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宜侯夨簋揭示:泰伯奔吳另有隱情,吳文化或始於江蘇鎮江

根據史書記載,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又太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其中季歷娶太任氏為妻,太任臨產之前,一隻紅鳥銜丹書而來,停放在產房門口,書上預言即將出生的孩子將復興周族、取代商朝。

姬昌降生之後,周太王另眼相看,讚歎“我的後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周太王之心昭然若揭,想要傳位少子季歷,為了周族大業,泰伯與仲雍帶著族人東奔千里,來到了江蘇無錫一帶,建立了後來的春秋吳國。

泰伯不惜千里奔吳,以示讓位之心,又在東南一帶建立政權,策應周太王的“剪商”大略,道德水平之高令人歎為觀止,以至孔子怒贊:“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這一記載的確感人,但細看之下又明顯不太可信:首先是紅鳥銜書,應該是季歷偽造,目的是奪取王位,生男孩就拿出來,生女孩就藏著;其次是千里奔吳,從寶雞到無錫直線距離將近三千里,三千年前幾乎不可能做到,而且泰伯發揚高尚精神,跑到周國領土之外即可,非得跑到蘇南就謙虛過頭了。

學者還指出兩個細節:一是《史記》中的吳國君主世系,前五位分別為泰伯、仲雍、季簡、叔達、周章,充滿華夏文化氣息,但之後名字是熊遂、柯相、強鳩夷、餘橋疑吾、柯盧等,充滿蠻夷文化氣息;二是考古發現西周吳國古墓,沒有一座是周式墓葬,全都是土墩式墓葬,除非泰伯奔吳之後將族人喪葬觀點都改了,但這基本不可能。

學者王明珂認為,吳國壽夢時期,或對華夏文化心生仰慕,或是為了融入華夏,於是派大臣季札訪問中原諸國,給吳國編造一個華夏身份——泰伯奔吳,就此吳國有了一位“至德”的祖先。也就是說,泰伯奔吳是一個華夏譜系的完美謊言,吳國、中原諸國等合力編造出來的。

那麼,泰伯奔吳真的是一個謊言嗎?筆者認為,中原人才輩出,未必沒有了解泰伯奔吳之人,又未必沒有了解吳國起源之人,如果泰伯奔吳純屬虛構,必然很難騙過包括孔子在內的所有人,因此不能武斷的說泰伯奔吳是一個華夏譜系的謊言。果然,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江蘇鎮江出土了一件西周青銅器,揭示泰伯奔吳應該另有隱情。

1954年,鎮江市大港鎮還俗和尚福貴,在村長聶長保家耕地打工時,挖出了一批青銅器,引起了村民圍觀,聶長保的兒子為了檢驗質地,隨便檢岀了一件,一鋤頭打得粉碎,沒想到的是,被打碎的就是這批青銅器中唯一有銘文的《宜侯夨(ze)簋》。由於被打碎了,碎片沒有全部回收,丟失了不少銘文。後來,儘管專家極力修補,還是未能補全,成為永久的遺憾,現收藏在位於北京的中國博物館。

所謂“宜侯夨簋”,宜是地名,是目前鎮江可考的最早的地名,侯是爵名,“夨”是“宜侯夨簋”作者的名字,簋就是一種盛食器。器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0餘字,講述周康王冊封“夨”為宜侯,並賞賜鬯、瓚、弓、箭、土地、庶人等,宜侯為紀念父親虞公作器,銘文如下: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圖,遂省東(國)圖。侯夨簋銘文王卜於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遷 侯於宜。錫〔〕鬯一卣、商瓚一口,彤弓一,彤矢百,十,旅千。錫土:川三百……,厥……百又……,厥宅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錫在宜王人〔十〕又七裡。錫七伯,厥〔廬〕〔千〕又五十夫。錫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揚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周康王在審視了東國之地圖之後,把虞候轉封在宜。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順勢攻打東夷淮夷,摧毀了很多地方勢力,不過史書上並未記載周天子在淮河以東冊封過諸侯,“宜侯夨簋”的出土證實曾有周人轉封於長江下游,目的是周天子為了控制這一地區。

