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原王朝到了後期,為何不再主動出擊遊牧民族?

蒙恬、衛青、霍去病、李靖、李績、徐達、常遇春、傅友德、藍玉等王朝悍將是遊牧騎兵之絕對剋星,其獵殺遊牧騎兵之戰績,為世所公認。中原帝國有如此猛將存在,自然不畏懼遊牧騎兵,匈奴、突厥、蒙古無不是其手下敗將,深入漠北獵殺對手,自然是王朝之選擇。有意思的是,到了王朝中後期,面對北方遊牧騎兵之威脅(從未解除過),中原帝國便不再主動出兵征討,而是採取守勢,貌似比較消極。漢朝、唐朝依然和親,送公主求和平;明朝則乾脆守衛長城,北方草原成為遊牧騎兵之天下。那麼,為何到了中後期,中原帝國就不再深入漠北征討對手,而是甘願採取守勢,過著太平日子呢?就筆者而言,主要原因如下,一起來看看。

01。遊牧民族不再是統一政權,對中原帝國之威脅減輕

歷史往往有某種“巧合”,抑或說是“宿命”,中原帝國前期強盛時,北方遊牧民族也正好統一草原,兩者互相成為對手。從劉邦建立漢朝到武帝在位,匈奴一直統一著北方大草原,對農耕地區虎視眈眈;唐朝建立之初,草原基本是突厥之天下,且突厥並未明顯分裂;明朝建立初期,蒙古退回草原,但北元依然是一個統一政權,還夢想再次入主燕京;清朝建立初期,漠西蒙古趨於統一,與中原分庭抗禮。在此背景下,中原帝國只能集中力量,想盡辦法深入漠北,去消滅這些可能威脅王朝生存之隱患。經過多次征討,到了中原王朝中後期,這些遊牧民族已經四分五裂(蒙古最明顯),彼此之間相互征討,不再對中原帝國構成致命威脅。此時,中原王朝可以採取“分而治之”,在這些遊牧民族之間搞平衡即可,出兵征討沒這個必要,也得不償失。

02。中原帝國士兵戰鬥力低下,名將也稀缺,野戰沒有必勝把握

縱觀中原王朝8大帝國,其軍隊戰鬥力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弱化,其中以清朝最為明顯,八旗勁旅從“誰都打得過,到誰都打不過”轉變只用不到五十年,也算是軍事史上的奇蹟了。王朝中後期,帝國士兵之戰鬥力令人堪憂,野戰中押就不是遊牧騎兵之對手;人數相當時,只有被吊打的份,毫無還手之力。武則天時,唐軍並未衰敗,可野戰中已經不再是契丹對手。要知道,此時的契丹還是北方眾多遊牧民族中尚弱小之一部。士兵戰鬥力下降,名將也十分稀缺,難以承擔起討伐遊牧騎兵之重任。之所以如此,與中原王朝實行“兵農合一”之軍事制度有很大關係。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兼併問題愈演愈烈,“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沒了土地,“軍籍”戶口減少,士兵逃亡嚴重,軍隊編制大多不滿員,將官吃“空餉”現象非常嚴重。如此之軍隊,何如能征討漠北呢。

03。王朝中後期,國內問題重重,無暇顧及境外遊牧騎兵

土地兼併,不僅影響帝國之軍事,財政、民政、治安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是中原王朝無法擺脫之“歷史迴圈”。王朝中後期,國內問題眾多,皇帝為此焦頭爛額,寢食難安,境外遊牧騎兵問題能緩則緩,實在無心應付。腐敗問題、土地兼併問題,都是王朝中後期農民運動興起之重要原因。沒了土地,還要承受地方官員殘酷剝削,處在死亡線邊緣的貧苦大眾紛紛揭竿而起,用武力反抗封建專制統治,以捍衛生存權利。除農民起義問題,帝國還要應對政權內部權力鬥爭:君權與相權、臣權之鬥爭。帝想要獨裁,一人操控天下,而以丞相為代表的官僚團體則起來抗爭;他們希望皇帝能按照規則辦事,遵守秩序,做“賢明君主”,效仿堯、舜、禹。此外,帝國官僚集團內部“朋黨”之爭更加激烈,彼此相互傾軋、攻擊,許多重大政策無法達成一致。此類問題,明朝最多,因此而亡。

04。戰爭成本高昂,脆弱的財政不堪重負,帝國不會以國運做賭注

主動深入大漠征討北方遊牧騎兵,是許多大帝、名將之夙願,“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乃無數熱血男兒畢生之最大追求。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之高昂成本,讓許多小農家庭破產,從而影響帝國財政、兵源之穩定,並最終葬送了帝國。主動征討遊牧騎兵之成本究竟有多高呢?漢武帝憑藉“文景之治”積累下來之財富連番出征塞北,追著匈奴一頓暴打,致使“漠南無王庭”,漠北匈奴也被迫西遷,去侵犯日耳曼、哥特、斯拉夫之領地。如此看來,漢武帝很厲害,儼然就是世界級大帝,可代價很大。武帝后期,民怨沸騰,起義頻仍,自己也釋出“罪己詔”,主動承認錯誤,不再出徵匈奴,轉而採取和平政策。之所以如此,根源在於帝國以小農經濟為支柱,脆弱的小農經濟以及財政稅收壓根無法承受出征漠北之重負。每一次出征,帝國都是多方徵發徭役,將國運作為賭注;一旦遭遇不測,帝國將會毀於一旦,這是帝國中期所無法承受的。

綜上所述,王朝中後期,北方遊牧民族四分五列,彼此之間相互攻伐,對帝國之生存已不構成致命威脅。高昂戰爭成本之壓力下,中原王朝實在沒必要將國運作為賭注,主動出征塞北去消滅遊牧騎兵,以免帝國內部問題爆發,造成毀滅性災難。所以,王朝中後期,中原帝國一般都對北方遊牧民族採取守勢,以最小的成本來確保安全,這是一種智慧。如此,長城之重要性就出來了。

上一篇:世界最怕死的國家,上戰場帶著13國投降書,如今已成世界大國!
下一篇:【史海鉤沉】大秦也不是一無是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