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父親與丈夫必得死一個,咋選?一女憑一句話解答,自此誕生一成語

《左傳·桓公十五年》中寫道:“ 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還記得那個為難男性朋友多年的問題嗎?如果女朋友和自己的媽媽掉到水裡面,先救誰?這個問題實在有些為難人,一個是生育自己的母親,一個是自己的愛情,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取捨?

在中國古代就有一個類似的真實案例,一名女子需要在自己的父親與丈夫之間做一個選擇,要麼父親死,要麼丈夫死,這要怎麼選呢?這名女子的母親用一句話解決了這個問題,還因此誕生一個成語,“人盡可夫”,在現代,這個詞可不是什麼褒義詞,它被用來形容水性楊花的女子,或青樓妓女,但其實這個詞的出處並不是這樣不堪。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位有名的大臣叫祭仲,他輔佐過四位鄭國的君王。他輔佐的第一位君王是有名的鄭莊公。鄭莊公去世以後,在祭仲的扶持下,鄭莊公的兒子被他推上了國君之位。這樣的擁立之功,讓祭仲成為隻手遮天的權臣,就連新登基的國君鄭厲公對祭仲也不能說“不”。

不過鄭厲公也不是省油的燈,相反,他很有主見,只是他此時羽翼未豐。為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他一直在暗中尋找著機會。經過幾年的忍耐與籌謀,鄭厲公的實力越來越強大,似乎可以與祭仲一決高下。但是萬事講究“師出有名”,此時的朝廷風平浪靜,祭仲做事也滴水不漏,鄭厲公需要一個理由來處置他。

於是鄭立功等呀等呀等,終於讓他找到機會,準備一次性扳倒祭仲。祭仲的女兒叫作雍姬,女婿叫作雍糾。女婿對於祭仲一手遮天,把持朝政的做法並不贊同,對他愚弄百姓也非常不滿。雍糾接近鄭厲公,結果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於是二人謀劃,決定在雍糾郊外的住所舉辦一場宴會,在宴會上設計誘殺祭仲。

君臣倆商量好計劃後,心中都很高興,一番推杯換盞,酒足飯飽之後,雍糾回到家中。妻子雍姬看他春光滿面,興致高昂,不免好奇,詢問他為何這樣高興。雍糾對妻子很信任,加上酒精使人興奮,他竟將自己與鄭厲公的計劃全都告訴雍姬。雍姬一聽,當時就愣住,這不就是要謀殺自己的父親嗎?

雍姬立馬起身,要將這件事告訴父親。可是沒走兩步,她又停下來,如果把事情告訴父親,那麼丈夫必定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但如果不說,父親又必死無疑,所以雍姬陷入兩難的境地。心煩意亂之下,她決定先回孃家看一看情況,再見機行事,於是雍姬安頓好了丈夫,深夜趕回孃家。

雍姬先見了自己的母親,但沒有訴說實情,以委婉的方式訴說問道:“母親大人,如父與夫同難,二必選其一,該當如何決斷?”她的母親思考片刻,告訴她:“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雍姬聽完這個回答,心中也就有了答案。她找到父親,把自己所知道的原委都告訴給父親。

祭仲很是吃驚,他趕忙派親信去打探事情的虛實,果然發現端倪,國君與雍糾確實準備誅殺自己。於是祭仲先下手為強。而如雍姬所預料的結局一樣,雍糾被祭仲斬殺。鄭厲公發現事情敗露,得知原委後,忍不住破口大罵:“謀及婦人,以其死也。”意思就是,把這樣秘密的事情與女人說,不是自尋死路嗎?

為躲避祭仲的報復,鄭厲公帶上親人和手下逃出鄭國。在以孝治天下的時代,雍姬捨棄丈夫,保全父親的做法得到所有人稱讚,被傳為佳話。雍姬的選擇,體現當時時代以孝為先的行為準則,也體現當時以宗族為主的社會制度。雍姬會這樣選,不過是因為與雍糾結合的時間並不長久,少年夫妻,雍糾還沒有多少權力與地位。

如果是雍姬的母親需要在祭仲與她自己的父親之中選擇,那時候是需要考量的,就不只是孝心與宗族,還有她自己所生的兒女,與已經度過的前半生,所以她不一定能夠與自己的女兒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為歸根究底,人都是利己的動物。

只不過歷史沒有假如,所有的歷史選擇都是偶然的,但歷史發展的道路都是必然的。雍姬在得到世人讚譽的同時,夜深人靜的時候,內心是否也會被愧疚填滿?

參考資料:

《左傳·桓公十五年》

上一篇: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它在當時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下一篇:【文化】漢族歷史: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