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朝的攀比政策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清朝的攀比政策會失敗

眾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在大部分的印象中,清朝似乎出現了許多雄主,比如努爾哈赤、皇太極,以及後面的“康雍乾”等,除了後面幾任皇帝外,別的幾乎挑不出毛病。可是,事實果真如此麼?就拿乾隆皇帝來說,他執政時,大清的國力正處於頂峰,歷代先祖已經給他打下了雄厚的基礎,所以他這一生,也算志得意滿,沒留下什麼遺憾了。

乾隆一共當了60年的皇帝,若把太上皇的3年也算上,就是63年了,儘管在明面上,他表示不想超越康熙,但實際上,他的“攀比之心”還真不小。相比之下,父親雍正的在位時間卻不值一提,短短13年,甚至還不能讓後人記憶深刻。所有一直以來,大多數人只聽過“康乾盛世”4個字,而雍正起到的“承前啟後”作用,卻被人無形中忽視了。

其實稍微懂點歷史的都知道,乾隆是一個“過大於功”的皇帝,而且他“十全老人”的名號也名不副實,若把他的執政時間和雍正換一下,也許大清還會有更加長遠的發展。雍正44歲時,康熙突然駕崩,當時國庫中剩餘的銀兩隻有700萬,他手中接過的,只不過是老爹留下來的爛攤子。於是,雍正一邊與爭儲的皇兄弟周旋,一邊改革整頓吏治。

雍正是個十分勤勞的皇帝,他每天4點起床,忙到子時才睡,縱觀歷史,又有哪個皇帝能做到這一點?據史書記載,雍正最忙的時候,一天要批一萬多冊奏章,最少的一個都有五六千字。此外,雍正還要接見大臣,一談就是好幾個時辰,他休息的時間屈指可數,若不是過度勞累,他又怎麼會執政13年就突然駕崩?為了大清的未來,雍正耗盡了心血,留下了種種罵名,他的改革方案堪稱快刀斬亂麻,所以觸及了許多人的利益。

雍正執政前,民間在土地稅收上,實行的是“人頭稅”制度,也就是家裡有幾口人,就納多少稅。打眼一看,這個制度還頗為合理,但實際上,它卻刻意模糊了窮人與富人的差異。窮人家裡沒地,加上人口又多,根本納不起稅。而富人坐擁良田,可家人有限,所以納稅就少,僅這一點,就足以讓窮人走投無路,儘管康熙皇帝在此基礎上實施了“滋生人丁永不加稅”的制度,但仍是治標不治本。

不過這一問題,卻被雍正解決了,他大力推行了“攤丁入畝”制度,有多少田產就交多少稅,既公平有合理。於是,中國人口進入了飛速增長期,而國庫也漸漸充盈了起來。因此,當乾隆即位時,他已經沒什麼根本問題需要解決了,他不僅大量消耗了雍正時期積攢的戰爭潛力,還勞民傷財,徵用了130萬民夫,在26年的時間內,讓他們源源不斷把物質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戰場。

乾隆固然擴大了疆土,但也耗盡了國力,為了標榜自己的文治武功,他還6下江南,甚至連做夢都在回味。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事實上,乾隆的功績都是拿錢砸出來的,他所在的時代固然處於鼎盛,但是在他之後,大清卻逐漸走了下坡路,倘若雍正執政了60年,憑藉他的勤奮,也許會延續大清的輝煌。

上一篇:《上陽賦》中的王藺是怎麼死的?他為什麼會被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
下一篇:想當個幹成事的官員有多難,一步一個坎兒,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