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至今仍在使用,為何現在還有人在使用它呢?

諸葛亮字孔明,也被人稱為臥龍先生,說起他,中國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大名絕對可以在民間排上個前三名的,他在我國一向被當作智慧的象徵,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全才,懂政治、會軍事還會佈置戰略。

除此之外,他還發明瞭孔明燈、木牛流馬,第一項發明直到現在還在使用中。成都現在的武侯祠就是為了紀念他而建的。

他小時候起就跟著叔父到荊州討生活,叔父死後就過起了讀書耕種的悠閒日子,雖在世外,卻時刻關注著天下政局,對天下的眾多事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後被求賢若渴的劉備三次親請茅廬,出世來輔佐劉備完成他的宏圖大志,蜀漢的發展諸葛亮功不可沒,後期的治理他也是傾盡心血來完成劉備的遺願,可以說他不僅僅是智慧的象徵,更是忠臣的象徵。

很多知道三國曆史故事的人對三國的瞭解都來源於小說“三國演義”,羅貫中的小說,這裡面明顯的偏蜀漢情結,諸葛亮更是被塑造成為了一個十全十美的完美形象,接近於神話人物了,這裡面的諸葛亮料事如神、能夠未卜先知,腦子裡都是錦囊妙計,上能知天文下能曉地理,還懂得治國的方針戰略,通常都是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每每戰事都會親自去指揮。

在電視劇中,諸葛亮指揮戰事的標準形象是:羽扇綸巾、閒雲野鶴般淡定的坐在輪椅上,飄飄然的仙氣橫生,簡直如神話人物一般,難怪諸葛亮一直以來都被當做神人一樣。

諸葛亮這神仙般的標配與一般縱馬飛奔的軍事家可不同,他為什麼每次出征都要坐著輪椅呢,明明有手有腳,而且騎戰馬速度還能快點,縱馬飛馳的形象也很不錯呀,為什麼非得選擇輪椅作為代步工具呢?這裡面藏著什麼玄機呢?

有人認為啊,孫臏和諸葛亮都是姜子牙轉世過來的,孫臏是膝蓋被割掉了不能走路,打仗的時候指揮戰事只能坐輪椅,然後這個坐輪椅指揮的習慣後面就傳給諸葛亮了,這是很玄幻的說法,沒有任何依據,聽聽也就罷了。

也有人說諸葛亮是文人出身,和武將出身的將軍們不同,他從沒鍛鍊過身體也沒有習過武,不習慣騎馬,但是身為總指揮,又不得不親臨戰場,輪椅一般的小小四輪車就成了最佳替代品, 適合出入各種地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身不由已,必須用之。這種說法倒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言。

還有人說諸葛亮坐的不是我們現代意義上的輪椅,而是四輪車,這是古代作戰時候的一種戰車。

我國古代的戰車是以馬做驅動力量的,一般是為獨轅,兩個車軲轆,方形的車體,馬的數量有四匹的也可以是兩匹,車上有士兵三個,中間一人負責駕車的就是現在的司機,左邊一人負責遠距離射擊就是現在的“狙擊手”,右邊一人負責近距離的短兵格鬥類似於現在的保鏢。

在秦漢以前的時候,車馬戰一直是作戰的主要方式,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漢朝主要是和匈奴人打仗,戰車明顯沒有優勢,匈奴人善騎馬,因而士兵大多是騎兵,騎兵的速度和殺傷力都是一流的,因此漢王朝也發展了大量的騎兵,後來,戰車也就慢慢在戰場上消失了。

相比較傳統的戰車來說,諸葛亮所坐的應該是改良版的指揮車,前面說諸葛亮還是個偉大的發明家,這車正是諸葛亮自己改良的,比較適合自己的需求。每每出征,諸葛亮親自乘坐戰車指揮,和士兵們共同進退,很鼓舞士氣。有主帥親自在後面坐鎮,士兵們自然有了殺敵的勇氣和決心,作戰的時候就會更加勇猛。

上一篇:清朝滅亡前的3件怪事,預示著清朝滅亡的徵兆,結果結果都實現了。
下一篇:狄仁傑死後,武則天為什麼不讓武則天與其同房?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