時的德國失業率一度超過了20%,經濟一蹶不振。因此希特勒決定轉移國家的內部矛盾,開始對外發動戰爭。

在二戰時,德國透過戰爭獲得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修公路、挖戰壕、生產武器,大量無所事事的年輕人被送進軍隊,國家產業開始朝著軍工業和重工業轉移。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的失業率奇蹟般的降到了0,希特勒也受到了當時德國人的極度崇拜。

不過希特勒的一系列政策自然也是弊端重重。當初蘇聯幾乎所有產業都是重工業的後果大家也是知道的,更何況當時德國的產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軍工業。這意味著德國必須不斷的發動戰爭,才能消耗自身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旦戰爭停止,德國的經濟結構必然失衡,造成更嚴重的失業危機。

因此在二戰時,德國的戰線越來越長,為了維持國內的產業,德國也必須不斷的獲取工業的原材料。石油、橡膠、鋼鐵,當時德國的工業原料大部分都是從佔領地獲取的。而大量的武器被生產出來,又源源不斷的消耗在了戰場上,讓德國的經濟和工業看起來相當不錯。

但是戰爭消耗的可不單單是武器,還有人。當時德國為了支撐戰爭,先後將全國大約兩千萬的青壯年都送到了前線,這些人中至少有六百萬死在了戰場上,另外還有上千萬人平民和俘虜死於盟軍手中。在二戰時,整個德國的人口才八千萬,一下子失去一千六百萬人口,而且其中大部分還是青壯年,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在二戰剛結束時,德國的街道上男人基本銷聲匿跡,大街上全是女人。

在二戰後,德國為了重建,只能將年輕的女性當成主要勞動力。大量的女性進入工廠、修建房屋、建設道路,而盟軍出於人道主義,對其勞動力略有援助,但對於德國來說依舊杯水車薪。可以說,在得到美蘇的大力援助前,德國在戰敗後經歷過一段非常艱難的建設期。

上一篇:張飛遇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劉備和諸葛亮為何要藉助劉備攻打關羽?
下一篇: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俄國戰敗後日本沒有賠款反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