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同處於山東半島,為什麼齊國成為一方霸主,而魯國卻走向沒落

當今的山東省被稱為“齊魯大地”,原因是在周朝,這裡有齊國和魯國兩個重要的諸侯國。兩個諸侯的文化特徵相差很大,齊國是工商業發達的泱泱大國,在文化上具有包容性;魯國是周文化的嚴格傳承者,是春秋戰國的儒家文化中心。最終兩國的命運也不同,魯國是各大諸侯尊敬的物件,卻一直是小國;齊國則一直活躍在春秋戰國的爭霸舞臺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距?本文從兩國的治國方式去分析。

一,齊國因俗而治,魯國變俗革禮

山東這個地區,是古代東夷族活動的地區。在遠古時代,他們創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商朝的建立者就屬於東夷的一支,因而商朝在山東擁有很強的勢力。周武王滅商後,在商朝的核心地帶分封管叔、蔡叔、霍叔,讓他們監視東方各族,統稱為“三監”,同時分封紂王之子武庚為殷國,以撫慰商朝遺民。歷史已經證明,武王時期對東方的控制是遠遠不夠的。武王去世後,東夷各族就聯合三監、武庚發動了叛亂,在這些叛亂中就有來自於山東半島的奄國、蒲姑。

周朝初期局勢

叛亂爆發後,周公和召公“分陝而治”,召公負責管理宗周大後方,周公負責征伐東方。經過了三年的艱苦戰爭,“三監之亂”被平定。當時東夷族和商朝殘餘勢力依然十分強大,他們隨時可以進行反撲。面對這樣的局面,周公進行了新的一輪佈局:一,在洛陽修建洛邑和成周,作為東都。在此駐紮殷八師,成為了周朝在東方的主要軍事力量。二,進行了新一輪分封,將王族子弟分封到東方的交通要道和軍事要塞,形成點線面結合的網路。這些分封中最重要的有分封召公於燕國、太公於齊國、伯禽於魯國。三,安撫商朝遺民,分封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至此,周朝在東方的統治開始穩定下來。

齊國和魯國同處於山東半島,深入了東夷族的核心地帶,在東方擔負著重要的任務。這時候,兩國面對的新地區是這樣的:在地理上,山東半島深入大海,有漁鹽之利,適合發展工商業;在社會上,四周的東夷族社會為落後,許多還停留在氏族時代;文化上,東夷族信仰鬼神,重視宗教祭祀。同時東夷族缺乏周人那種嚴格的倫理禮儀觀念。面對如此一個相對“野蠻”的“殖民地”,齊魯兩國採取了什麼樣的治理方式呢?

《世紀·魯周公世家》記載了姜太公和魯公伯禽治國的差異。姜太公治國,五個月就向周公彙報,周公問為什麼如此快。太公說:“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伯禽到達魯國後,三年才向周公彙報,周公問為何如此晚。伯禽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這也就是說,姜太公是因俗而治,伯禽是全面推行了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周公事後預感魯國未來會成為齊國的附屬,他說:“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周公說的很有道理。齊魯兩國深入東夷地區,只有因俗而治才能和當地的民族更好的融合,才能夠平易近人,使得更多百姓歸附。《漢書》記載姜太公用人“舉賢而上功”,也就是能夠打破周禮傳統,任用賢人。魯國用人“尊尊而親親”,也就是是隻重用貴族。其結果是魯國的治國人才十分稀少,而齊國卻擁有管仲、晏子、田文經世之才。最終,魯國因為政治被束縛而走向衰落,也是可以預料的了。

二,齊國重視漁鹽之利,魯國重義而輕利

上文已經提到,山東半島有漁鹽之利,適合工商業發展。不過當時這些優勢還沒有完全展現出現,姜太公剛到營丘時,這裡“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也就是土地鹽鹼化嚴重,農業也不發達,地廣人稀。針對這樣的現象,姜太公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大力發展漁業、鹽業、紡織業、商業,在適合耕種的地區推廣周人先進的農耕技術。很快,齊國成為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的強國。

姜太公

齊國的經濟政策從姜太公制定後,就一直沿用,不論是春秋時期管仲、晏嬰,還是戰國時代田氏,都十分重視漁鹽之利。齊國一直是各諸侯中最富裕的國家,藏富於民也是齊國的一種經濟思想。

魯國的地理條件和齊國差不多,其工商業也較為發達。和齊國相比,魯國主要發展手工業,魯國生產的薄酒、魯縞、魯削在列國中比較有名氣,《韓非子·說林上》雲 “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編”。另外,魯農業是比齊國較為發達的,管仲時期,齊國還缺乏糧食,就採取提高糧價的方式向魯國等進口。在商業領域,齊國遠遠領先於魯國,齊國幾乎壟斷了當時的鹽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暴利。雖然齊國在部分領袖缺乏競爭力,但繁榮商業使得齊國能夠買到各國的特產。總體而言,齊國的經濟是比魯國發達的。

