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人教網】湖南曹中原: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劉大夏的失蹤之謎

湖南曹中原 來源【人教網】

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93頁給出的答案是:“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然而,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原因是鄭和遠航的官方檔案,被明朝官員劉大夏隱藏而失蹤了。劉大夏(1436—1516),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官至兵部尚書。他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對鄭和下西洋,就將鄭和繪製的航海圖藏了起來。

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就是這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篡奪了自己的侄兒建文帝(惠帝)的皇位。但是,朱棣在攻下南京之後,建文帝就不知所終了。於是,各種傳言鵲起,有說建文帝在南京宮殿大火中被燒死的;有說大火撲滅後,建文帝從暗道逃出後到了海外的;有說建文帝流落到民間當了和尚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早在元末明初,東南沿海一帶就有不少中國人逃往海外謀生,朱棣懷疑建文帝也逃到了海外,於是,就派鄭和下西洋,去追尋他的下落,以徹底消滅自己的對手。這個史實在清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張廷玉纂修的《明史·鄭和傳》中有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此外,《明史·姚廣孝傳》《明史·胡濙傳》裡也寫道:朱棣當上皇帝后,曾命人尋訪建文帝的下落,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蹤跡建文”。說明鄭和的船隊確實擔負著尋找建文帝的使命。

為了找到建文帝的下落,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三次“出海”。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他出使暹羅(泰國),永樂二年他出使日本,永樂二十二年他又出使舊港(印度尼西亞),為的都是這個目的。

由此,我們得知了鄭和下西洋的第一個目的,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應該屬於明成祖的政治目的。

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斯里蘭卡最大的寺廟叫佛牙寺,佛牙寺內供奉著一顆佛牙。佛牙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火化後遺留下來的牙齒。據傳說,釋迦牟尼的牙齒只有兩顆流傳到人間,一顆珍藏在北京西山八大處的佛牙塔內,另一顆供奉在斯里蘭卡的佛牙寺內。關於這僅存的兩顆佛牙,佛教界盛行的說法是,在釋迦牟尼圓寂(僧尼死亡)後,左犬齒在印度一度落入印度教徒手中,他們用大鐵錘敲擊佛牙,結果碎的不是佛牙竟然是鐵錘,於是印度教徒只好將其送還佛寺。所以,佛牙被佛教徒們奉為珍寶。朱棣是篡奪自己的侄兒建文帝的皇位而上臺的,他興師動眾迎回佛牙,主要用意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以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一做法,前代帝王就曾使用過。

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應該屬於明成祖的個人目的。

除此之外,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還要“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以招徠諸番來朝,發展與諸番的友好關係,希望以外交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帝位,換句話說,就是宣揚明朝的國威。這是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軍事目的。正因為這樣,鄭和在執行明成祖交付的重任──暗訪建文帝的下落之餘,他還“遍歷諸番國,宣天子詔”。明成祖也曾宣稱,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習。”可見,他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外來威脅。實際上,對中國曆朝政權造成威脅的,大多來自陸地上的北面,明成祖就曾數次親率大軍北征。除了“東洋”日本的倭寇騷擾我國沿海外,無論是“南洋”還是“西洋”,鄭和下西洋所到過的海上諸國,從未對中國造成威脅。說明明成祖對海外的威脅做了錯誤的估計。

鄭和下西洋還有商業的性質,即經濟目的,是要拓展海外貿易。明史專家吳晗,在其《明初的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一文中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從國際貿易的收入上來解救當前的”財政困難的。持續三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使天下百姓疲於兵旅,社會經濟殘破不堪,而明成祖又急於封賞靖難功臣,增設武衛百司,以鞏固新生的政權。不久又發兵80萬,攻打安南(越南的古稱)、大興土木遷都北京等等,財政耗費甚巨。為了彌補財政虧損,明成祖除了加緊盤剝人民,派人到全國各地開採銀礦外,就是繼承明太祖的遺訓,對海外朝貢國實行開放政策,鼓勵他們來華朝貢,以求輸入更多的海外物品。這些海外物品在當時的贏利是非常可觀的。以胡椒為例,明政府給貢使的定價是每斤鈔2貫,而支付給京師文武官員充作俸祿的是每斤100貫,一進一出,贏利50倍之多。所以明成祖才會採取各種措施,招徠海外諸國來華朝貢,甚至不惜巨資,派鄭和下西洋,攜帶敕書及精緻手工業品,遍賜海外諸國。

歸納起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大體上就有以下4種觀點了:

(一)政治目的是尋找建文帝下落。

(二)個人目的是迎回“佛牙”。

(三)軍事目的是宣揚明朝國威。

(四)經濟目的是拓展海外貿易。

教材上對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只寫“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一句話,是沒有錯的,這是受教材特點、體例和篇幅所限,也是為了適應初中生的接受能力。這句話其實可以包含(一)(三)(四)3個目的。至於(二)迎回“佛牙”,屬於個人目的,當屬別論。總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其根本目的是維護自己的統治。

那麼,明成祖為什麼要派鄭和去完成這個艱鉅的使命呢?這與鄭和其人具備了許多優越條件分不開。

鄭和原籍雲南,本姓馬,名和,12歲時入宮作太監,被選拔到北平(今北京)的燕王府邸當差,他“博辨機敏”,深得燕王朱棣的信任,“內侍中無其右”。後來,燕王朱棣從北平南下奪取帝位時,他跟隨燕王作戰,“屢建奇功”。在“靖難之役”的鄭村壩一役中,鄭和出生入死,使朱棣轉危為安,因此立下了汗馬功勞。朱棣登基之後,就提拔他做了內官監太監,是宦官中職位最高者,專門負責宮室的營建以及皇室所用物品的採辦,並賜姓為“鄭”,特指“鄭村壩戰役”,以紀念他在這次戰役中的功勞。

同時,鄭和還具備了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宗教信仰優勢。鄭和為回族人,原先信仰伊斯蘭教,入宮之後又信仰佛教。當時印度洋一帶的各國都信奉伊斯蘭教,而南洋各地則信仰佛教。鄭和懂得這兩種宗教的禮儀,便於同當地人進行交往和接觸,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宗教麻煩”。而且,鄭和的祖父和父親也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都曾經到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聖,回國之後,他們都把沿途的所見所聞講給小鄭和聽,這使得鄭和從小就瞭解了一些有關西洋的風土人情,這更便於他與當地人的接觸和交往。

此外,鄭和的體型和相貌,也符合一個大國使臣的形象。據史書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體貌豐偉,身強力壯,精明能幹,機敏過人,完全具備了一個大國使臣的形象。

正是由於鄭和具備了上述諸多有利因素,明成祖才將三次出海、七下西洋的重任交給他。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保護海洋安全,維護海洋主權,開發海洋經濟是當代人必須關注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鄭和下西洋就不是一個歷史事件,而是一種文化象徵,寄託著中國人的回憶與想象、失望與希望。

“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這是當年鄭和勸說仁宗皇帝保留艦船時的諫言,可謂字字千鈞,把海洋與國家富強,國家安危聯絡在一起,反映了當時社會高漲的海洋意識。

上一篇:【收藏】史上最全的辛丑條約,簡直就是一部歷史大片,值得收藏哦!
下一篇:他是近代最狂傲的文人,一言不合連蔣介石都敢飛踹,誰也不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