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北宋滅亡的原因:腐敗而亡的北宋為何一夜之間就徹底摧毀了呢?

撰文|劉念爾

1127年1月9日,北宋發生了恥辱的“靖康之變”,由此導致北宋徹底滅亡。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疆域雖不及漢、唐,而經濟、文化和科技卻不遜於漢唐。甚至比其更為繁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先進的王朝卻被一個綜合實力遠不如自己的金國所滅,其中原由耐人尋味。腐敗而亡是其主要原因,同時還有北宋從上到下的諸多被忽略的細節均有著密切關係。

靖康之變

(一)繁花似錦的北宋為何一夜之間就被徹底摧毀,宋太祖當年嘲弄李煜時的話竟完全驗證在宋徽宗身上。

北宋在宋徽宗及蔡京集團二十餘年的揮霍與烏煙瘴氣,到了宣和年間,已經沒有了一片淨土。宋徽宗倒也聰明,眼看大廈將傾之際,以“憂勞感疾”為藉口,將皇位讓給長子趙桓,即宋欽宗,轉年改年號靖康。

宋徽宗畫像

靖康元年(1126),北宋京城汴梁被金人攻陷宋欽宗、宋徽宗被抓做俘虜。不久兩個皇帝連同皇室、皇族、大臣,一萬多人被趕著押往金國。整個北宋徹底走上了屈辱的路上,徽欽二帝被押解的路上。一天夜裡,他們露宿林中,在淒冷如刀的月光下,聽見有胡人吹笛,“藝術大師”趙佶悲從中來,口占一首《眼兒媚》“玉京曾記舊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樓玉殿,朝喧簫管,暮列琵琶。花城人去今蕭索,春夢繞龍沙。忍聽羌笛,吹徹梅花。”在他身邊的陳霆應和了一首,只因為“意更淒涼”,所以他不忍心錄下。【1】宋徽宗與當年李煜的經歷基本相當,歷史往往驚人的相似。

當年趙匡胤俘虜李煜後,二人的對話,還能引起人們的深思,甚至準確“預告”出對子孫的擔憂。趙匡胤說:“朕聞卿在江南每逢設宴或赴宴,都要吟詩填詞,能否舉出最為得意的一聯供朕欣賞?”李煜沉思片刻,然後有節奏地誦出自己的《詠扇》:“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趙匡胤聽罷哈哈大笑,揶揄李煜說:“妙哉!試問,風滿懷可究竟有幾多?”隨後不以為然地評論說:“好一個翰林學士!”趙匡胤與侍臣議論李煜,又深有感慨地說:“當初李煜倘若能用作詩的功夫治理國家,今日又怎能淪為朕的階下囚?”此後,趙匡胤多次提出兒子們的老師的教育大致方針:“帝王之子,當務讀經書,知治亂之大體,不必學做文章,無所用也”。。【2】以此可知趙匡胤對李煜的輕視程度,歷史迴圈往復,趙匡胤他沒想到,他身後的子孫宋徽宗在此問題上重複了李煜的藝術創作,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宋徽宗聽琴圖

然而這場亡國,並非只有徽欽二帝的痛苦,他牽動著所有大宋子民的情感。屈辱、痛苦、悔恨、憤怒,一時成了這個曾經輝煌繁華的帝國的主流情緒,而今他被殘暴的一個小國所滅,且綜合實力遠不如北宋,到底是什麼最終導致“靖康之變”的發生?(二)、“靖康之變”本來或許可以避免,只因宋徽宗的苟且軟弱心理,讓“綏靖政策”全面蔓延。

善於對歷朝歷代重大變革進行評論的大學問家王夫之曾深刻地對“靖康恥”進行過精闢分析,認為這場巨大的恥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並圍繞、財力、戰力、人心三大方面進行分析。“宋即此時,抑豈果無可藉以自振者乎?”接著王夫之闡述了北宋的財賦問題,認為宋徽宗雖然奢侈,但還不如楊廣之用若泥沙。從戰力來講,當時“兩河之眾,村為屯、裡為寨者,至於漂泊江南,猶堪厚用。”隨即王夫之又提出北宋的將帥也能夠與金人進行對決,“宗汝霖、陶侃之流匹也,張孝純、張叔夜、劉子羽、張浚、趙鼎俱已在位,而才志可徵;劉張、韓嶽,或已試戎行,或崛起草澤,而勇略己著。用之斯效,求之斯至,非無才也。最後王夫之得出結論說:“有財而不知所施,有兵而不知所用,無他,惟不知人而任之,而宋之亡無往而不亡矣。”【3】按照王夫之的結論,北宋猝然發生“靖康之變”全都是宋徽宗多年來自己造成的。

相關畫面

當時雙方軍力對比,北宋確實並不處於明顯劣勢,金第一次圍攻開封城時,按照李綱的說法,“金人之兵張大其勢,然得其實數不過六萬人”,其中這些兵多半是契丹、渤海各少數族的混合兵,“精兵不過三萬人”。而北宋的兵力,僅京城周圍各地“勤王之師”集城下者便達“二十餘萬”;此外,城內四壁又有一萬二千人,以及“團結馬步軍四萬人為前後左右中軍”。在1126年“金人到城下逐日加多約二十餘萬。”當時也有的人對此進行得出結論:“徽欽之亡,在乎並不足戰。”【5】其實當時的各地“勤王”人數“以南道總管轄集京西南路荊湖北路之兵十四萬八千,將赴京師。”【6】此外“在靖康圍城中以蠟書募河北兵士……應募者凡十七萬人。”【7】