管仲

在西周時期,主要的產業都控制在貴族或者官方。到了春秋時期,傳統的經濟體制開始解體,各國開始區域性地進行改革。最先改革的是齊國管仲改革,在農業方面推行了“相地而催徵”,也就是開始按畝徵稅,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在行政方面,打破了傳統的國野制,推行了縣、鄉、卒、邑的四級管理體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增加了軍隊規模。齊國在春秋時期的改革算是比較領先的,順應了時代的潮流。

魯國作為一個傳統禮儀之邦,是不會主動對廢除貴族的經濟體制的。關於魯國的經濟變動,《春秋》記載了魯國在前594年推行了“初稅畝”,也就是按畝徵收,這比管仲改革晚了幾十年。況且,魯國的改革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區域性的變動。在春秋時期,各國私有制經濟普遍興起,追逐利益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然而魯國在周禮“重義輕利”的限制下,一直沒有放開對私有經濟的控制,直到魯國衰亡後,這裡的百姓才能夠下海經商,追逐利益。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說魯國“頗有桑麻之業,無林澤之饒。地小人眾,儉嗇,畏罪遠邪。及其衰,好賈趨利,甚於周人”。

因此,總體而言,齊國的經濟政策是相對開放的,與時俱進的,魯國的經濟政策就十分保守,難以取得重大的突破。齊魯兩國的地理位置相近,地理環境也差不多,但是齊國卻成為了富裕的大國,魯國的經濟則相對落後。司馬遷說“魯人俗儉嗇”,“地小人眾,儉嗇,畏罪遠邪”,魯國人之所以儉嗇,其根本原因就是經濟不發達,社會財富較少。可見經濟政策對兩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三,齊國文化相容幷蓄,魯國文化以禮為尊

雖然人們常常將齊魯地區化為一個文化區,但實際兩地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區別。魯國周文化的傳承者,是周代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這和魯國的立國思路是分不開的。伯禽受封之時就定下了魯國的建國使命是“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徳。”也就是要將周公的禮樂制度十分徹底地推行。

到春秋時期,各國都禮崩樂壞了,但是魯國依然保持著西周的傳統,因此人們讚美到“周禮盡在魯也”。魯國的文化傳統是儒家文化產生的基礎,春秋時期的魯國不僅出現了孔子這位儒家的創立者,還出現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左丘明等禮樂大師。戰國時期,魯國的附屬鄒國又出現了儒家的“亞聖”——孟子。

孔子講學

齊國在治國的基本政策是因俗而治,因此在文化上並沒有採取多大的干預措施。因俗而治,使得齊國本地的東夷鬼神文化能夠得到較好的儲存。直到戰國時代,齊國還十分盛行方術文化,這在魯國是難以出現的。因俗而治,也使得齊國容易吸收外來文化,形成相容幷蓄的文化特徵。

百家爭鳴

戰國初期,田氏代齊,將陳國的道家文化和軍事思想帶到了齊國,使得齊國成為了道家文化的傳播中心。同時,齊國又創辦了稷下學宮,吸引各國優秀人才到齊國著書立說,使齊國成為戰國的學術中心。道家文化、三晉法家思想和本地的方術文化融合了起來,產生了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又包容百家的黃老學派。漢朝時期,黃老學進一步和方術文化融合,由此產生了道教。

我們比較齊魯兩國的人才,就會發現其間的重大差異。魯國的人才基本都是儒者,而齊國的人才就豐富多彩了,有軍事家、政治家、說客、方術士,甚至雞鳴狗盜之徒。文化政策的包容性是齊國人才資源充足的保障,人才的充足也是齊國能夠在戰國時代立足的重要的原因。早在春秋時代,吳國的公子季札就對齊國文化有了高度的概括“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

結語

齊魯兩國,同處於山東半島,地理、民族和經濟基礎都相近。然而,泰山南北,卻形成了跫然不同的兩種發展模式。總體上來說,魯國的治國模式是理想化的,也是僵化的、保守的,而齊國的治國理念比較偏向功利主義,也就是什麼有用就用什麼。魯國的治國理念使得魯國成為了一個弱小的空中樓閣,在春秋戰國被人們尊敬;齊國的功利主義讓齊國成為了一個霸權型的大國,影響著整個春秋戰國的格局和走向。

歡迎關注公眾號:

文史北斗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

上一篇:皇帝三個兒子早夭,太皇太后急了:第四個我取名!結果只活了4歲
下一篇:才女蘇雪林結婚36年,從不與丈夫同寢,102歲臨終才講出其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