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計劃生育為什麼要娶兩位妻子生8個孩子這個計劃生育是真的假的

“以身作則”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相傳戰國時期,楚威王希望求賢臣,一位謀士告訴他說:你先以身作則,把求賢的工作做好了,賢士才會來。而到了後世,中國人也非常講究這個規矩,因此,首個提出計劃生育的人娶兩位妻子、生8個孩子的事,就顯得有點奇怪了。

1982年,為了控制人口數量,避免人口大爆發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同時提高人口素質,計劃生育被定為基本國策,往後根據現實狀況,幾番調整。對於“計劃生育”這個詞,幾代人也是常常掛嘴邊的,甚至很多人現在也能記得以前的標語,如“少生優生幸福一生”之類。

而首個為人口增長問題憂心,制定初步解決方案、提出計劃生育、寫出《控制人口與科學研究》的專家,便是馬寅初。馬寅初除了是人口學家,還是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曾經在北大、浙大任職,他的家庭情況,說起來也並不複雜。

馬寅初是浙江嵊州人,出生於1882年也就是清光緒八年,那個年代的人結婚早,而且基本都是父母包辦,馬寅初也不例外。當年為了求學,他跟希望自己繼承家族酒業的父親大吵一架;19歲那年父母安排婚事,可能是考慮到家庭和諧,他沒有反抗,順從地和同鄉姑娘張團妹結婚了。

張團妹雖然連大字都不認識一個,但是為人賢惠,孝順公婆,馬家上上下下都很滿意這個媳婦,包括馬寅初自己。婚後,張團妹為馬寅初生下了1子3女,兒子出生沒多久,馬寅初就考上了天津的北洋大學,後來還赴美留學,在國外待了足足10年之久。

馬寅初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留學期間,他先後獲得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1915年,馬寅初回國後,在蔡元培的邀請下進入北大任教。

那個時候,妻子張團妹在他出國前後生下的一兒一女中,兒子已經夭折,只剩女兒。父母非常擔心馬家的子嗣問題,經常催馬寅初快點納妾,那時候清朝雖然已經滅亡了,但類似張團妹這樣沒生出兒子便要接受丈夫納妾的事,還是比較普遍存在的。

於是1917年,35歲的馬寅初便在長輩的安排下,又迎娶了女兒的同學王仲貞,王仲貞比馬寅初小二十多歲,但她的性格與張團妹差不多,而且能嫁給著名才子,王仲貞也感到非常幸福,婚後她與張團妹相處和諧,從沒鬧過什麼矛盾,她陸續為馬寅初生下2子2女,全都健康長大了。

1951年,馬寅初出任北大的校長,兩年後,他發現國內第一次人口普查顯示結果有些不準確,增長率並非報告中的20‰,據他仔細核查,應該是22‰;有些地方的還特別高,達到驚人的30‰,如果繼續放任不管的話,進入21世紀後中國人口便會達到26億。

為此馬寅初才提出了“計劃生育”,不過因為他的家庭因素,很多人覺得馬寅初自己就沒做到控制人口。其實馬寅初最小的孩子當時也已經27歲了,如果要拿這一點說事的話從邏輯上好像有點勉強。

不管後世對馬寅初的評價如何,馬寅初作為一個跨越了清朝、民國再到現代的學者,在許多領域都做出了成就。他一生酷愛運動、講究養生,因此得以長壽。1982年,馬寅初逝世,享年100歲。

上一篇:關於潘鶴的評價是怎麼樣的?他是如何看待他的雕塑作品和家庭生活的
下一篇:【陝西傳媒網】十月新聞人物榜: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