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對蘇聯特忠誠的亞洲國家:曾派140萬人保衛蘇聯,最後30萬人戰死

蘇聯自1922年誕生以來,便長期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眾所周知,蘇聯由15個國家組成,各個國家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加入蘇聯,但都保留著一部分權力,在許多事務上具有自主權。這些加盟國由於歷史軌跡不同,發展水平不一,因此對蘇聯的態度也都有所差別。有的加盟國十分反感蘇聯,例如立陶宛:蘇聯解體時,立陶宛就是最先宣佈獨立的國家。但是有的加盟國卻對蘇聯比較忠誠,烏茲別克便是這樣一類國家。

烏茲別克,簡稱“烏茲別克”,是一箇中亞地區的國家。我們都知道,中亞在歷史上與東歐的聯絡較為密切,早在中古時代,就有很多東歐的基輔羅斯人來到中亞經商。19世紀之後,沙俄開始向中亞擴張,中亞為沙俄所控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中亞的人們也受到鼓舞,並建立了自己的蘇維埃政權。此後,蘇聯在中亞展開民族劃分與現代化建設工作。蘇聯將中亞的布哈拉(中亞波斯-塔吉克)、花拉子模、費爾干納等地進行重組整合,由此建立起了烏茲別克蘇維埃國家。新興的烏茲別克,也就順勢於1924年加入了蘇聯。

在眾多加盟國之中,烏茲別克算得上是對蘇聯比較“鐵”的國家。這可以從兩件事中看出:其一,1941年,二戰之中的蘇德戰爭爆發,蘇聯在戰爭初期損失慘重,值此關鍵時刻,烏茲別克展開了動員令,共徵集了140萬青壯年加入蘇軍(彼時該國總人口也不過700萬)、保衛蘇聯,最終在戰爭中陣亡30萬人,超過美國(29。2萬)、英國(26。4萬)、法國(21萬)等國;其二,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茲別克也是強烈反對解體的國家,當時,該國有93。7%的投票人要求保留蘇聯。

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根據這兩件事,可以推測出烏茲別克對蘇聯的整體態度。這時可能會有讀者產生疑問:烏茲別克作為中亞五國的一員,同東歐的俄羅斯有所區別,烏孜別克族要信伊斯蘭教,而俄羅斯主要信東正教;烏茲別克屬於伊朗民族和突厥語民族;而俄羅斯屬於東斯拉夫民族。既然如此,烏茲別克卻為什麼對蘇聯的感情“如此不一般呢”?筆者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可以用“恩威並施”加以概括,下面我們從兩個角度,對此進行分析。

從“恩”的角度講:蘇聯中央為烏茲別克提供了眾多援助

在蘇聯各國之中,烏茲別克屬於較為落後的國家。烏國在1924年加入蘇聯的初期,還保留著落後的小農經濟模式,工業化水平較低,文盲率奇高。後來,蘇聯多次在開展現代化建設運動,力圖將烏茲別克打造成“蘇聯在亞洲的櫥窗”,幫助其建立起了工廠和學校,促使其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 蘇聯還大量為烏茲別克“輸血”,讓其保持發展勢頭,據統計,在有些年份,烏茲別克全國將近一半的預算收入(47。2%)要靠蘇聯中央撥款。總的來說,蘇聯的經營使得烏茲別克嚐到了甜頭,從而促使其甘願全力效勞。

從“威”的角度講:蘇聯中央對烏茲別克實施了高壓控制

烏茲別克和蘇聯中央之間尚有一段較遠的距離,蘇聯中央的政令,未必能及時傳遞到烏茲別克。同時,烏茲別克自身習俗獨特,加之保留著濃厚的官僚思想,故而容易形成具有危險的“小團體”。因此,蘇聯在幫助烏茲別克發展的同時,也不忘盡其所能的打擊這些“有害勢力”。蘇聯多次採取鐵腕手段,打擊烏國境內的守舊勢力,大力推行世俗與革新化。在蘇聯的“鐵拳”之下,烏國境內的“有害勢力”大部分都被剷除。這樣以來,烏茲別克也不敢不服從蘇聯中央的指令(但也有一些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蘇聯中央正是依照“恩威並施”的原則,使用“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從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住了烏茲別克等國的向心力。其實,烏茲別克本身也是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同曾經的波斯帝國有著密切聯絡(烏茲別克有很多人是波斯人的後代)。所以,烏茲別克對蘇聯“感情不一般”,或許還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上一篇:用小計影響戰爭的勝負,獲“大樹將軍”美名,他成為人臣的楷模
下一篇:蘇秦:被嫂嫂嫌棄的我,早晚要讓她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