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公主聽到駙馬在外養小妾,立馬要殺了她,見到小妾後誕生一個成語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其中成語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經常會用各類成語來組織我們的語言,可以說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實成語的詞彙來源非常廣,有些是和人密切相關的,比如我們誇讚女子容貌美麗之時也經常會用“我見猶憐”這個詞彙,可是我見猶憐這個詞彙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成語是怎麼誕生的。

要說起這個成語和東晉時期的一個名人是密切相關的,這個人就是東晉大臣桓溫。

桓溫據傳言是當年“高平陵之變”時桓範的後人,當時司馬懿為了誅殺曹爽的親信將桓範同時一併誅殺,當時桓範有一個後人僥倖逃脫並改名換姓。

不過因為有這一層關係在,所以桓家當時生活不怎麼樣,東晉時期因為族人有罪而被牽連的人稱其為“刑家”,這種家族一般在當時都是不受待見的。

然而桓溫的父親在早年間因為匡扶晉室有功,而在“蘇峻之亂”時桓彝為了保護東晉皇帝因而慘遭殺害,所以桓家得以擺脫“刑家”之名,同時桓溫少年時素有俠名,有這幾層關係在所以桓溫當時也得到了晉室的青睞,晉朝皇帝將南康公主嫁給了他,而桓溫一下子鯉魚躍龍門成為了當朝駙馬。

在兩晉十六國這個大亂世之中,像桓溫這種有能力的人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果然當時庾氏家族掌控荊州,東晉為了削弱庾氏家族的勢力便有意將桓溫放到荊州刺史這個位置上。

從當時的時局上來說,確實沒有人比桓溫更適合荊州刺史這個位置,可是我們結合歷史的角度來看,將桓溫放到荊州刺史的位置上根本沒有解決當時東晉內部的窘境:

當時東晉把桓溫調任荊州刺史是想要削弱庾氏家族的勢力,可是這卻是一招驅虎吞狼,桓溫的能力遠在庾亮三兄弟之上,他是削弱了庾氏家族的力量,可是卻同時讓桓溫開始坐大。

其次,東晉內部的荊揚之爭等問題並不會因為桓溫的到任而消失,相反隨著桓溫的赴任他反而是愈演愈烈。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隨著桓溫上任荊州之後,他的野心也愈發不可收拾,桓溫和當時東晉時期的很多名士不同,他是一個實幹家,他想要憑藉軍功建功立業來增加自己的政治聲望。

果然當桓溫穩定了荊州的局勢之後,他便將目光往西,當時天下時局是北方有石趙。慕容燕雙雄鼎力,東晉偏安南方,而當時的西南則是被李勢的成漢所控制。

對於桓溫而已,此時北方局勢穩定故而北伐大業可稍作圖謀,而成漢由於李勢的胡作非為可以說是江河日下,故而對於此時的桓溫來說便決議先滅成漢再做打算。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率領一萬人馬輕裝簡行直取成漢首都成都,當然這場仗其中存在了很多巧合性,由於字數原因就不多講了,總之在各種巧合之下桓溫最終成功滅亡成漢,這也是桓溫的巔峰之戰。

李勢投降之後,為了活命便將自己的一個女兒獻給了桓溫,這個女子可以說長得真的是美若天仙,對於桓溫這樣的英雄豪傑來說,美人自古就是配英雄的,所以便笑納了將李氏納為自己的小妾。

不過桓溫的這個舉動可以說在當時是炸了鍋了,朝臣的非議不說,桓溫的元配夫人南康公主是第一個不願意,史書上記載南康公主性格豪爽剛烈,雖為女子可是卻頗具男兒氣概,當她聽到桓溫的舉動之後就立馬提著刀從荊州直接趕往蜀地要把李氏給殺了。

當南康公主見到李氏之時,李氏此時正在梳頭,面對南康公主的咄咄逼人她沒有絲毫慌張,而是甘心赴死的模樣,而南康公主看到了李氏的模樣和表現之後也是一下子震住了,對著李氏說道:“阿妹,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說完這句話之後便提刀走人了,而這個“我見猶憐”的典故就自此流傳了下來,現在形容女子貌美就經常會用這個成語。

上一篇:呂不韋靠女人上位?這也太小看呂不韋了,說嬴異人靠女人上位才對
下一篇:正史中的“荊軻刺秦”:心存僥倖和劍術不精,是失敗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