加上百姓自發組織起來的抗金力量不計其數,而東京城內,正規軍也在十萬以上。【8】這些軍隊戰力也十分勇猛,如在城破前十天,劉延慶帶領的人馬與金人打過一次硬仗,“炮石積城下高餘丈,殘傷金人幾萬人。”那麼靖康之變的責任到底由誰來負?經過大量歷史資料表明,完全是宋徽宗極其貪官汙吏們直接釀成。加之宋徽宗文人性格貪生怕死,毫無血性的“綏靖政策”,但求答應一切金人條件換取性命“所有欲約事目,一一謹即聽從,便當歃血著盟,傳之萬世。”“若蒙更立本宗,但全性命,存留宗廟,保護生靈,區區一身,受賜已厚。”【9】此前宋徽宗明知金軍將大舉南下,卻不修軍政,不事邊備,還在粉飾太平,竟然以“御筆”的“瘦金體”給臣下發布嚴誡臣僚通報實際軍情的批示。當金人押解宋朝二位皇帝和14000餘貴族俘虜北上後,整個宋朝陷入了最痛苦的反思。

(三)、“靖康之變”的恥辱的這個“鍋”要不要王安石來背,文弱的宋朝到底有多“文弱”

時光跨越到清朝的同治六年,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與之閒談時還對宋朝進行了分析。他說:“有宋一代,自藝祖杯酒之後,天下諱言才能,傳之子孫,遂成積弱之國,寇準檀淵之役,實城下之盟耳,而一時傳為美譚(談)。”趙烈文對此輕蔑地說,功烈的卑微,根本不能與漢唐相提並論。曾國藩對此持反對態度說:“否,寇準實宋第一等人,未可厚非。”趙烈文卻不肯讓步說:“第一等人作為不過如此,第二、三等人可見矣。”【10】

檀淵之盟

近代以來的人也多有從“宋代文弱”的基因進行分析,支撐了趙烈文的觀點。並且將這些“文弱”的源頭歸結為趙匡胤。歐陽修曾解釋過趙匡胤對五代十國紛亂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由此導致了他將國家風格引向“文弱“。他對此做過一個統計:“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者不過十餘歲,甚者三四歲而亡。”就是五十三年間,換了五個家族十三位皇帝,被殺的有把人,其中大的不過十來歲,小的只有三四歲。【11】為此趙匡胤決定“重文輕武”,讓“斯文”成了北宋的國家風度。安逸的宋朝人此外,認為王安石變法將北宋徹底推向深淵,錢穆曾說:“至晚晴而主張變法者爭言荊宮政術。”以至於南宋至晚晴近800年間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評議是以批評否定為主的。認為王安石變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最終導致靖康之恥。南宋以後宋高宗表示“朕最愛元祐”,並且把北宋亡國之罪由蔡京追及王安石。宋高宗對王安石變法的否定代表了此後的官方最高標準,並且表現在了兩個方面:一是以元祐史臣的觀點重修《宋神宗實錄》,“唯是直書安石之罪,則神宗成功盛德煥然明白。【12】

除了官方機構外,在當時的主流學術界,以朱熹代表的程朱理學對王安石也進行了猛烈批判,一是斥責王安石新學為異端邪說“於學不正”“雜糅佛道”或“學本出於刑名度數”。其次把新學作為“變亂祖宗法度”而導致北宋亡國的理論根據。【13】近代以來,對於王安石要不要為北宋滅亡“背鍋”重新納入到學術的討論範圍,其中尤梁啟超《王安石傳》為代表作為“翻案”的先河之作。此後青年的毛潤之先生和胡適及歷史學家黃仁宇紛紛加入到這一辯論之中。其文章亦傲睨漢唐,如此可謂有專門之學者矣,而卒以敗者,無通識,並不同知社會之故,而行不適之策也。”《如何評價古人和國學》

清明上河圖

“從北宋中期開始,亡國滅種的威脅如同烏雲一般,一直籠罩在每一個宋人的心頭,並且終於在南宋末年變成事實,這是分析宋人性格不可忽視的一個背景。事實上,在大宋王朝的大部分歷史時期,宋人都活在一種惴惴不安之中,越到後來,他們對未來的預期,就越灰色和悲觀。這就是宋人痴迷梅花、蘭花、諸子、菊花這些幽靜冷靜意象的原因”。【14】由此從性格和文化背景上對北宋乃至與南宋滅亡給出了另一種解釋。北宋滅亡後,孟元老曾做過頗為生動的總結和追述:“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15】甚至可以理解為,大宋的問題不光是否缺糧少兵,還是天災人禍,其實自上而下的道德滑坡,讓曾經繁花似錦的北宋徹底走向疲軟,似乎更符合歷史的本來面目。

【1】《渚山堂詞話》

【2】《甦水紀聞》

【3】《宋論》卷8

【4】李綱《靖康傳心錄》卷2

【5】方孝孺《宗忠簡公集序》

【6】徐夢華《三朝北盟彙編》卷65

【7】《宋史》卷358《李綱傳》

【8】《三朝北盟彙編》

【9】《大金攻伐錄》

【10】《能靜居日記》卷二第1072頁

【11】歐陽修《新五代史》

【2】《鄧廣銘治史叢稿》第349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朱子類語》

【14】《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第80頁,湖南人民出版社。

【15】《東京夢華錄》第4頁,中華書局1982年版。

上一篇:世界歷史上的五大國王:斯巴達國王歐里龐、塞烏呂彭家族、塞奧呂彭
下一篇:【職場小白】初入職場,不相信眼淚,只相信實力!實力才能贏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