郭沫若等頂尖學者指出,這一次賞賜級別超高,乃至賞賜數量超過了立功無數、諸侯之長的晉文公,說明被封者身份很高,與周天子關係非常親近。

問題在於,“宜侯夨簋”與泰伯奔吳、吳國會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看地名,“宜”字始於甲骨文(見下圖),像砧板上放著兩塊肉的樣子,本義是菜餚,後來被引申為其他用途,其中之一是地名。在距離鎮江大港鎮120公里之處,就是紫砂壺故鄉無錫宜興,而宜興就位於太湖之畔,據說宜興之前叫“義興”,因為避諱趙光義而改為“宜興”。《吳太伯世家》記載是“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其他一些史書上記載泰伯來到太湖之畔無錫,如今無錫鴻山(古稱皇山)還有泰伯墓,大港鎮到泰伯墓大約120公里。鎮江大港鎮、宜侯、宜興、太湖之畔、無錫、泰伯墓……。。這一連串資訊有沒有關聯?如果說一點關係都沒有,想必很難讓人信服,但如果說有關係,其中又的確存在太多未解之謎了。

其次看國名,在成為宜侯之前,“夨”的身份是虞侯。一般來說,“夨”來到封國之後,應該稱宜侯,國家叫宜國,但也可以繼續使用之前的國名,比如魯國封地本在河南,後來周成王將其轉封在山東曲阜,魯國並未更改國名。因此,“夨”轉封到宜地之後,還可以繼續稱虞侯,國家稱虞國。從作器的供奉物件是虞侯之父虞公來看,應該還是沿用之前的國名。但山西還有一個虞國,百里奚就是虞國大夫,那麼是不是為了區別山西的虞國,江蘇的虞國後來更名為“吳”?因為當時“虞”與“吳”可以互相通用,這一結論是公認的。當然,也可能江蘇的宜國或虞國被滅,最後與當地文明結合而出現一個“吳國”。

第三看夨字,這一個字很重要,陝西寶雞出土的“夨王簋蓋”證實西周存在一個膽敢稱王的姜姓“夨國”,與周太王時的都城周原都隸屬於如今的寶雞,周國與夨國緊挨著。而且,周太王妻子姓姜,她與夨國有何關係?另外,如今陝西寶雞隴縣(夨國所在地)一帶有吳山,夨國之得名與吳山是否有關?山西晉侯墓中發現“虞”與“夨”通用,那麼夨與吳(上圖甲骨文吳字)是否相通?泰伯奔吳時,最符合邏輯的做法是跑到舅舅家,“奔吳”是不是指跑到了“夨國”?總之,“宜侯夨簋”之中的“夨”不得不讓人聯想,只是如今缺少進一步考古發現,這些還屬於未解之謎。

儘管未解之謎還有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周朝初年周康王已在長江下游分封了姬姓諸侯。那麼,宜侯夨到底會是誰呢?

《吳太伯世家》中記載:“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武王克殷之後,正式冊封侄孫周章為吳侯,又封周章弟虞仲為虞侯,周康王時為了統治長江下游地區,於是將虞侯轉封為宜侯,因此宜侯夨是仲雍重孫。

不過,司馬遷這一記載不太可信,因為周朝建立後才3年,周武王就去世了,而遠在無錫的吳國到陝西一帶,路途遙遠,單程可能就需要大半年至一年,周武王派人通知吳國,到周章與虞仲前往陝西受封,中間需要多久?更何況,兩淮、山東、湖北荊楚一帶(楚國祖先本不在荊楚)等,還存在大量與周王朝敵對的勢力,周章與虞仲如何穿過這些敵方區域?因此,再結合“夨國”、陝西隴縣吳山等資訊,周章的吳國大機率是在陝西或山西一帶,武王克殷之後才能輕易找到周章與虞仲。如果將泰伯奔吳的區域,鎖定在陝西、山西一帶,那麼泰伯奔吳真相可能就是“宜侯夨奔吳”。

筆者認為,從單純歷史事件來看,泰伯奔吳來到無錫不太可信,種種跡象表明應該是一個虛構的傳說,但從一段歷史時期來看,泰伯奔吳反映出周人開始進入長江下游地區,具體表現應該就是虞侯夨被轉封於宜地。

不少考古專家觀點更為直接,認定“宜”便是今天的鎮江丹徒一帶,這裡是西周時期先吳的政治中心,是吳國的發源之地,“宜侯夨簋”腹內的銘文中,蘊藏著吳國早期的神秘史實,可稱之為吳國第一禮器。

總得來說,“宜侯夨簋”銘文是第一份記載周人南遷的歷史資料,宜侯夨將中原先進農業技術和禮樂帶到了荊蠻之地,應該是由此開啟了中國的吳文化。因此,儘管其中存在很多未解之謎,但泰伯奔吳未必是一個華夏譜系的謊言。

參考資料:《史記》、《宜侯夨簋》等

上一篇:曹操殺華佗真的是因為多疑?看完真相才知道,曹操是明智的
下一篇:妲己發明一種東西,流傳至今,如今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