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國最精心設計的一個騙局,持續了3000年,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德國演說家戈培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這句話很好理解,意思是當某句謠言被太多人重複,人們就會產生疑惑,到最後把謠言當作事實,在中國,我們稱其為“三人成虎”,今天筆者帶給大家的故事,便與“三人成虎”有分不開的關係,這個騙局甚至已經騙了我們3000年。

公元前1105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商朝呱呱墜地,父親為他取名為“辛”,他還有一個更為人所熟知的名字——“紂王”,不過此乃後話,我們先來說說他的前半生。

話說辛這個孩子,從小便展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史記》中寫道“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荀子》中寫道“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這樣一個集長相、智慧、力量於一身的人,自然受到萬眾矚目,雖然辛只是帝乙的小兒子,卻早早被立為國之繼承人,由此可見他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公元前1076年,帝乙逝世,辛繼位,史稱“帝辛”。上位以後,帝辛對內重視農桑,發掘人才,推行一系列改革,提升國家綜合國力;對外抗擊屢屢騷擾中原的東夷,併成功擊退他們,保衛了中原的領土,還將版圖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乃至福建沿海,國家自然是日益強盛。

其實故事發展到這裡,他都還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雄主,那麼為何他最後會變成遭到萬人唾棄的“暴君商紂王”呢?

這就要從一個叫姬發的人說起,他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周武王,即中國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他乃周文王姬昌的兒子,他和帝辛可有著不共戴天之仇,當年帝辛曾將他的父親姬昌囚禁了7年之久,後來姬昌去世,滿懷憤怒的姬發率軍東征,討伐帝辛。

公元前1046年,發生了赫赫有名的牧野之戰,帝辛的軍隊很快就被周軍打敗,知道自己難逃一死的帝辛逃到鹿臺,跳進火裡自焚而亡,姬發趕來以後,斬掉了他的頭顱,並將其稱為“紂王”。

姬發是這樣形容帝辛的:“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而在古代,“紂”是一種侮辱性的稱呼,乃殘忍、暴虐的象徵。

眾所周知,歷史都是由成功者來書寫的,既然帝辛已死,商朝已滅,西周的人們自然是不會客氣的,於是乎“紂王”這個稱呼很快就傳遍大江南北,帝辛也被當成典型的反面例子載入各種典籍,人們甚至不惜把天下之惡全部歸於帝辛一人,而帝辛最愛的妲己,自然也是禍國殃民的代表。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言論一直流傳下去,並且衍生出了各種“新版本”,比如宋朝人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寫道:“帝辛大造宮殿,建造酒池肉林,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良……”接著又出現了“焚炙忠良”、“殺人以食虎”等等言論,當小說《封神演義》問世後,更是把他寫成了“豬狗不如”的存在,但事實上,諸如酒池肉林、牝雞司晨等言論至今都存在爭議。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大弟子子貢就曾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然而處於氣頭上的人,又如何會理會這樣的言論呢?正如大家都很清楚,如今我們看到的《明史》,很大一部分是被清朝“修改”過的,而所謂的“真相”,也逐漸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任後人去評說。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

上一篇:朱元璋誅殺有功之臣,唯獨漏殺一人,數年後他讓大明江山易主
下一篇:康熙為何後悔擒鰲拜?親自為其平反,還說他是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